한문 vs 국역

https://kydong77.tistory.com/21883

 

백운화상초록,불조직지심체요절, 금속활자본과 목판본/ 한문 vs 국역

목판 https://encykorea.aks.ac.kr/Article/E0071845 직지심체요절권하(直指心體要節下卷) 한국민족문화대백과사전 encykorea.aks.ac.kr https://civil58.tistory.com/3285 佛祖直指心體要節 註解 佛祖直指心體要節과거칠

kydong77.tistory.com

 

 

https://encykorea.aks.ac.kr/Article/E0071845

 

직지심체요절권하(直指心體要節下卷)

한국민족문화대백과사전

encykorea.aks.ac.kr

개설

세계에서 가장 오래된 금속활자본, 정식 서명은 <백우화상초록불조직지심체요절>이나 이 책을 줄여서, ‘직지’ 또는 ‘직지심체요절’이라고도 불린다. 2001년에 유네스코 세계기록유산으로 등재되었다.

내용

이 책의 중심주제인 ‘직지심체(直指心體)’는 ‘직지인심 견성성불(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이라는 오도(悟道)의 명구에서 따온 것이다. 그 뜻은 사람이 마음을 바르게 깨달을 때 그 심성이 바로 부처의 실체라는 것이다. 사람의 본성은 그 자체가 본시 청정하므로 선지식(善知識)의 도움에 의하여 자기 마음 속에서 그 심성이 자정(自淨)함을 깨닫고 늘 자수(自修)·자행(自行)하면 곧 불성(佛性)을 체득하여 자기 자신이 바로 법신(法身)이 되며, 자기 마음이 바로 불심이 된다는 요지이다. 즉, 사람이 눈을 외계로 돌리지 않고 자기의 마음을 올바로 가지면서 참선하여 도를 깨친다면 마음 밖에 부처가 있는 것이 아니라 자기의 마음이 바로 부처가 됨을 뜻한다. 스승이 주는 공안(公案:참선의 과제로 주어지는 화두)에 의하여 선을 공부하는 간화선(看話禪)보다는, 일체의 사심과 망념에서 떠난 진심(眞心)을 중시하는 무심무념(無心無念)을 궁극의 경지로 삼음이 경한의 특징적인 선풍(禪風)이다. 이와 같은 특색있는 선풍을 펼치기 위하여 경한은 이 책을 편찬한 것으로, 그가 주창한 무심선(無心禪)을 연구하는 데에 긴요한 자료가 된다.

이 책은 1377년(우왕 3) 7월 청주목의 교외에 있었던 흥덕사(興德寺)에서 금속활자인 주자로 찍어낸 것이 그 초인본(初印本)이다. 그 간행에 조연(助緣)한 문인(門人)은 석찬(釋璨)과 달잠(達湛)이고, 시주한 사람은 비구니 묘덕(妙德)이다. 이 때 간행된 상하 2권 가운데 지금까지 전해지고 있는 것은 하권 1책(첫 장은 결락)뿐이며, 프랑스 국립도서관에 소장되어 있다. 프랑스인 쿠랑(Courant,M.)이 엮은 ≪한국서지 Bibliographie Cor0x8045enne≫의 부록에 일찍이 소개되었으나 책의 행방이 묘연하였는데, 1972년 ‘세계도서의 해’를 기념하기 위한 도서의 전시회에서 처음으로 공개되어 널리 알려지게 되었다.

특징

1372년(공민왕 21) 경한(景閑:1299~1375)이 부처와 조사(祖師)의 게송(偈頌) ·법어(法語) 등에서 선(禪)의 요체를 깨닫는 데 필요한 내용을 뽑아 엮은 책으로, 상 ·하 2권이며 수고본(手稿本)에 직접 초록한, 정식 서명은 《백운화상초록불조직지심체요절(白雲和尙褻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이나, 주로 《불조직지심체요절》, 《직지심경(直指心經)》 등으로 관용되고 있다. 내용은 《경덕전등록(景德傳燈錄)》 《오등회원(五燈會元)》 등의 사전(史傳) 관계 문헌을 섭렵하여 선(禪)의 요체를 깨닫는 데 긴요한 것을 초록하여 편찬하였다. 권상(卷上)에서는 과거칠불(過去七佛)과, 석가모니불로부터 불법을 계승한 천축국의 제1조(祖) 마하가섭(摩訶迦葉) 이하 보리달마(菩提達磨)까지의 28존자, 그리고 중국의 5조사 및 그 법통을 이은 후세의 국사 중 안국대사(安國大師)에 이르기까지의 것이 수록되었다. 권하(卷下)에는 아호대의화상(鵝湖大義和尙)부터 대법안선사(大法眼禪師)까지 다양하게 수록되어 있는데, 그 중에는 대령선사(大嶺禪師)의 것도 초록되어 있다. 중심 주제인 직지심체는 <직지인심 견성성불(直指人心見性成佛)>이라는 오도(悟道)의 명구를 줄여 나타낸 것이다.

 

https://kabc.dongguk.edu/content/view?itemId=ABC_BJ&cate=bookName&depth=3&upPath=Z&dataId=ABC_BJ_H0100_T_002 

 

단락/경판 - 불교학술원 아카이브

백운화상초록불조직지심체요절(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 / 白雲和尙抄錄 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卷下 ABC_BJ_H0100_T_002 URL복사 통합뷰어 006_0620_b_01L 006_0620_b_02L白雲和尙抄錄 006_0620_b_03L佛祖直指

kabc.dongguk.edu

 

白雲和尙抄錄
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卷下

 

1)白雲 景閑抄錄

 
鵝湖大義和尙坐禪銘
叅禪學道幾般㨾 要在當人能擇上
莫只忘形與死心 此个難醫病最深
直須坐究探淵源 此道古今天下傳
正坐端然如泰山 巍巍不要守空閑
直須提起吹毛利 要剖西來第一義
瞠却眼兮剔起眉 反復看渠渠是誰
還如捉賊須見贓 不怕賊埋深處藏
有智捉獲刹那頃 無智經年不見影
深嗟兀坐常如死 千年萬歲只如此
若將此等當禪宗 拈花徵笑喪家風
黑山下坐死水浸 大地漫漫如何禁
若是鐵眼銅睛漢 着手心頭能自判
直須着到悟爲期 哮吼一聲師子兒
君不見 磨甎作鏡喩有由
車不行兮在打牛 又不見
嵓前湛水萬丈淸 沈沈寂寂杳無聲
一朝魚龍來攪動 波翻浪湧眞堪重
통합뷰어

比如靜坐不用功 何年及第悟心空
急下手兮高着眼 管取今生敎了辦
若還默默恣如愚 知君未解做功夫
抖擻精神着意看 無形無影悟不難
卷下第一張
此是十分眞用意 勇猛丈夫却須記
切莫聽2)道不須叅 古聖孜孜爲指南
雖然舊閣閑田地 一度嬴來得也未
要識坐禪不動尊 風行草偃悉皆論
而今四海淸如鏡 頭頭物物皆吾聽
長短方圓只自知 從來絲3)髮不曾移
若問坐禪成底事 日出東方夜落西

大珠禪師因僧問 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如何 師云作佛用是佛性 作賊用是賊
性 作衆生用是衆生性 性無形相 隨
用立名 故經云 一切賢聖 皆以無爲
法 而有差別 又僧問無法可說 是名
說法 禪師如何體會 師曰爲般若體
畢竟淸淨 無有一物可得 是名無法可
說 是名說法

佛鑑和尙示衆 擧僧問趙州 如何是不
遷義 州以手作流水勢 其僧有省 又
撰者名補入{編}。「道」作「噵」{甲}。「髮」作
「髲」{甲}。
통합뷰어

僧問法眼 不取於相 如如不動 如何
不取於相 見不動去 法眼云日出東方
夜落西 其僧亦有省 若也於此二和尙
言句見得 方知道旋嵐偃岳 本來常
靜 江河競注 元自不流 此是如如不
動之義

羅山和尙 曾問石霜 起滅不停時如何
霜云直須寒灰枯木去 一念萬年去 全
淸絕點去 山不契 却往1)嵒頭處 如前
問 頭喝云 是誰起滅 山於言下大悟
卷下第二張

報恩則和尙 因法眼問曾見什麽人來
曰見靑峯和尙來 眼曰有2)什麽言句
曰某甲曾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峯曰丙
丁童子來求火 眼曰上座作麽生會 曰
丙丁屬火 將火求火 將自己求自己
師云情知 你不會佛法 若如此不到今
日則躁悶便起 至中路 却云他是五百
人善知識 道我不是 必有長處 却回
懺謝 便問如何是學人自己 師云丙丁
童子來求火 則於言下豁然大悟

昔楊歧會禪師 見慈明和尙 每到方丈
請益 明云你自會去 我不如汝 楊歧
切心切心一日伺候于狹路 兼値大3)雨
통합뷰어

楊歧扭住慈明云 今日不與我說 打和
尙去 慈明勵聲曰 你自會去 你自會
去 我不如汝 楊歧4)於言下 豁然大悟
龍潭和尙問天皇 某甲自到來 不蒙和
尙指示心要 皇曰自汝到來 吾未甞不
指示汝心要 曰何處是指示我心要 曰
汝擎茶來 我爲汝接 汝行食來 吾爲
汝受 汝和南時 吾便低首 何處不指
示汝心要 龍潭佇思之間 皇曰見則直
下便見 擬思即差 潭當下大悟 乃復
問如何保任 皇曰任性逍遙 隨緣放曠
但盡凡心 別無聖解如洛浦云 若欲保任 但忘諸見 諸見若盡 昏霧
不生 智照洞明 更無餘事

閑禪師示衆云 不生想念 本來無體
大用現前 不說時節 後臨遷化時 問
侍者云 坐去者誰 侍者曰僧5)加 又云
立去者誰卷下第三張 侍者曰僧會 師
乃周行七步 垂手而終

潙山一日侍立百丈 丈問誰 師云靈祐
丈云汝撥爐中有火不 師撥云無火 丈
躬起深撥得小火擧 以示之云 此不是
火 師大悟

南臺守安和尙 因僧問寂寂無依時如
何 師云寂寂底 聻 乃有頌曰
통합뷰어

南臺靜坐一爐香 終日凝然萬慮忘
不是息心除妄想 都緣無事可思量

玄沙因鏡淸問 學人乍入叢林 乞師指
个入路 師云還聞偃溪水聲麽 淸云聞
師云從這6)裏入 淸於言下得7)个入處

玄沙上堂云 我與釋迦老子同叅 且道
叅見阿誰 時有僧出禮拜 擬伸問 師
云錯錯 便下座

玄沙上堂 聞鷰子聲 乃云深談實相
善說法要 便下座

玄沙因雪峯云 備頭陀何不出嶺遊方
師才出嶺 踢着脚指頭 不覺作忍痛聲
云 彼處虛空 此處虛空 我身無有 痛
自何來 休休 達磨不來東土 二祖不
往西天 廻雪峯更不出嶺

文益法眼禪師 因地藏問上座何往 師
云迆邐行脚 藏曰行脚事作麽生 師曰
不知 藏曰不知最親切 師豁然大悟

法眼與悟空向火次 拈起香匙 問悟空
曰 不得喚作香匙卷下第四張 師兄喚
作甚麽 悟空曰香匙 法眼不肯 却後
「嵒」作「巖」{甲}。「什」作「甚」{甲}。「雨」作
「兩」{甲}。「於」無有{甲}。「加」作「伽」{甲}。
「裏」作「褁」{甲}。「个」作「箇」{甲}次同。
통합뷰어

二十日 空方明其義

法眼同行三人 擧法師僧肇語 天地與
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 曰也甚奇怪
也甚奇怪 桂琛禪師問曰 上座山河大
地與自己 是同是別 法眼云同 琛竪
兩指熟視曰 兩*个 法眼大驚

琛禪師 門外送法眼三人次 琛問曰上
座 你尋常道 三界唯心 乃指庭下石
曰 此石在心內 在心外 法眼曰在心
內 琛笑曰行脚人着甚來由 安塊石在
心頭耶 法眼於此大悟

法眼因江南李王請開堂 僧錄云 四衆
盡輻湊 觀瞻一時 先擁却法座了也 師
云他衆人却叅見眞善知識 僧錄於言
下大悟

法眼因僧問 如何是學人一卷經 師云
題目甚分明

法眼因僧問 聲色二字如何透得 師云
大衆 若會者僧問處 透1)色聲也不難
法眼因僧問 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師云
是曹源一滴水 時天台韶國師侍側 豁
然大悟

法眼因僧問 承敎有言從無住本 立一
切法 知何是無住本 師云形興未質
통합뷰어

名起未名

法眼因見俗人携兒到 問之不語 乃有
頌云 兒年八歲問不解語 不是不語大
法難擧 白雲端云卷下第五張 不是不
語大法全擧

紹修山主 第三度入嶺叅地藏 乃曰此
者特爲和尙從汀洲恁麽來 喫盡艱辛
涉歷許多山嶺 有什麽向處 地藏云涉
歷許多山嶺 也不惡 師不薦 至夜床
前侍次云 某甲百劫千生 曾與和尙違
背 此來又値和尙不安 地藏起身將拄
杖卓向面前云 只者*个也不背 師從
此省悟

修山主問僧 甚麽處來 僧云翠2)嵓來
師云翠*嵓有何言句示徒 僧云和尙尋
常道 出門逢彌勒 入門見釋迦 師云
與麽道又爭得 僧便問和尙 又如何
師云出門逢阿誰 入門見甚麽 僧於言
下有省

僧子方問法眼曰 公久親長慶 乃嗣地
藏何意耶 法眼曰以不解長慶說萬相
之中獨露身故 子方擧拂子示之 法眼
曰撥萬相不撥萬相 子方云不撥萬相
法眼云獨露身 ((口/尓)) 子方又云撥萬相
통합뷰어

法眼3)曰萬相之中 ((口/尓)) 子方於是悟旨
嘆曰 我幾枉度此生

修山主與法眼談次 法眼問曰 古人道
萬相之中獨露身 是撥萬相 不撥萬相
山主云不撥萬相 法眼云說甚麽撥不
撥 山主懵然却回地藏 藏問曰子去未
久 何以却來 山主云有事未決 豈憚跋
渉山川 藏曰汝跋渉許多山川也不惡
山主不諭其旨 乃問曰 古人云萬相之
中獨露身意旨如何卷下第六張 藏曰
汝道古人撥萬相不撥萬相 山主4)云不
撥 藏曰兩个 山主駭然沉思而却問曰
未審古人撥萬相 不撥萬相 藏云汝喚
甚麽作萬相 山主方大悟 拜辭地藏
覲于法眼 法眼語義與地藏開示5)如後
一如

居6)遯禪師 自嶺南來 *嵓頭問曰 嶺南
一尊功德 還成就也未 遁曰成就久矣
只欠點眼在 頭曰要點眼麽 遁曰要頭
垂下一足 遁禮拜 頭云汝見7)个甚麽
道理 遁曰據8)吾所見 如洪爐上一點
「色聲」作「聲色」{甲}。「嵓」作「巖」{甲}次同。
「曰」作「云」{甲}。「云」作「曰」{甲}。「如」作
「前」{甲}。「遯」通「遁」{編}。「个」作「箇」{甲}次
同。「吾」作「我」{甲}。
통합뷰어

殘雪 頭曰師子兒善能哮吼

師頌云

此生不息息何時 息在今生共要知
心息只緣無妄想 妄除心息是休時

1)又云尋牛須訪跡 學道訪無心 跡在
牛還在 無心道易尋

又2)云惟念門前樹 能容鳥泊飛 來者
無心喚 騰身不慕歸 若人心似樹 與
道不相違

汾陽無德和尙 一日謂衆曰 夜來夢中
亡父母 覓酒肉紙錢 未免徇俗 置以
祀之 事辦於庫堂 設位如俗 閒禮酌
酒行肉 化紙錢訖 令集知事 頭首散其
餘盤 知事輩却之 無德獨坐筵中 飮
啖自若 大衆皆曰 酒肉僧豈堪爲師法
耶 腰包盡去 唯慈明大愚泉大道等六
七人在焉 無德翌日上堂云 許多閑鬼
野神 只消一盤酒肉兩陌紙錢 斷送去
了 法華經云 此衆無枝葉 唯有3)一眞
實 便下座卷下第七張

東寺和尙問仰山 汝是什處人 山曰廣
南人 寺曰我聞廣南有鎭海明珠 曾收
得不 山曰收得來 寺曰珠作何色 山曰
白月即現 黑月即隱 寺曰何不呈似老
통합뷰어

僧看 山叉手近前云 4)惠寂昨到潙山
被索此珠 直得無言可造 無理可伸
圓悟勤和尙謂佛鑑禪師5)曰 此理如何
佛鑑其時無語 忽一日謂圓悟曰 仰山
見東寺因緣我有語也 東寺當時只索
一顆明珠 仰山當下 傾出一栲栳 圓
悟深肯之

天台德韶國師者 智者大師後身 年十
五有梵僧見之 勉令出家 唐同光中詣
舒州 見投子菴主 次謁龍牙踈山 如
是歷叅凡五十四人 皆法緣不契 至臨
川謁淨惠 但隨衆而已 無所咨叅 有
僧問法眼曰 十二時中 如何得頓息萬
緣去 眼*曰空與汝爲緣耶 色與汝爲
緣耶 言空爲緣 則空本無緣 言色爲
緣 則色心不二 日用果何物爲汝緣乎
韶聞悚然異之 又一日有僧問如何是
曹源一滴水 眼云是曹源一滴水 其僧
惘然 師於座側 豁然大悟 平生凝滯
渙然永釋 遂以所悟聞于法眼 眼曰汝
向後當爲國王所師 致祖道光大 吾不
如也 自此諸方 異唱古今玄揵 與之
決擇 不留微跡 一日上堂曰 靈山付
6)囑分明 諸上座一時驗取 若驗取得
통합뷰어

更無別理 只是如今 比如大虛日明雲
暗 山河大地一切有爲世界 悉皆明現
卷下第八張 乃至無爲法 亦復如是
自世尊付*囑迦葉 迄至于今 並無絲
毫差別 更付阿誰 所以祖師云 心自
本來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 非
心非本法 此是靈山付*囑榜樣 諸上
座徹底會取好 國王恩難報 諸佛恩難
報 父母師長恩難報 施主恩難報 若
要報恩 應須明徹道眼 入般若性海
始得 久立珎重

雪峯與*嵓頭 同至澧州鼇山鎭阻雪
頭每日打睡 師一向坐禪 一日喚云 師
兄師兄且起來 頭云作什麽 師云今生
不着便 共文7)邃*个漢 行脚到處 彼
他8)滯累 今日與師兄到此 又只管打
睡 頭喝云 噇眠去噇眠去 每日9)床上
坐 恰似七村裏土地相似 他時後日
魔魅人家男女去在 師自㸃胷云 某甲
這裏未穩在 不敢自謾 頭曰我將謂你
他後向孤峯頂上 盤結草菴 播揚大
「又云」無有{甲}。「云」無有{甲}。「一眞」作
「諸貞」{甲}。「惠」作「慧」{甲}。「曰」作「云」{甲}
次同。「囑」作「屬」{甲}次同。「邃」作「遽」{甲}。
「滯」作「帶」{甲}。「床」作「狀」{甲}。
통합뷰어

敎 猶作者个語話 師云1)某甲實未穩
在 頭云若實如此 據你見處 一一通
來 是處我與你證明 不是處與你剗却
師云某甲初到鹽官 見鹽官上堂擧色
空義 得*个入處 頭云此去三十年切
忌擧着 又因洞山偈云 切忌從他覓
迢迢與我踈 我今獨自往 處處得逢渠
渠今不是我 我今正是渠 應須恁麽會
2)万得契如如 頭云若3)恁麽自救 也不
徹在 師又曰後問德山 從上宗乘中事
學人還有分也無 德山打一棒云 道甚
麽 當時豁然 如桶底脫相似 頭喝云
你不聞卷下第九張 從門入者 不是家
珎 師云他後如何即是 頭云解問解問
他後若欲播揚大敎 一一從自己胷襟
流出 將來與我盖天盖地去 師於言下
大悟 便作禮起連聲云 今日始是鼇山
成道也

雪峯嵓頭欽山三人 自湘中入江南 至
新吳山之下 欽山濯足4)磵邊 見一菜
葉而喜指以謂二人曰 此山必有道人
可㳂流尋之 雪峯恚云 汝智眼大濁
他日如何辨人 彼不惜福 如此住山
何益也
통합뷰어
雪峯因一僧 在山中卓菴 多年不剃頭
自作一柄木杓 溪邊舀水喫時 有僧見
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主竪起杓子云
溪深杓柄長 僧歸擧似師 師云也甚奇
怪 也甚奇怪 師一日與侍者 將剃刀
去 才相見 便問道得則不剃汝頭 主
便洗頭 胡跪師前 師便與他剃却之

長蘆和尙擧此話 并擧洞山行脚時 問
一菴主曰 見5)个什麽道理 便住此山
菴主云 我見兩箇泥牛鬪入海 直至如
今無消息 師曰諸仁者 門庭施設 還
他洞上之言 大古眞風 須是雪峯菴主
雪峯因僧問 如何是觸目菩提 師云還
見燈籠麽

大隨法眞禪師因僧問 劫火洞然 大千
俱壞 未審6)者个還壞也無 師云壞 僧
云恁麽則隨他去也 師云隨他去也 又
問修山主如前 修云不壞 云爲甚麽不
壞卷下第一○張 修云爲同大千

大隨因僧問 大隨山裏還有佛法也無
師云有 云如何是大隨山裏佛法 師云
石頭大底大小底小如云長者長法身 短者短法身 又如鑿破蒼崖喪本
眞 剩爲行客眼前塵 請君試見他山石 不費功夫自法身

智通禪師 在歸宗會下 忽一夜巡堂呌
통합뷰어

云 我已大悟也 大衆駭之 明日宗上
堂集衆問 昨日大悟底僧出來 師出云
智通 宗云汝見*个甚麽道理 言大悟
試說似看 對曰師姑元是女人造

玄挺禪師 一日侍立五祖次 有7)華嚴
僧來問 五祖眞性中緣起 其意云何
祖默然 師乃謂曰 大德正興一念問來
時 是眞性中緣起 其僧言下大悟

寶壽和尙 一日在市裏 見二人相諍
一人把住劈面打一拳 彼云得恁麽無
面目 師於此大悟8)拈云還知他伊麽道無面目9)麽 龍袖拂開全體現

神晏國師 一日叅雪峯 峯知其緣熟
忽起扭住云 是甚麽 師釋然了悟 亦
忘其10)了心 唯擧手搖拽而已 峯曰汝
作道理耶 師云何道理之有 峯乃撫而
印之

靈雲志勤禪師 在潙山會下 因見桃花
悟道 有偈曰三十年來尋劒客 幾廻落
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 直至如今
更不疑 擧似潙山 山云從緣悟達 永
無退失 善自護持

「某甲」作「甲某」{甲}。「万」作「方」{甲}。「恁」
作「伊」{甲}。「磵」作「澗」{甲}。「个」作「箇」{甲}次
同。「者」作「這」{甲}。「華」作「花」{甲}。此
來註作本文{甲}。「麽」作「摩」{甲}。「了」下有
「悟」{甲}。통합뷰어

仰山一日見香嚴 乃問近日師兄見處
如何卷下第一一張 嚴云據我見處 無
一物可當情 師云你解猶在境 嚴云某
甲只如是 師兄又作麽生 師云你豈無
能知無一法可當情者

京兆米胡和尙訪王常侍 常侍視事次
乃擧筆1)示之 師曰還判得虛空麽 侍
乃擲下筆入宅 更不復見師 致疑明日
憑花嚴 置茶筵次 設問昨日米胡和尙
有何言句 便不得相見 侍云師子咬人
韓獹2)趂塊 師才聞 乃遽出朗笑曰 我
會也我會也 待云會即不無 你試道看
師云請常侍擧 侍乃竪起一隻箸 師云
者野狐精 侍云者漢徹也

米胡和尙 令僧問仰山云 今時人還假
悟也未 山云悟則不無 爭乃落在第二
頭何 師深肯之

徑山因代宗詔 至闕下 親加瞻禮 一
日師在內 見帝起立 帝曰師何以起
師云檀越何得向四威儀中見貧道 帝
大悅

德山宣鑑禪師 初到龍潭 問久嚮龍潭
及乎到來 潭又不見 龍又不顯 潭云
子親到龍潭 師作禮而退
통합뷰어
3)德山在龍潭 入室夜深 潭曰子且下
去 師珎重揭簾而出 見外面黑 却4)廻
曰和尙外面黑 潭點紙燭度與 師才接
潭便吹滅 師不覺失聲云 我自今已後
更不疑天下老和尙舌頭 遂取䟽鈔 於
法堂前 將一炬火提起云 窮諸玄辯
若一毫置於大虛 竭世樞機 似一滴投
於巨壑卷下第一二張 將䟽鈔云 畫餅
不可充飢 便燒 於是禮辭師

洞山良价禪師 問雲5)嵓和尙 百年
後忽有人 問還6)邈得師眞不 如何祗
對 *嵓良久云只這是 師佇思 *嵓云承
當者7)个事 大須審細 師猶渉疑 後因
過水覩影 大悟前旨 乃有偈曰 切忌
從他覓 迢迢與我踈 我今獨自往 處
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麽會 方得契如如

洞山問僧 世間是甚麽物最苦 僧云地
獄最苦 師云不然 向此衣線下 不明
大事始是苦

令遵禪師問翠微 如何是西來的的意
微云待無人時向汝道 師良久曰無人
也 請師說 微下禪床 引師入竹林 師
又云無人也 請師說 微指竹云 者一
통합뷰어

竿得恁麽長 那一竿得恁麽短 師於言
下大悟

高亭簡禪師 初隔江見德山 遙合掌呼
云 不審 山以手中扇子招之 師忽開
悟 乃橫趍而去 更不廻頋

雲*嵓問僧 闍8)棃念底是甚麽經 對曰
維摩經 師云不問維摩經 念底是甚麽
經 其僧從此得入

雲居在洞山三峯 住菴時 多日不赴堂
齋 山問汝因何不赴堂齋 師云每日有
天神送食來 山云將謂汝是箇人猶作
者*个見解 在晩間上來 師晩至 山召
云膺闍*棃 師應喏 山云不思善不思
惡 是甚麽卷下第一三張 師便歸菴中
宴坐 天神累日來不見 乃哭泣而去

薦福古擧此話云 諸上座 他古人直得
身心如是 尙被鬼神見 豈況你今時人
終日竟夜自 ((言+(澷-氵))) 天神土地 一一見得你
手脚 好之與惡 伊總識得 爲你這一
念心不忘 如今大意 只要諸人 息却叅
學底心 息却修行底心 如一塊頑石頭
「示」作「祖」{甲}。「趂」作「逐」{甲}。「德山」
作「又」{甲}。「廻」作「回」{甲}。「嵓」作「巖」{甲}
次同。「邈」作「貌」{甲}。「个」作「箇」{甲}次同。
「棃」作「梨」{甲}次同。
통합뷰어

去 如寒灰死火去 若能如是 却得相
應分 若不如此 縱你修行六度萬行
乃至盡未來際修 只得个報化佛 不見
云報化非眞 佛亦非說法者

雲居因僧問 如何是一法 師云如何是
諸法 僧云未審如何領會 師云一法是
汝本心 諸法是汝本性 且道 心之與
性 是一是二 僧禮拜 師乃有頌云

一法諸法宗 萬法一心通
唯心唯汝性 不說異兼同

曹山本寂禪師 因鏡淸問淸虛之理 畢
竟無身時如何 師曰理1)則如此 事又
作麽生 曰如理如事

曹山問德上座 佛眞法身 猶若虛空
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 作麽生說*个應
底道理 德云如驢覷井 師云道則大殺
道 只道得八成 德云和尙又如何 師
曰如井覷驢

鏡淸問僧 門外是甚麽聲 僧云雨滴聲
師曰衆生顚倒 迷己逐物 又問僧 門
外是甚麽聲 云蛇咬蝦蟇聲 師云將謂
衆生苦 更有苦衆生

處眞禪師示衆云 一片凝然光燦爛 擬
議追尋卒難見卷下第一四張 炳然擲
통합뷰어

着豁人情 大事分明皆總辦 是快活無
繫絆 萬兩黃金終不換 任他千聖出頭
來 總是向渠影中現

新羅大嶺禪師 因僧問 如何是一切處
淸淨 師云截瓊枝寸寸是寶 析栴檀片
片皆香

頌云 乾坤盡是黃金國 萬有全彰淨妙

桂琛禪師 問修山主 甚麽處來 主云
南方來 師云南方近日佛法如何 主
云2)啇量浩浩 師云爭如我這裏愽飯喫
主云爭乃三界何 師云你喚甚麽作三
界 主言下有省 頌曰

種田愽飯家常事 不是飽叅人不知 地
藏問保福僧 彼中佛法如何示人 僧
云保福有時 云塞却汝眼 敎汝覷不見
塞却汝耳 敎汝聽不聞 坐却汝意 敎
汝分別不得 師云吾問你 我不塞汝眼
汝見个甚麽 不塞汝耳 聞*个甚麽 不
坐汝意 3)作麽生分別則 僧於言下大悟
4)惠球禪師示衆云 我此間粥飯氣力

爲兄弟擧唱 終是不常 若得省要 却
是山河大 地 與汝發明 其道是常 亦
能究竟 若從文殊門入者 一切有爲土
통합뷰어

木瓦礫 助汝發機 若從觀音門入者
一切善惡音響 乃至蝦蟇蚯蚓 爲你擧
揚 若從普賢門入者 不動步而到 我
今以此三門方便示汝 如將一隻折箸
攪大海水 令彼無龍知水爲命 還會麽
若無智眼 而審諦之卷下第一五張 任
你百般善巧 不爲究竟

巴陵因僧問 祖意敎意 是同是別 師
云鷄寒上樹 鴨寒下水 源同派別如云登之
於口謂之敎 傳之於甚謂之禪 達其源者 無禪無敎 列其派者 禪敎各執

洞山守初禪師 因雲門問 近離甚麽處
師云査渡 門云夏在甚麽處 云湖南普
慈 門云幾時離彼中 云八月二十五
門云放汝三頓棒 次日師却問云 昨蒙
和尙放某甲三頓棒 未審過在甚麽處
門云飯袋子江西湖南 又恁麽去也 師
於言下大悟

薦福示衆云 直須向空劫時 了取自己
未具胞胎已前認取 何者 是空劫時自
己 本無名字 方便呼爲如來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

淸豁禪師 初叅契如菴主 後見睡龍
「則」作「即」{甲}。「啇」作「商」{甲}。「作」上有
「汝」{甲}。「惠」作「慧」{甲}。
통합뷰어

龍一日問師 見何尊宿來 還悟也未
師云豁甞訪大章 得*个入處 龍於是
上堂集衆召淸豁 闍*棃出 對衆燒香
說悟處 看老僧 與你證明 師便出拈
香 乃云香則已燒 悟則不悟 龍大悅
而許之

玄覺道師 聞鳩子鳴 乃問僧 是甚麽
聲 云鵓鳩聲 師云欲得不招無間業
莫謗如來正法輪

韶國師因僧問 那吒1)太子 折骨還父
析肉還母然後 於蓮華臺上現本身 爲
母說法 未審如何是*太子本來身 師
曰大家見上座 問僧云 恁麽則大千同
一眞如性 師曰依俙似曲才堪聽 又被
風吹別調中卷下第一六張

牧菴忠拈 大衆要會麽 骨肉盡將還父
母 分明方見本來身 所以道父母非我
親 誰是最親者 只如諸人 每日普請
般土負木 且道是本來身 是父母身
若道是父母身 則辜負本來身 若道是
本來身 又辜負父母身 且道畢竟如何
忽有人出來道兩箇 你如何對他

瑯瑘因長水座主問 淸淨本然 云何忽
生山河大地 師抗聲曰 淸淨本然 云
통합뷰어

何忽生山河大地 主於言下大悟

于迪相公 特訪藥山 乃問如何是佛
山召相公 公應喏 山云是甚麽 公於
言下悟去

首山因僧問 一切諸佛 皆從此經出
如何是此經 師曰低聲低聲

神照如法師 問法智尊者曰 如何是經
王 尊者曰汝爲我主三年庫事 却向汝
道 如敬承其命三年畢 如再請曰 今
當說之 尊者大喚本 如一聲忽然大悟
作偈曰
處處逢歸路 頭頭是古鄕
本來現成事 何必待思量

西天七賢女 同遊屍多林 見一死屍中
有一賢女 指屍謂諸姊曰 屍在這裏
人向甚處去 中有一賢女云 作麽作麽
諸賢女諦觀 各各契悟 感帝釋散花供
養云 惟願諸賢女 有何所須 我當終
身供給卷下第一七張 女云我家四事
七珎 悉皆具足 唯要三般物 一要
無陰陽地一片 二要無根樹子一株 三
要呌不響山谷一所 帝釋云 一切所須
我悉有之 若此三般物 我實無 女云
汝無此物 爭解濟人 帝釋無語
통합뷰어
光孝安禪師 往台之雲峯 結芧而居
長坐不臥 一食終日 不衣繒纊 唯一
壞衲以度寒暑 尋謁韶國師 師問曰三
界無法 何處求心 四大本空 佛依何
住 你向甚麽處見老僧 安曰今日捉敗
和尙見處 師曰是甚麽 安掀倒香臺而
出 師器之 安一日閱華嚴經 至於身
無所取 於修無所着 於法無所住 過
去已滅 未來未至 現在空寂 到者裏
豁然入定經旬餘 方從定起身 心爽利
頓 發玄旨後 唯務宴坐 如入大定 一
日定中見二僧 倚殿檻語話 有天神侍
衛 傾聽久之 俄有惡鬼唾罵 復埽足跡
及詢倚檻僧所以乃初論佛法 後談世
諦 安曰閑論尙爾 況主法者 擊鼓陞
座 說無益事耶 安自此終身未甞一日
談世諦故 安死闍維舌根不壞 柔軟如
紅蓮2)華

華嚴座主問禪師 何故不許靑靑翠竹
盡是眞如 鬱鬱黃花 無非般若 大珠
禪師答曰 法身無相 應翠竹以成形
般若無知 對黃花而現相 非彼黃花翠
竹 而有法身般若 故經云 佛眞法身
「太」作「大」{甲}次同。「華」作「花」{甲}。
통합뷰어

猶若虛空 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 黃花
若是般若 般若即同無情 翠竹若是法
身卷下第一八張 翠竹還能應用 座主
降伏 領悟其旨

德山密禪師會下 有一禪客 用功甚銳
看狗子無佛性話 久無所入 一日忽見
狗頭 如日輪之大 張口欲食之 禪者
畏避席而走 隣人問其故 禪者具陳其
事 遂白德山 山曰不必畏矣 但痛加
精彩 待渠開口 撞入裏許便了 禪者
依敎坐至中夜 狗復現前 禪者以頭用
極力一撞 則在凾櫃中 於是廓然契悟
後出世文殊道法大振 即眞禪師也

圭峯宗密禪師云 但可以空寂爲自體
勿認色身 以靈知爲自心 勿認妄念
妄念若起 都不隨之 則臨命終時 自
然業不能繫 天上人間 隨意寄托 此
是悟理之人朝夕修行要節

張拙相公 叅石霜 霜問先輩何姓 曰
名拙姓張 師云覓巧了不可得 拙自何
來 張於言下有省 乃述頌云
光明寂照徧河沙 凡聖 ((尒/口)) 靈共一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才動被雲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 趣向菩提亦是邪
통합뷰어

隨順衆緣無罣㝵 涅槃生死是空花

雲門問僧 光明寂照徧河沙 豈不是張
拙相公語 僧云是 師云話墮也

香嚴禪師云 去年貧未是貧 今年貧始
是貧 去年有卓錐之地 今年錐也無
仰山云 如來禪即許師兄 祖師禪未夢
見在 嚴云我有一機 瞬目視伊 若人
不會卷下第一九張 別喚沙彌 仰山云
且喜師兄會祖師禪

道吾因僧問 如何是祖師禪 吾云遙憶
江南三月裏 鷓鴣啼處百花香私曰此一句具色聲
言語 此所謂凡欲下語一句具三句 與庭前柏樹子本分答話一般

白雲端和尙云 悟了須遇人始得 若不
遇人 1)只是一个無尾巴猢猻相似 才
弄出人便笑 深信此道者 萬中無一
誠可憐憫 誠可憐憫

圓悟勤和尙 侍立五祖演和尙 偶陳提
刑 解印還蜀 過山中問道 因語話次
祖問曰提刑 曾讀少炎詩否 有兩句
頗近禪旨 曰頻呼小玉非他事 只要丹
郞認得聲 提刑應諾諾 祖曰且子細看
圓悟問曰提刑聞和尙擧2)少炎詩 會麽
祖云他只認得聲去 悟曰本文云只要
丹郞認得聲 他旣認得聲 爲什麽 却
통합뷰어

不是 祖曰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答
曰庭前柏樹子 聻 悟忽然大悟 遽出
去 見雞飛上欄干 鼓翼而鳴 復自謂
曰此豈不是聲 遂袖香入室通所悟 祖
曰佛祖大事 非3)小根劣智所能造詣
吾助汝喜 祖4)徧請山中耆舊曰 我侍
者 叅得祖師禪也

應菴華和尙云 上古老宿 心眼未明
火急就有道而正之 一旦心眼洞明 以
本願力 晦跡山林 或二十三十年 辦
累生計 揩磨心識使 及之淨盡 無纎
毫過患 至逢境遇緣視之 如墻壁瓦礫
絶無一念世間卷下第二○張 心如大
虛空 湛然凝寂 謂之金剛正體 淨裸
裸圓陀陀地然後 以無功用行 雖無心
應世 而應世之心 常而無間 雖無心
濟物 而濟物之心 霈然無窮 當知上
古老宿 就有道而正之 契證之妙 皎
如十日並照 豈造次承荷者哉

古靈禪師行脚時 遇百丈開悟後 却廻
福州大中寺受業 師問曰汝離吾在外
得何事 業答曰無 師遂遣執役 一日
「只」作「祗」{甲}。「少」作「小」{甲}。「小」作
「少」{甲}。「徧」作「遍」{甲}。
통합뷰어

因澡身 命靈去垢 靈乃拊背曰 好1)个
佛殿 而佛無靈 其師回首見之 靈曰
佛雖無靈 亦能放光 其師又一日在明
窓下看經 蜂子投窓紙求出 靈見之曰
世界與麽廣闊不肯出 鑚他2)古紙作麽
作麽 其師置經問曰 汝行脚時遇何人
前後見汝 發言異常 爲我說 靈陞座
擧百丈門風曰
靈光獨耀 逈脫根塵 體露眞常
不拘文字 心性無染 本自圓成
但離妄緣 即如如佛

玄素和尙 一日因有屠者 禮謁願就所
居辦供 師欣然而往 衆皆訝之 師曰
佛性平等 賢愚一致 但可度者 吾即
度之 復何差別之有

大顚和尙 初叅石頭 頭問師曰 那*个
是汝心 師云言語者是 便被喝出經旬
日 師却問曰 前者旣不是 除此外何
者是心 頭曰除却揚眉動目將心來 師
云無心可將來 頭云元來有心 何言無
心 無心盡同謗 師於言下大悟卷下第
二一張

曹山耽章禪師有僧以紙爲衣 號爲紙
衣 道者自洞山來 師問曰如何是紙衣
통합뷰어

下事 僧曰一裘才掛體 萬事悉皆如
又問如何是紙衣下用 其僧前而拱立
曰 諾即脫去 師笑曰汝3)只解伊麽去
不解4)伊麽來 僧忽開眼曰 一靈眞性
不假胞胎時如何 師曰未是妙 僧云如
何是妙 師曰不借借 其僧退坐於堂中
而化 師作偈曰
覺性圓明無相身 莫將知見妄踈親
念異便於玄體異 心差莫與道爲隣
情分萬法沉前境 識鑑多端喪本眞
若向句中全曉會 了然無事昔時人
師如是啓發上根 曾無䡄轍可尋也

蒙山和尙云 發明之後 常當入眞空三
昧 洗除多生塵習 塵習輕淸時 能念
知今生出母胎時事 及前生一世二世
以至十世事 若塵習淨盡者 能知多生
事 名宿命智 神通次第得耳根眼根
以至六根淸淨 能滌蕩 得一切根塵淸
淨者 諸通諸三昧 大智慧大辯才大神
通大機用 皆自眞空實相中發現

蒙5)山示衆云 廻心立志 不論尊卑 入
聖超凡 豈拘僧俗 當機頓悟 一步到
家 擬議思量 白雲萬里 豈不見 世尊
拈花示衆 迦葉破顔微笑 世尊云吾有
통합뷰어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付屬摩訶迦葉 敎
外別傳 無令斷絶 諸仁者見麽 識得
老瞿曇 與大迦葉者 洞明正法眼藏涅
槃妙心 已得入門 更當進步 承堂入
室 其或未然卷下第二二張世尊拈花
意作麽生 迦葉微笑畢竟如何 子細叅
究叅究 忽然大悟 一一道得 諦當許你
是个靈利男兒 且如山僧 數日前出街
廻到于將坊 有一女人 敎化底 趕來
當街禮拜云 我十年敎化積聚 鈔五十
二貫 要捨與常住 造佛殿三次 到菴
中不見長老 是我緣淺福薄 痛心無已
今望長老 攝受爲我 買一莖木一塊石
幾片瓦幾片甎 圓成佛殿 結三寶緣
老僧云汝十年敎化 所得鈔兩 來處不
易 何不留取買衣着買食喫 女云我發
心已十年矣 山僧問曰汝姓甚麽 何處
住 因何發心 女云休問我姓名 我在
養育院 住我二十前 因去大富貴家敎
化 立於門首多 時把門人等 罵詈趕
逐 有將惡水潑者 由是怨恨 我命不
好 前世不曾修來 苦惱如是不忍 痛
「个」作「箇」{甲}次同。「古」作「故」{甲}。「只」
無有{甲}。「伊」作「恁」{甲}。「山」下有「和尙」
{甲}。
통합뷰어

哭而來 來至龍興寺 遇一講主 說經
云 若人有福 曾供養佛 我聞是已 省
心省心 從此發心 十年敎化 積聚鈔
兩 誓願不買衣着 不買食喫 要結三
寶緣 又於至元十八年 蔡提領請長
老說法時 我聞說生老病死苦 人人
皆有 不論男女貴賤貧當 生不知來處
是生大 死不知去處是死大 出息不保
入息 是無常迅速 人能於此省察 發
心回道者 但提撕話頭 云見性成佛
那*个是我性 但恁麽叅究看 叅來叅
去 忽然悟明 便知生來死去 十二時
中 自有主宰 生死岸頭 可以轉業 我
從此持戒叅究 那*个是我性 今經二
十年卷下第二三張 曉得些子見聞 又
聞長老云 道不屬見聞覺知 亦不離見
聞覺知 至今疑着 那*个是道 今日
1)望因便敎我 山僧云正好叅究 不可
放捨此疑 何耶 大疑之下 必有大悟
山僧又問 去日汝所捨鈔兩 有願意無
女云我有願結三寶緣 頓悟妙道 早捨
女身 徑生西方安樂世界 親見阿彌陀
佛 親授菩提妙記 永離貧窮苦惱 却
來此界 作大施主 普度衆生 山僧見
통합뷰어

他有此志氣 有此行願 遂受所捨鈔
歸菴爲他 買一丈五尺樑一條 又乘樑
柱大石一箇 甎五百片 筒瓦五十片
滿他願心 諸仁者 洞明此女所捨寶鈔
具何功德也未 一一見得 分曉道得
端的時 許汝等正眼已明 山僧敢道所
捨鈔兩 具檀波羅蜜 十方諸佛 同時
爲授無上菩提記
樂普和尙浮漚2)歌
雲天雨落庭中水 水上漂漂見漚起
前者已滅後者生 前後相續無窮已
本因雨滴水成漚 還緣風激漚歸水
不知漚水性無殊 隨他轉變將爲異
外明瑩內含虛 內外玲瓏若寶珠
正在澄波看似有 及乎動着又如無
有無動靜事難明 無相之中有相形
只知漚向水中出 豈知水亦從漚生
權將漚水類3)予身 五藴虛攅假立人
解達4)藴空漚不實 方能明見本來眞
騰騰和尙了元*謌卷下第二四張
修道道無可修 問法法無可問
迷人不了色空 悟者本無5)逆順
통합뷰어

八萬四千法門 至理不離方寸
識取自家城郭 莫謾尋他鄕郡
不用廣學多聞 不要辯才聰儁
不知月之大小 不管歲之餘閏
煩惱即是菩提 淨花生於泥糞
人來問我若爲 不能共伊談論
寅朝用粥充飢 齋時更飡一頓
今日任運騰騰 明日騰騰任運
心中了了摠知 且作佯癡縛鈍
梁寶誌和尙大乘讃頌十首
大道常在目前 雖在目前難覩
若欲悟道眞體 莫除色聲言語
言語即是大道 不可斷除煩惱
煩惱本來空寂 妄情遞相纒繞
一切如影如響 不知何惡何好
有心取相爲實 定知見性不了
若欲作業求佛 業是生死大兆
生死業常隨身 黑暗獄中未曉
悟理本來無異 覺後誰脫誰早
法界量同大虛 衆生心智自小
但能不起吾我 涅槃法食常飽
「望」下有「和尙」{甲}。「謌」作「歌」{甲}次同。
「予」作「余」{甲}。「蘊」作「薀」{甲}。「逆順」作
「順逆」{甲}。
통합뷰어

妄身臨鏡照影 影與妄身不殊
若欲去影留身 不知身本同虛
身本與影不殊 不得一有一無
若欲存一捨一 永與眞理相踈
更若愛聖僧凡 生死海裏浮沉
煩惱因心故有 無心煩惱何居
不勞分別取捨 自然得道須臾
夢時夢中1)所作 覺時覺境都無
飜思覺時與夢 顚倒二見不殊
改迷取覺求利 何異販賣商徒
動靜兩亡常寂 自然契合眞如
若言衆生異佛 迢迢與佛恒殊
佛與衆生不二 自然究竟無餘
卷下第二五張
法性本來常寂 蕩蕩無有邊畔
安心取捨之間 被他二境回換
歛容入定坐禪 攝境安心覺觀
機關木人修道 何時得達彼岸
諸法本空無2)着 眞似浮雲會散
忽悟本性元空 恰似熱病得汗
無智人前莫說 打你色身星散
報你衆生直道 非有即是非無
非有非無不二 何須對有論虛
有無妄心立號 一破一个不居
兩名由你情作 無情即本眞如
통합뷰어

若欲存淸覓佛 將網山上羅魚
徒費功夫無益 幾許在用功夫
不解即心即佛 眞似騎驢覓驢
一切不僧不愛 3)者个煩惱須除
除之則須除身 除身無佛無因
無佛無因可得 自然無法無人
大道不由行得 說行權爲凡愚
得理返觀於行 始知枉用功夫
未悟圓通大理 要須言行相扶
不得執他知解 廻光返本全無
有誰解會此說 敎君向己推求
自見昔時罪過 除却五欲瘡疣
解脫逍遙自在 隨方賤賣風流
誰是發心買者 亦得似我無憂
內見外見總惡 佛道魔道俱錯
4)彼此二大波旬 便即猒苦求樂
生死悟本體空 佛魔何處安着
只由妄情分別 前身後身孤薄
輪回六道不停 結業不能除却
所以流浪生死 皆由橫生經略
身本虛無不實 返本是誰斟酌
有無我自能爲 不勞妄心卜度
衆生身同大虛 煩惱何處安着
但無一切希求 煩惱自然消落
통합뷰어

卷下第二六張
可笑衆生蠢蠢 各執一般異見
但欲傍鏊求餅 不解返本觀麪
麪是邪正之本 由人造作百變
所須任意5)從橫 不假偏耽愛戀
無*着即是解脫 有求又遭羅罥
慈心一切平等 眞如菩提自現
若懷彼我二心 對面不見佛面
世間幾許癡人 將道復欲求道
廣尋諸義紛紜 自救己身不了
全尋他文亂說 自稱至理妙好
徒勞一生虛過 永劫沉淪生死
濁愛纒心不捨 淸淨智心自惱
眞如法界叢林 返作荊棘荒草
但執黃葉爲金 不悟弃麻求金
所以失念狂走 强力裝持相好
口內誦經誦論 心裏心常枯槁
一朝覺本心空 具足眞如不足
聲聞心心斷惑 能斷之心是賊
賊賊遞相除遣 何時了本語默
口內誦經千卷 體上問經不識
不解佛法圓通 徒勞尋行數墨
所」作「造」{甲}。着」作「著」{甲}。者个」作
「這箇」{甲}。「彼」作「被」{甲}。「從」作「縱」{甲}。
통합뷰어

頭陀阿練苦行 希望後身功德
希望即是隔聖 大道何由可得
比如夢裏渡河 船師度過河北
忽覺床上安眠 失却度船軌則
船師及彼度人 兩箇本不相識
衆生迷倒羈絆 往來三界疲極
覺悟生死如夢 一切求心自息
卷下第二七張
悟解即是菩提 了本無有階梯
堪嘆凡夫傴僂 八十不能跋蹄
徒勞一生虛過 不覺日月遷移
向上看他師口 恰似失妳孩兒
道俗崢嶸聚集 終日聽他死語
不觀己身無常 心行貪如狼虎
堪嗟二乘狹劣 要須摧伏六府
不食酒肉五辛 邪眼看他飮咀
更有邪行猖狂 修氣不食鹽醋
若悟上乘至眞 不假分別男女
誌公和尙十四科頌
菩提煩惱不二
衆生不解修道 便欲斷除煩惱
煩惱本來空寂 將道更欲覓道
一念之心即是 何須別處尋討
통합뷰어

大道皎在目前 迷倒愚人不了
佛性天眞自然 亦無因緣修造
不識三毒虛假 妄執浮沉生老
昔時迷日爲說 今日始覺非早
持犯不二
丈夫運用無碍 不爲戒律所制
持犯本自無生 愚人被他禁繫
智者造作皆空 聲聞觸途爲滯
大士肉眼圓通 二乘天眼有翳
空中妄執有無 不達色心無碍
菩薩與俗同居 淸淨曾無染世
愚人貪着涅槃 智者生死實際
法性空無言說 緣起略爲玆偈
百歲無知小兒 小兒有智百歲
佛與衆生不二卷下第二八張
衆生與佛無殊 大智不異於愚
何須向外求寶 身田自有明珠
正道邪道不二 了知凡聖同途
迷悟本無差別 涅槃生死一如
究竟攀緣空寂 惟求意想淸虛
無有一法可得 翛然自入無爲
理事不二
心王自在翛然 法性本無十纒
一切無非佛事 何須攝念坐禪
통합뷰어

妄想本來空寂 不用斷除攀緣
智者無心可得 自然無諍無喧
不識無爲大道 何時得證幽玄
佛與衆生一種 衆生即是世尊
凡夫妄生分別 無中執有迷奔
了達貪瞋空寂 何處不是眞門
靜亂不二
聲聞猒喧求靜 猶如弃麪求餅
餅即從來是麪 造作隨人百變
煩惱即是菩提 無心即是無境
生死不異涅槃 貪嗔如熖如影
智者無心求佛 愚人向外馳騁
徒勞空過一生 不見如來妙頂
了達婬怒性空 鑊湯鑢炭自冷
善惡不二
我自身心快樂 修然無善無惡
法身自在無方 觸目無非正覺
六塵本來空寂 凡夫妄生執着
涅槃生死平等 四海阿誰厚薄
無爲大道自然 不用將心畫度
菩薩散誕靈通 所作常含妙覺
聲聞執法坐禪 如蠶吐絲自縛
法性本來圓明 病愈何須執藥
了知諸法平等 翛然淸虛快樂
통합뷰어
色空不二卷下第二九張
法性本無靑黃 衆生 ((言+(澷-氵))) 造文章
吾我說他止觀 自意擾擾顚狂
不識圓通妙理 何時得會眞常
自病不能治療 却敎他人藥方
外看將爲是善 心內猶若犲狼
愚人畏其地獄 智者不異天堂
對境心常不起 擧足皆是道場
佛與衆生不二 衆生自作分張
若欲除却三毒 迢迢不離灾殃
智者知心是佛 愚人樂往西方
生死不二
世間諸法如幻 生死猶若雷電
法身自在圓通 出入山河1)元間
顚倒妄想本空 般若無迷無亂
三毒本自解脫 何須攝念禪觀
只爲愚人不了 從他戒律決斷
不識寂滅眞如 何時得登彼岸
智者無惡可斷 運用隨心合散
法性本來空寂 不爲生死所絆
若欲斷除煩惱 此是無明癡漢
煩惱即是菩提 何用別求禪觀
實際無佛無魔 心體無形無斷
斷常不二
통합뷰어
丈夫運用堂堂 逍遙自在無妨
一切不能爲害 堅固猶若金剛
不着二邊中道 翛然非斷非常
五欲貪瞋是佛 地獄不異天堂
愚人妄生分別 流浪生死猖狂
智者達色無㝵 聲聞不了恛惶
法性本無瑕翳 衆生妄執靑黃
如來引接迷愚 或說地獄天堂
彌勒身中自有 何須別處思量
弃却眞如佛像 此人即是顚狂
聲聞心中不了 唯只趂逐言章
言章本非眞道 轉加鬪諍剛强
心裏蚖蛇蝮蠍 螫着便即遭傷
不解文中取義 何時得會眞常
死入無間地獄 神識枉受灾殃
眞俗不二卷下第三○張
法師說法極好 心中不離煩惱
口談文字化他 轉更增他生老
眞妄本來不二 凡夫弃妄覓道
四衆雲集聽講 高座論議浩浩
南座北座相爭 四衆爲言爲好
雖然口談甘露 心裏尋常枯燥
自己元無一錢 日夜數他珎寶
恰似無智愚人 弃却眞金擔草
통합뷰어

心中三毒不捨 未審何時得道
解縛不二
律師持律自縛 自縛亦能縛他
外作威儀恬靜 心內恰似洪波
不駕生死船筏 如何度得愛河
不解眞宗正理 邪見言辭繁多
有二比丘犯律 便却往問優波
優波依律說罪 轉增比丘網羅
方丈室中居士 維摩便即來呵
優波默然無對 淨名說法無過
而彼戒性如空 不在內外娑婆
勸除生滅不肯 忽悟還同釋迦
境照不二卷下第三一張
禪師體離無明 煩惱從何處生
地獄天堂一相 涅槃生死空名
亦無貪2)瞋可斷 亦無佛道可成
衆生與佛平等 自然聖智惺惺
不爲六塵所染 句句獨契無生
正覺一念玄解 三世坦然皆平
非法非律所制 翛然眞入圓成
絶此四句百非 如空無作無爲
運用無㝵
我今滔滔自在 不羨公王卿宰
元」作「無」{甲}。瞋」作「嗔」{甲}。
통합뷰어

四時猶若金剛 苦樂心常不改
法寶喩於須彌 智慧廣於江海
不爲八風所牽 亦無精進懈怠
任性浮沈若顚 散誕1)從橫自在
莫遮刀劒臨頭 我自安然不釆
迷悟不二
迷時以空爲色 悟2)則以色爲空
迷悟本無差別 色空究竟還同
愚人喚南作北 智者達無西東
欲覓如來妙理 常在一念之中
陽熖本非其水 渴鹿狂趂忩忩
自身虛假不實 將空更欲覓空
世人迷倒至甚 如犬吠雷叿叿

未曾有經云 妙吉祥菩薩 因見一人
悲泣發如是言 我造3)煞業 決墮地獄
如何救度 菩薩見其緣熟堪化 即化一
人亦復啼泣 謂曰我造*煞業 決墮地
獄 前人聞已 言我亦然 化人告之 唯
佛能救 相隨共詣 化人白佛 我造*煞
業 怖墮地獄 願佛救度 佛即告言 如
汝所說 造殺業者 汝從何心而起罪相
過去耶未來耶見在耶 若起過去心者
過去已滅 心不可得 若起未來心者
통합뷰어

未來未至 心不可得 若起見在心者
見在不住卷下第三二張 心亦不可得
三世俱不可得故 即無起作 無起作故
於其罪相 何所見邪 善男子 心無所
住 不在內外中間 心無色相 非靑黃
赤白 心無所作 無作者故 心非幻化
本眞實故 心無邊際 非限量故 心無
取捨 非善惡故 心無動轉 非生滅故
心等虛空 無障㝵故 心非染淨 離一
切數故 善男子 諸有智者 應如是觀
作是觀者 即於一切法中 求心不可得
何以故 心之自性 即諸法性 4)空即眞
實性 由是義故 汝今不應妄生怖畏
是時化人聞佛宣說眞實之法 心大歡
喜 即白佛言 希有世尊 善說法界自
性淸淨 我今得悟罪業性空 不生怖畏
我今樂欲於佛法中 出家修道 持於梵
行 願佛攝受 佛言善哉 是時化人
於刹那間 5)須髮自落 袈裟披身 即白
佛言 我今涅槃 承佛威力 踊身虛空
化火自焚 尒時實造業者 見是化人
與我同罪 出家聞法 彼先解脫 我今
亦宜求佛化度 前白佛言 如上因緣
願垂救苦 佛言善哉 汝所造業 於何
통합뷰어

起心 罪業之相 其復云何 是時此人
以善根成熟故 聞佛說已 身諸毛孔
出大火熖 佛出金手 於其頂上 此人
即時 身火得滅 離其苦惱 得大快樂
起淨信心 而白佛言 我先聞佛 廣說
淸淨法界 離相之法 我今得悟罪業性
空 而不復生怖畏之想 投佛出家 復
聞四諦之法 遠離塵垢 證無生忍卷下
第三三張

楞嚴經云 見與見緣 并所想相 如空
中花 本無所有 此見及緣 元是菩提
妙正明體私曰妄體元空全是本覺心體

6)又云若有一人 發眞歸源 十方虛空
悉皆7)消殞 謂迷情所覆 覺處見空 塵
影旣消 空元是覺現 謂空消覺現發
謂妄盡心開也

8)又云內外諸法 盡知不實 從識所變
悉是假名 又云識體本空 所變何實

9)起信論云 一切境界 唯依妄念而有
差別 若離心念 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如云 心生種種法生 心滅種種法滅

「從」作「縱」{甲}。則」作「即」{甲}。煞」作
「殺」{甲}次同。「空」上有「諸法性」{甲}。「須」
作「鬚」{甲}。「又」下有「經」{甲}。「消」作「鎖」
{甲}。「又」作「經」{甲}。「起」上有「又」{甲}。통합뷰어

1)又云所言覺義者 謂心體離念 離念
相者 等虛空界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
洞山良价和尙辭親書
伏聞諸佛出世 皆托父母而受生 萬類
興生 盡假天地之覆載 故非父母而不
生 無天地而不長 盡2)沾養育之恩 俱
受覆載之德 嗟夫一切 ((尒/口)) 靈 萬相形儀
皆屬無常 未離生滅 稚則乳哺情重
養育恩深 若把若賂供資 終難報答
作血食侍養 安得久長 故孝經云 雖
日用三牲之養 猶爲不孝也 相牽沉沒
永入輪廻 欲報罔極之恩 未若出家功
德 截生死之愛河 越煩惱之苦海 報
千生之父母 答萬劫之慈親 三有四恩
無不報矣 故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良
价捨今生之身命 誓不還家 將永劫之
根塵 頓明般若 伏惟父母 心開喜捨
卷下第三四張 意莫攀緣 學淨飯之國
王 効摩耶之聖后 他時異日 佛會上
相逢 此日今時且相離別 良价非拒違
於甘旨 盖時不待人 故云此身不向今
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伏冀尊懷 莫
相記憶 頌曰
통합뷰어

未了心源度數春 翻嗟浮世謾逡巡
幾人得道空門裏 獨我淹留在世塵
謹具尺書辭眷愛 願明大法報慈親
不須酒淚頻相憶 比似當初無我身
林下白雲常作伴 門前靑嶂以爲鄰
免于世上名兼利 永別人間愛與3)瞋
祖意直敎言下曉 玄微須透句中眞
合門親戚要相見 直待當來正果因
後書
良价自離甘旨 策杖南遊 星霜已換於
十秋 4)▩▩▩隔於萬里 伏惟慈母 收
心慕道 攝意歸空 休懷離別之情 莫
作倚門之望 家中家事 但且隨緣 轉
有轉多 日增煩惱 阿兄勤行孝順 須
求氷裏之魚 少弟竭力奉承 亦泣霜中
之5)筍 夫人居世上 修己行孝 以合天
心 僧在空門 慕道叅禪 而報慈德 今
則千山萬水 杳隔二途 一紙八行 聊
書寸懷 頌曰
不求名利不求儒 願樂空門捨俗徒
煩惱盡時愁火滅 恩情斷處愛河枯
六根定慧香風引 一念才生慧力扶
爲報北堂休悵望 比如死了比如無
통합뷰어
娘廻書卷下第三五張
吾與汝夙有因緣 始結6)子母 恩愛情
分 自從懷孕 禱神佛天 願生男子 胞
胎月滿 命若懸絲 得遂願心 如珠寶
惜 糞穢不嫌於臭惡 乳哺不倦於辛勤
稍自成人 送令習學 或暫逾時不歸
便作倚門之望 來書堅要出家 父亡母
老 兄薄弟寒 吾何依賴 子有拋母之
意 娘無捨子之心 一自汝往他方 日
夕常酒悲淚 苦哉苦哉 旣誓不還鄕
即得從汝志 我不敢望汝如王祥臥永
丁蘭刻木 但望汝如目連尊者 度我解
脫沉淪 上登佛果 如其未然 幽愆有
在 切須體悉 切須體悉
圭峯密禪師頌
本覺眞心妄念翳 猶如明鏡被塵蒙
今用奢7)▩▩▩▩ 客塵已滅即心空
由是十方諸佛現 由來凡聖本8)▩▩
9)▩▩元在佛心裏 何疑佛現我心中
又」下有「論」{甲}。「沾」作「霑」{甲}。「瞋」作
「親」{甲}。▩▩▩作「歧路俄」{甲}。「筍」作「笋」
{甲}。「子母」作「母子」{甲}。▩▩▩▩作「摩澄
妄念」{甲}。▩▩作「圓融」{甲}。▩▩作「我心」
{甲}。
통합뷰어

寬放身心隨血脉 綿綿出入寂無聲
於此自然心易定 於此佛祖證無生
龍牙遁和尙頌
一得無心便道情 六門休歇不勞形
有緣不是1)予朋友 無用雙眉却弟兄
悟了還同未悟人 無心勝負自安神
從前古德穪貧道 向此門中有幾人
大法眼禪師因僧看經頌
今人看古敎 不免心中閙
欲免心中閙 但知看古敎
古德2)頌卷下第三六張
照3)藴皆空處 深行般若時
不唯超苦厄 決定訂無生
4)若欲見正性 先摧我相亡
形容何處有 六穴本無從
豁爾靈明性 翛然世界通
5)火從木出還燒木 智因情起却除情
正心觀妄名爲智 智能入覺不思議

承古禪師 常勸諸人 莫學佛法 但自
無心去 利根人晝時解脫 鈍根人或三
五年 遠不過十年 若不悟去 老僧替
통합뷰어

你入拔舌

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卷下
[跋]
6)入聖超凡不作威 臥龍長怖碧潭淸
▩▩若欲長如此 大地何曾留一名
念上生住異滅 身上生老病死 國土成住
壞空 此十二種事 甚能奇特
法厸禪人 投誠索語 警助余事 不獲已
((火+尉)) 老眼 而抄錄佛祖直證心躰要節 集爲
二卷 塞其來誠 囑曰未有天生釋迦自然
彌勒 要須快著精彩 見之言外可也 歲
在壬子年九月成佛山居老比丘景閑白雲
手書 時年七十有五矣
古人云 立志發願 必不在淺淺知見之閒
直到古人親證處 方能乃休去歇去 又云
古敎照7)▩
宣光八年戊午六月 日
8)書眞弌菴 禪和 ▩▩
刻字宗 ((卓+人)) 旵如 信明
募緣法厸 自明 惠全
助緣門人比丘尼妙德 妙性 靈照 性空
鈴平郡夫人尹氏 北原郡夫人元氏
駒城郡夫人李氏
正順大夫判通禮門事金繼生
留板刀寧鷲嵓寺

予」作「余」{甲}。「頌」下有「曰」{甲}。「蘊」통합뷰어
作「薀」{甲}。「若」上有「又」{甲}。「火」上有「古
德頌曰」{甲}。此跋文缺於甲本。▩字體異
常{編}。甲本刊記如下「宣光七年丁巳七月 日
淸州牧外興德寺鑄字印施」。
  1. 1)撰者名補入{編}。
  2. 2)「道」作「噵」{甲}。
  3. 3)「髮」作「髲」{甲}。
  4. 1)「嵒」作「巖」{甲}。
  5. 2)「什」作「甚」{甲}。
  6. 3)「雨」作「兩」{甲}。
  7. 4)「於」無有{甲}。
  8. 5)「加」作「伽」{甲}。
  9. 6)「裏」作「褁」{甲}。
  10. 7)「个」作「箇」{甲}次同。
  11. 1)「色聲」作「聲色」{甲}。
  12. 2)「嵓」作「巖」{甲}次同。
  13. 3)「曰」作「云」{甲}。
  14. 4)「云」作「曰」{甲}。
  15. 5)「如」作「前」{甲}。
  16. 6)「遯」通「遁」{編}。
  17. 7)「个」作「箇」{甲}次同。
  18. 8)「吾」作「我」{甲}。
  19. 1)「又云」無有{甲}。
  20. 2)「云」無有{甲}。
  21. 3)「一眞」作「諸貞」{甲}。
  22. 4)「惠」作「慧」{甲}。
  23. 5)「曰」作「云」{甲}次同。
  24. 6)「囑」作「屬」{甲}次同。
  25. 7)「邃」作「遽」{甲}。
  26. 8)「滯」作「帶」{甲}。
  27. 9)「床」作「狀」{甲}。
  28. 1)「某甲」作「甲某」{甲}。
  29. 2)「万」作「方」{甲}。
  30. 3)「恁」作「伊」{甲}。
  31. 4)「磵」作「澗」{甲}。
  32. 5)「个」作「箇」{甲}次同。
  33. 6)「者」作「這」{甲}。
  34. 7)「華」作「花」{甲}。
  35. 8)此來註作本文{甲}。
  36. 9)「麽」作「摩」{甲}。
  37. 10)「了」下有「悟」{甲}。
  38. 1)「示」作「祖」{甲}。
  39. 2)「趂」作「逐」{甲}。
  40. 3)「德山」作「又」{甲}。
  41. 4)「廻」作「回」{甲}。
  42. 5)「嵓」作「巖」{甲}次同。
  43. 6)「邈」作「貌」{甲}。
  44. 7)「个」作「箇」{甲}次同。
  45. 8)「棃」作「梨」{甲}次同。
  46. 1)「則」作「即」{甲}。
  47. 2)「啇」作「商」{甲}。
  48. 3)「作」上有「汝」{甲}。
  49. 4)「惠」作「慧」{甲}。
  50. 1)「太」作「大」{甲}次同。
  51. 2)「華」作「花」{甲}。
  52. 1)「只」作「祗」{甲}。
  53. 2)「少」作「小」{甲}。
  54. 3)「小」作「少」{甲}。
  55. 4)「徧」作「遍」{甲}。
  56. 1)「个」作「箇」{甲}次同。
  57. 2)「古」作「故」{甲}。
  58. 3)「只」無有{甲}。
  59. 4)「伊」作「恁」{甲}。
  60. 5)「山」下有「和尙」{甲}。
  61. 1)「望」下有「和尙」{甲}。
  62. 2)「謌」作「歌」{甲}次同。
  63. 3)「予」作「余」{甲}。
  64. 4)「蘊」作「薀」{甲}。
  65. 5)「逆順」作「順逆」{甲}。
  66. 1)所」作「造」{甲}。
  67. 2)着」作「著」{甲}。
  68. 3)者个」作「這箇」{甲}。
  69. 4)「彼」作「被」{甲}。
  70. 5)「從」作「縱」{甲}。
  71. 1)元」作「無」{甲}。
  72. 2)瞋」作「嗔」{甲}。
  73. 1)「從」作「縱」{甲}。
  74. 2)則」作「即」{甲}。
  75. 3)煞」作「殺」{甲}次同。
  76. 4)「空」上有「諸法性」{甲}。
  77. 5)「須」作「鬚」{甲}。
  78. 6)「又」下有「經」{甲}。
  79. 7)「消」作「鎖」{甲}。
  80. 8)「又」作「經」{甲}。
  81. 9)「起」上有「又」{甲}。
  82. 1)又」下有「論」{甲}。
  83. 2)「沾」作「霑」{甲}。
  84. 3)「瞋」作「親」{甲}。
  85. 4)▩▩▩作「歧路俄」{甲}。
  86. 5)「筍」作「笋」{甲}。
  87. 6)「子母」作「母子」{甲}。
  88. 7)▩▩▩▩作「摩澄妄念」{甲}。
  89. 8)▩▩作「圓融」{甲}。
  90. 9)▩▩作「我心」{甲}。
  91. 1)予」作「余」{甲}。
  92. 2)「頌」下有「曰」{甲}。
  93. 3)「蘊」
  94. 3)作「薀」{甲}。
  95. 4)「若」上有「又」{甲}。
  96. 5)「火」上有「古德頌曰」{甲}。
  97. 6)此跋文缺於甲本。
  98. 7)▩字體異常{編}。
  99. 8)甲本刊記如下「宣光七年丁巳七月 日淸州牧外興德寺鑄字印施」。

 

 

 

한문 vs 국역

https://kydong77.tistory.com/21883

 

백운화상초록,불조직지심체요절, 금속활자본과 목판본/ 한문 vs 국역

목판 https://encykorea.aks.ac.kr/Article/E0071845 직지심체요절권하(直指心體要節下卷) 한국민족문화대백과사전 encykorea.aks.ac.kr https://civil58.tistory.com/3285 佛祖直指心體要節 註解 佛祖直指心體要節과거칠

kydong77.tistory.com

 

 

https://encykorea.aks.ac.kr/Article/E0071845

 

직지심체요절권하(直指心體要節下卷)

한국민족문화대백과사전

encykorea.aks.ac.kr

개설

세계에서 가장 오래된 금속활자본, 정식 서명은 <백우화상초록불조직지심체요절>이나 이 책을 줄여서, ‘직지’ 또는 ‘직지심체요절’이라고도 불린다. 2001년에 유네스코 세계기록유산으로 등재되었다.

내용

이 책의 중심주제인 ‘직지심체(直指心體)’는 ‘직지인심 견성성불(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이라는 오도(悟道)의 명구에서 따온 것이다. 그 뜻은 사람이 마음을 바르게 깨달을 때 그 심성이 바로 부처의 실체라는 것이다. 사람의 본성은 그 자체가 본시 청정하므로 선지식(善知識)의 도움에 의하여 자기 마음 속에서 그 심성이 자정(自淨)함을 깨닫고 늘 자수(自修)·자행(自行)하면 곧 불성(佛性)을 체득하여 자기 자신이 바로 법신(法身)이 되며, 자기 마음이 바로 불심이 된다는 요지이다. 즉, 사람이 눈을 외계로 돌리지 않고 자기의 마음을 올바로 가지면서 참선하여 도를 깨친다면 마음 밖에 부처가 있는 것이 아니라 자기의 마음이 바로 부처가 됨을 뜻한다. 스승이 주는 공안(公案:참선의 과제로 주어지는 화두)에 의하여 선을 공부하는 간화선(看話禪)보다는, 일체의 사심과 망념에서 떠난 진심(眞心)을 중시하는 무심무념(無心無念)을 궁극의 경지로 삼음이 경한의 특징적인 선풍(禪風)이다. 이와 같은 특색있는 선풍을 펼치기 위하여 경한은 이 책을 편찬한 것으로, 그가 주창한 무심선(無心禪)을 연구하는 데에 긴요한 자료가 된다.

이 책은 1377년(우왕 3) 7월 청주목의 교외에 있었던 흥덕사(興德寺)에서 금속활자인 주자로 찍어낸 것이 그 초인본(初印本)이다. 그 간행에 조연(助緣)한 문인(門人)은 석찬(釋璨)과 달잠(達湛)이고, 시주한 사람은 비구니 묘덕(妙德)이다. 이 때 간행된 상하 2권 가운데 지금까지 전해지고 있는 것은 하권 1책(첫 장은 결락)뿐이며, 프랑스 국립도서관에 소장되어 있다. 프랑스인 쿠랑(Courant,M.)이 엮은 ≪한국서지 Bibliographie Cor0x8045enne≫의 부록에 일찍이 소개되었으나 책의 행방이 묘연하였는데, 1972년 ‘세계도서의 해’를 기념하기 위한 도서의 전시회에서 처음으로 공개되어 널리 알려지게 되었다.

특징

1372년(공민왕 21) 경한(景閑:1299~1375)이 부처와 조사(祖師)의 게송(偈頌) ·법어(法語) 등에서 선(禪)의 요체를 깨닫는 데 필요한 내용을 뽑아 엮은 책으로, 상 ·하 2권이며 수고본(手稿本)에 직접 초록한, 정식 서명은 《백운화상초록불조직지심체요절(白雲和尙褻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이나, 주로 《불조직지심체요절》, 《직지심경(直指心經)》 등으로 관용되고 있다. 내용은 《경덕전등록(景德傳燈錄)》 《오등회원(五燈會元)》 등의 사전(史傳) 관계 문헌을 섭렵하여 선(禪)의 요체를 깨닫는 데 긴요한 것을 초록하여 편찬하였다. 권상(卷上)에서는 과거칠불(過去七佛)과, 석가모니불로부터 불법을 계승한 천축국의 제1조(祖) 마하가섭(摩訶迦葉) 이하 보리달마(菩提達磨)까지의 28존자, 그리고 중국의 5조사 및 그 법통을 이은 후세의 국사 중 안국대사(安國大師)에 이르기까지의 것이 수록되었다. 권하(卷下)에는 아호대의화상(鵝湖大義和尙)부터 대법안선사(大法眼禪師)까지 다양하게 수록되어 있는데, 그 중에는 대령선사(大嶺禪師)의 것도 초록되어 있다. 중심 주제인 직지심체는 <직지인심 견성성불(直指人心見性成佛)>이라는 오도(悟道)의 명구를 줄여 나타낸 것이다.

 

https://kabc.dongguk.edu/content/view?dataId=ABC_BJ_H0100_T_001 

 

단락/경판 - 불교학술원 아카이브

백운화상초록불조직지심체요절(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 / 白雲和尙抄錄 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卷上 ABC_BJ_H0100_T_001 URL복사 통합뷰어 006_0604_c_01L[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 006_0604_c_02L1)

kabc.dongguk.edu

1)白雲和尙抄錄
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卷上

    •  毗婆尸佛過去㽵嚴劫佛偈曰
    •  尸棄佛同前劫偈曰
    •  毗舍浮佛同前劫偈曰
    •  拘留孫佛現在賢劫第一偈曰
    •  抅那含牟尼佛賢劫第二偈曰
    •  迦葉佛賢劫第三偈曰
    •  釋迦牟尼佛賢劫第四偈曰
    •  迦葉頌曰
  •  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卷下

 

2)白雲 景閑抄錄
毗婆尸佛過去㽵嚴劫佛偈曰
身從無相中受生 猶如幻出諸形相
幻人心識本來無 罪福皆空無所住
尸棄佛同前劫偈曰
起諸善法本是幻 造諸惡業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風 幻出無根無實相如云幻起
無根 即實相是 了妄即眞
毗舍浮佛同前劫偈曰
假借四大以爲身 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 罪福如幻起亦滅如云心本
無形 托境方生 境性亦空 心境一如
拘留孫佛現在賢劫第一偈曰
見身無實是佛見 了心如幻是佛了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與佛何殊別如云 身心
一如 身外無餘 山河大地 甚處得來
底宣光八年鷲嵓山留板本(國立圖書舘所藏)
{甲}宣光七年淸州牧外興德鑄字本 卷下(巴里圖
書舘所藏影印本 上卷失 及下卷一張缺落)。
撰者名補入{編}。

抅那含牟尼佛賢劫第二偈曰
佛不見身知是佛 若實有知別無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於生死
迦葉佛賢劫第三偈曰
一切衆生性淸淨 從本無生無可滅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無罪福
釋迦牟尼佛賢劫第四偈曰
因星見悟 悟罷非星
不逐於物 不是無情
世尊在靈山說法 天雨四花 世尊遂拈
花示衆卷上第一張 迦葉破顔微笑 世
尊云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付囑摩
訶迦葉
佛於涅槃會上 以手摩胷 告大衆曰
汝等善觀吾紫磨金色之身 瞻仰取足
勿令後悔 若謂吾滅度 非吾弟子 若
謂吾不滅度 亦非吾弟子 時百萬億大
衆 悉皆契悟如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也
世尊在尼抅律樹下坐次有二1)啇人問
還見車過不 曰不見 曰還聞不 曰不
聞 曰莫禪定不 曰不禪定 曰莫睡眠
不 曰不睡眠*啇人歎曰 善哉善哉 世
尊覺而不見 遂獻白㲲兩段如云 身心如土木 聞見似盲聾
世尊坐次 跋多婆羅 併其同伴十六開


士 即從座起 頂禮佛足 而白佛言 於
浴僧時 隨例入室 忽悟水因 旣不洗
塵 亦不洗體 中間安然 得無所有 妙
觸宣明 成佛子住
世尊因黑氏梵志 以神通力 左右手擎
合歡梧桐花兩株 來供養佛 佛召仙人
梵志應喏 佛云放下着 梵志放下左手
一株花 佛又召仙人放下着 梵志又放
下右手一株花 佛又云 仙人放下着
梵志云 世尊 我今兩手花 皆已放下
更放下个什麽 佛云吾非令汝放下手
中花 汝今當放下 外六塵內六根中六
識一時放下 到無可捨處 是汝脫生死
處 梵志於言下悟去卷上第二張
迦葉頌曰
法法本來法 無法無非法
何於一法中 有法有不法
譜云 敎海瀉阿難之口 禪燈㸃迦葉之
心 故阿難問迦葉 世尊傳金襴外別傳
何法 迦葉召阿難 阿難應喏迦 葉云倒
却門前刹竿着私曰二尊不並化 喚處分明應處眞 个中具色聲言語也 最初
禪也第三祖*啇那和脩 得優波毱多 以爲
給侍 因問曰 汝年幾耶 答曰我年十七


師曰汝身十七 汝性十七耶 答曰師髮
已白 爲髮白耶心白耶 師答曰但髮白
也 非心白耳 毱多曰 我身十七 非性
十七也 師知是法器 遂爲出家受具
乃告曰 昔如來以無上法藏 付囑迦葉
轉轉相授而至於我 我今付汝 勿令斷
絶 聽吾偈曰
非法亦非心 無心亦無法
說是心法時 是法非心法
第四祖優波毱多者 二十出家證果 隨
方行化 度無量衆 最後有一長者 名
香衆 志求妙道出家 尊者問曰 汝身
出家 汝心出家 答曰我來出家 非爲
身心 尊者曰 不爲身心 復誰出家 曰
夫出家者 無我我故 無我我故 即心
不生滅 不生滅即是常道 諸佛亦常 心
無形相 其體亦然 尊者曰 汝當大悟
心自通達 冝依佛法僧住 即爲剃度受
具 即付法偈曰
心自本來心 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 非心非本法卷上第三張
第五祖提多迦者 此云通眞量也 尊者
謂彌遮迦曰 昔如來以大法藏 付囑迦
「啇」疑「商」{編}次同。


葉 轉轉相授 而至於我 我今付汝 汝
當護念 偈曰
通達本法心 無法無非法
悟了同未悟 無心亦無法
說偈已 踊身虛空 作十八變 化火三
昧 自焚其身
第六祖彌遮迦 行化北天竺國 見雉堞
上有金色祥雲 嘆曰必有大人 爲吾嗣
法 乃入城有一人 手持酒器 逆而問
曰 師何方而來 欲往何所 師曰從自
心來 欲往無處 曰師知我否 師曰我
即不識 識即非我 又謂曰 汝試自稱名
氏 吾當後示本因 彼人說偈而答 我
從無量劫 至于生此國 本姓頗羅墮
名字波須密 師曰世尊 昔遊北印度
語阿難言 此國中吾滅後三百年 有一
聖 姓頗羅墮 名波須密 而於禪祖 當
得第七 曰今符師說 願加度脫 師即
與披剃授具 乃曰正法眼藏 今付於汝
勿令斷絶 乃說偈曰
無心無可得 說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 始解心心法
師說偈已 化火自焚
第七祖波須密 遇彌遮迦尊者 宣如來


往誌 自省前緣 乃出家授具 復告曰
如來正法眼藏 我今付汝 汝當守持
乃說偈曰卷上第四張
心同虛空界 示等虛空法
證得虛空時 無是無非法
說偈已 即入三昧 示涅槃相
第八祖佛陀難提 初遇波須密 受敎出
家 行化至提加國城毗舍羅家 見舍上
有白光上騰 謂其徒曰 此家當有聖人
口無言說 眞大乘器言 訖長者出致禮
問何所須 尊者曰我求侍者 曰我有一
子 名伏䭾密多 年已五十 口未曾言
足未曾步 尊者曰 如汝所說眞吾弟子
尊者見之 即起禮拜而說偈曰
父母非我親 誰是最親者
諸佛非我道 誰是最道者
尊者以偈答曰
汝言與心親 父母非可比
汝行與道合 諸佛心即是
外求有相佛 與汝不相似
欲知汝本心 非合亦非離
伏䭾聞師妙偈 便行七步 尊者即令
出家授具戒 復告之曰 我今以如來正
法 付囑於汝 勿令斷絶 乃說偈曰
虛空無內外 心法亦如此


若了虛空故 是達眞如理
說偈已 尊者即現神變 了然寂滅
第九祖伏䭾密多 行化 至中印度 有一
長者香蓋 携一子來 禮尊者曰 此子
在胎六十歲 因號難生 今遇尊者 可
令出家 尊者即與落髮授具 羯摩之際
祥光燭座 仍感舍利三七箇 自此精進
忘疲 旣尒師告之曰 如來大法 今付
於汝 汝護念之 乃說偈曰
眞理本無名 因名現眞理
受得眞實法 非眞亦非僞
尊者付法已 即入滅盡三昧
第十祖脇尊者 將誕 父夢一白象 背有
寶座 座上安一明珠 從門而入 光照
四衆 旣覺遂生 後値伏䭾 執侍左右
未甞睡眠 謂其脅不至席 遂號脇尊者
焉卷上第五張 行化花氏國 憇一樹下
有一長者子富那夜奢 合掌前立 尊者
問汝從何來 答曰我心非往 尊者曰汝
何住 曰我心非止 尊者曰汝不定耶
曰諸佛亦然 尊者知其意 即令出家授
具戒品 乃告之曰 如來大法 今付於
汝 汝護念之 乃說偈曰
眞體自然眞 因眞說有理


領得眞眞法 無行亦無止
尊者付法已 即入涅槃 化火自焚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 旣得法於脅尊者
尋詣波羅奈國 有馬鳴大士 延而作禮
因問曰 我欲識佛 何者即是 師曰汝欲
識佛 不識者是 曰佛旣不識 焉知是乎
師曰旣不識佛 焉知不是云云 馬鳴豁然
省悟 即求剃度 師謂衆曰 此大士昔
爲毗舍離國王 其國有一類人 如馬裸
露 大士運神力 分身爲蠶 彼乃得衣
後復生中印度馬人 感戀悲鳴 因號馬
鳴 旣遇尊者 出家授具 即告之曰 如
來大法 今付於汝 即說偈曰
迷悟如隱現 明暗不相離
今付隱現法 非一亦非二
付法已 即湛然圓寂
第十二祖馬鳴尊者 一日有外道索論
議 集國王大臣併及四衆 俱會論場
馬鳴云 汝義以何爲宗 外道云 凡有
言說 我皆能破 馬鳴乃指國王云 當
今國土康寧 大王長壽 請汝破之 外
道屈伏卷上第六張
第十三祖迦毗摩羅 於馬鳴尊者得法
行化至西印度彼國出中 北去十里有


大樹 陰覆五百大龍 其樹王名曰龍樹
常爲龍衆說法 尊者遂與徒衆詣彼 龍
樹出迎 尊者曰深出孤寂 龍蟒所居
大德至尊 何枉神足 師云吾非至尊
來訪賢者 龍樹默念曰 此師得決定性
明道眼不 是大聖繼眞乘不 師云汝雖
心語 吾已意知 但辦出家 何慮吾之
不聖 龍樹聞巳悔謝 尊者即與度脫
及五百衆 俱受具戒 復告龍樹曰 今
以如來大法 付囑於汝 即說偈曰
非現非隱法 說是眞實際
悟此隱現法 非愚亦非智
付法已 即現神變 化火自焚
第十四祖龍樹 於毗羅尊者得法 後至
南印度 彼國之人 多信福業 聞尊者
爲說妙法 互相謂曰 人有福業 世間
第一 徒言佛性 誰能見之 尊者曰汝
欲見佛性 先須除我慢 彼人曰佛性大
小 尊者曰非大非小 非廣非狹 無福
無報 不死不生 彼聞勝理 悉廻初心
尊者復於座上 現自在身 如滿月輪
彼衆唯聞法音 不見師相 彼衆中有一
長者子 名迦那提波 謂衆曰 此是尊
者現佛性體相 以示我等 何以知之


盖以無相三昧 形如滿月 佛性之義
廓然虛明 言訖輪相即隱 復居本座
而說偈言
身現月輪相 以表諸佛體
說法無其形 用辨非聲色
彼衆聞偈 頓悟無生 咸願出家 以求
解脫 尊者即爲剃髮授具 皆歸三寶
告迦那提波曰卷上第七張 如來妙法
今當付汝 聽吾偈曰
爲明隱現法 方說解脫理
於法心不證 無瞋亦無喜
付法已 入月輪三昧 凝然禪寂
龍樹大士 見迦那提波來 先令侍者
將一鉢水 置面前 提波乃以一針投之
樹云定水澄淸 此方我德 彼來投針
欲窮其底 尊者得法 後至毗羅國 彼
有長者 名梵摩淨德 一日園中 樹生
大耳如菌 味甚美 唯長者與第二子羅
睺羅多 取而食之 取已隨長 盡而復
生 自餘他人 皆不能見 時尊者知其
宿因 遂至其家 長者問其故 尊者曰
汝家昔曾供養一比丘 然其比丘道眼
未明 虛沾信施故 報爲木菌 唯汝與子
精誠供養 得以享之 餘即否矣 又問


長者年多少 答曰七十有九 乃說偈曰
入道不通理 復身還信施
汝年八十一 其樹不生耳
長者聞偈 彌加歎伏 又曰弟子衰老
不能師事 願捨次子 隨師出家 尊者
曰昔如來記此子 當第二五百年 爲大
敎主 今之相遇 盖符宿因 即與剃髮
授具已 而說偈曰
本對傳法人 爲說解脫理
於法實無證無終亦無始
說偈已而歸寂滅
第十六祖羅睺羅多尊者 命僧伽難提
出家授具已 而付法眼偈曰
於法實無證 不取亦不離
法非有無相 內外云何起
付法已 安坐入寂滅定卷上第八張
第十七祖僧伽難提 因風吹銅鈴鳴 乃
問鈴鳴耶 風鳴耶 童子云 非風鈴鳴
我心鳴耳 祖曰非風鈴鳴心復誰乎 童
子云 俱寂靜故非三昧也 祖曰善哉善
哉 繼吾道者 非子而誰 即付法偈曰
心地本無生 因地從緣起
緣種不相妨 花果亦復尒
尊者付法已 右手攀樹而化


第十八祖伽耶舍多童子 持鑑出遊 遇
難提尊者得度後 行化至大月氏國 見
一波羅門舍有異氣 尊者將入彼舍 舍
主鳩摩羅多 問曰是何徒衆 曰是佛弟
子 彼聞佛名 神心悚然 即時閉戶 尊
者良久 自扣其門 羅多曰此舍無人
尊者曰 答無者誰 羅多聞語異之 即開
門迎接 尊者云 昔世尊記曰 吾滅後
一千年 有大士出現於月氏國 紹隆玄
化 今汝應斯嘉運 於是鳩摩羅多 發
宿命智 投師出家授具 付法偈曰
有種有心地 因緣能發萠
於緣不相㝵 當生生不生
尊者付法已 踊身虛空 化火自焚
第十九祖鳩摩羅多 遇舍多得法 後至
中天竺 有大士名闍夜多 問曰我家父
母 早信三寶 而常縈疾 凡所營作 皆
不如意 而我鄰家 久爲旃多羅行 身
常勇健 所作和合 彼何幸而我何 ((古/羊))
尊者曰何足疑乎 且善惡之報 有三世
焉 凡人但見仁夭暴壽逆吉義凶 便謂
亡因果虛罪福殊 不知影響相隨毫氂
不差 縱經百千萬劫 亦不磨滅 夜多聞
是語已 頓釋其疑卷上第九張尊者曰


汝雖已信三業 而未明業從惑生 業因
識有 識依不覺 不覺依心 心本淸淨
無生滅無造作無報應無勝負 寂寂然
靈靈然 汝若入此法門 可與諸佛同矣
一切善惡有爲無爲 皆如夢幻 夜多承
言領旨 即發宿慧 勤求出家 旣授具
戒 乃付法偈曰
性上本無生 爲對求人說
於法旣無得 何懷決不決
汝宣傳後學 言訖入寂滅
第二十祖闍夜多 見波修般頭尊者 常
一食不臥 六時禮佛 淸淨無欲 爲衆
所歸 祖將欲度之 先問徒衆曰 此徧
行頭陀 能修梵行 可得佛道乎 彼衆
曰 我師精進如是 何故不可 祖曰汝師
與道遠矣 設若苦行 歷於塵劫 皆妄
之本也 衆曰尊者蘊何德行 而譏我師
祖曰我不求道 亦不顚倒 我不禮佛
亦不輕慢 我不長坐 亦不懈怠 我不
一食 亦不雜食 我不知足 亦不貪欲
心無所希 名之曰道 波修聞已 發無
漏智 付法偈曰
言下合無生 同於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 通達事理竟


祖說偈已 不起于座 奄然歸寂
第二十一祖波須般頭尊者 偈曰
泡幻同無碍 如何不了悟
達法在其中 非今亦非古
第二十二祖摩拏羅尊者 偈曰
心隨萬境轉 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 無喜亦無憂
第二十三祖鶴勒那 遇摩拏羅尊者得
法後 行化至中印度卷上第一○張 見
師子尊者 尊者而問曰 我欲求道 當
何用心 祖曰汝欲求道 無所用心 曰
旣無用心 誰作佛事 曰汝若有用 即
非功德 汝若無用 即是佛事 經云 我
所作功德而無我所故 師子聞是語已
即入佛慧 乃付法偈云
認得心性時 可說不思議
了了無可得 得時不說知
說偈已而歸寂
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因罽賓國王仗
劒問曰 師得薀空不 曰已得 曰旣得
薀空 離生死不 曰已離 王曰乞師頭
得不 曰身非我有 況乃頭耶 王便斬
之 白乳高丈 王臂自落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因與外道無我


尊 論議往返五十九番 外道杜口信伏
于時祖忽然面北 合掌長吁曰 我師師
子尊者 今日遇難 斯可傷焉 即達南
天 隱于山谷 彼國有太子 名不如蜜
多 遂求出家 祖問太子曰 汝欲出家
當爲何事 曰當爲佛事 祖曰太子智慧
天至必諸聖降迹 即許出家 六年侍奉
後於王宮 受具羯摩之際 大地震動
頗多靈異 祖命之曰 汝當善護正法眼
藏 普利羣品 聽吾偈曰
聖人說知見 當境無是非
我今悟眞性 無道亦無理
說偈已現神變 化火自焚入寂滅
第二十六祖不如密多 旣受度得法 至
東印度 謂王曰 此國當有聖人 而繼
於我 是時波羅門子年二十 幻失父母
卷上第一一張 不知名氏 或自言纓珞
童子 遊行閭里 乞求度日 若常不輕
之類 人問汝何姓 乃曰與汝同姓 人
莫知其故 後王與尊者 同車而出 見
纓珞童子 稽首於前 尊者曰 汝憶往事
不 答曰我念遠劫中 與師同居 師演
摩訶般若 我轉甚深脩多羅 今日之事
盖契昔因 尊者又謂王曰 此童子非他


即大勢至菩薩是也 此聖之後 復出二
人 一人化南印度 一人緣在震旦 四
五年內 却返此方 遂以昔因 故般若
多羅 付法偈曰
眞性心地藏 無頭亦無尾
應緣而化物 方便呼爲智
尊者付法已曰 吾化緣已終 當歸寂滅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 旣得法已 行化
至南印度 彼王香至 請祖宮中 尊重
供養 施無價寶珠 王有三子 其季開
士也 尊者欲試其所得 乃以所施珠
問三王子曰 此珠圓明 有能及此不
二子皆曰 此珠七寶中尊 固無踰也
非尊者道力 孰能受之 第三子菩提多
羅曰 此是世寶 未足爲上 於諸寶中
法寶爲上 此是世光 未足爲上 於諸
光中 智光爲上 此是世明 未足爲上
於諸明中 心明爲上 此珠光明 不能
自照 要假智光 乃辨於此 旣辨此已
即知是珠 即知是珠 即明其寶 然則
師有其道 其寶自現 衆生有道 心寶
自現 尊者歎其辯慧 尊者知是法嗣
以時未至 且默而混之 及香至王猒世
衆皆號哭 唯第三子 於柩前入定 經


七日而出卷上第一二張 乃求出家 旣
授具戒 尊者告曰 如來正法 轉轉乃
至於我 我今付汝 聽吾偈曰
心地生諸種 因事復生理
果滿菩提圓 花開世界起
尊者付法已 即於座上 舒左右手 各
各放光明 二十七道五色光耀 踊身虛
空 高七多羅樹 化火自焚
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告祖曰 我旣得
法 當往何國而作佛事 尊者曰 汝雖得
法 未可遠遊 且止南天 待吾滅後六
十七年 當徃震旦 設大法藥 直接上
根 愼勿速行 衰於日下 汝所化之方
得菩提者 不可勝數 祖心念震旦 緣
熟行化時至 乃先辭祖塔 次別同學
然至王所 慰而勉之 曰當勤白業 護
持三寶 吾去非晚 一九即廻 王聞師
言 涕淚交集曰 此國何罪 彼土何祥
叔旣有緣 非吾所止 惟願不忘父母之
國 事畢早廻 王即具大舟 實以衆寶
躬率臣僚 送至海堧 師汎重溟 凡三
周寒暑 達于南海 實梁普通八年丁未
歲九月二十一日也 廣州刺史蕭昻 具
主禮迎接 表聞武帝 帝覽奏遣使齎詔


迎請 十月一日至金陵 帝問曰朕即位
已來 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 有何功
德 師云片無功德 帝曰何以無功德
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 如影隨
形 雖有非實 帝曰如何是眞功德 答
曰淨智妙圓 體自空寂 如是功德 不
以世求 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師
云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師曰不識
卷上第一三張 帝不契 師一葦渡江至
魏 寓止于嵩出小林寺 面壁而坐 終
日默然 人莫知之 謂之壁觀波羅門 時
有僧神光曠達之士 久居伊洛 博覽羣
書 善談玄理 每嘆曰 孔老之敎 禮術
風䂓 莊易之書 未盡妙理 近聞達磨
大士 住止小林 至人不遙 當造玄境
乃往彼晨夕叅承 師常端坐面壁 莫聞
誨勵 光自思惟曰 昔人求道 敲骨取
髓 刺血濟飢 布髮掩泥 投崖飼虎 古
尙如此 我又何人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
天大雨雪 光堅立不動 遲明積雪過膝
師憫而問曰 汝久立雪中 當求何事
光悲泣曰 惟願和尙 慈悲開甘露門
廣度衆生 師曰諸佛無上妙道 廣劫勤
修 難行能行 難忍能忍 豈以小德小智


輕心慢心 欲冀眞乘 徒勞勤苦 光聞
師誨勵 潜取利刀 自斷左臂 置於師前
師知是法器 乃曰諸佛最初求道 爲法
忘形 汝今斷臂吾前 求亦可在 師遂因
與易名曰慧可 光曰諸佛法印 可得聞
乎 師曰諸佛法印 匪從人得 光曰我
心未寧 乞師與安 師曰將心來與汝安
曰覓心了不可得 師曰與汝安心竟
達磨一日爲可大師曰 汝但外息諸緣
內心無喘 心如墻壁 可以入道 可作
種種說心說性 皆不契 一日忽悟乃曰
我已息諸緣 祖曰莫成斷滅不 可曰無
祖曰子作麽生 可曰明明不昧 了了常
知故 言之不可及 祖曰此是諸佛諸祖
所傳心體 更勿疑矣卷上第一四張
達磨迄九年已 欲返西竺 乃命門人曰
時將至矣 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時門人
道副對曰 如我所見 不執文字 不離
文字 而爲道用 師曰汝得吾皮 惣持
曰我今所解 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
更不復見 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
本空 五陰非有 而我見處 無一法可
得 師曰汝得吾骨 最後慧可大師出
禮三拜依位而立 師曰汝得吾髓 乃顧


慧可而告之曰 昔如來以正法眼藏 付
囑迦葉 轉轉相承 而至於我 我今付汝
汝當護持 并授汝袈裟 以爲法信 各
有所表 宜可知矣 可曰請師指陳 師
曰內傳心印 以契本心 外付袈裟 將
表宗旨 後代澆薄疑慮競生云 吾西天
之人 言汝此方之人 憑何得法 以何證
之 汝今受此衣法 却後難生 但出此衣
并吾法偈 用以表明 其化無㝵 至吾
滅後二百年 衣止不傳 法周沙界 明
道者多 行道者少 說理者多 通理者少
潜符密證 千萬有餘 汝當闡揚 勿輕
未悟 一念廻機 便同本得 聽吾偈 曰
吾本來此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波羅提因異見王問何者是佛 答曰見
性是佛 王曰師見性不 答曰我見佛性
王曰性在何處 答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
何作用 我今不見 答曰今見作用 王
自不見 王曰於我有不 答曰王若作用
無有不是 王若不用 體亦難見 王曰
若當用時 幾處出現 曰若出現時 當
有其八 王曰其八出現 當爲我說 波
羅提曰 在胎爲身 處世名人 在眼曰見


在耳曰聞卷上第一五張 在鼻辨香 在
舌談論 在手執捉 在足運奔 徧現則俱
該沙界 收攝則在一微塵 識者知是佛
性 不識者喚作精魂 王聞偈 心即開悟
東印度國王 請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
者入內齋 王問曰諸人盡轉經 師何不
看經 師曰貧道入息不居陰界 出息不
涉衆緣 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
三祖璨大師 問二祖曰 弟子身纒風恙
請師爲我懺罪 祖曰將罪來與汝懺 云
覓罪了不可得 祖曰與汝懺罪竟 宜依
佛法僧住 曰某甲今見和尙 已知是僧
未審何名佛法 祖曰是心是佛 是心是
法 佛法無二 僧寶亦然 曰今日始知
罪性不在內外中間 如其心然 佛法無
二 祖深器之
三祖偈云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
憎愛 洞然明白 又云圓同大虛 無欠
無餘 良由取捨 所以不如
四祖 因栽松道者相見 語言相契
祖曰汝年已老 改形而來可也 道者珎
重 便行下山至濁港 見一處女浣衣
遂云我欲借汝家一宿 女云有父母在
道者曰你肯麽 女云去問我父母宿 道


者去不遠 於一樹下坐化 去其女 從此
有孕 生一男子 被父母訶嘖 及是非
不能洗 便將兒子 拋於江水中去 復
廻次日見兒 逆流而去 不忍復收養之
乞食度日至七歲 携在黃梅 路上見四
祖 祖問曰童子何姓 子答曰姓即有 不
是常姓卷上第一六張 祖曰是什麽姓
子曰佛性 祖曰雖有佛性 汝且不會
子曰非但我不會 三世諸佛亦不會 祖
曰爲什麽不會 子曰性空 故祖默識
其法器 即便出家 乃傳衣付法
六祖能大師 採樵以給偏母 一日負薪
至店中 聞客誦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
其心 心即悚然 問其客曰 此何法也
得於何人 客曰此名金剛經 得於黃梅
忍大師 師直造黃梅東禪寺 忍大師一
見默而識之 師負石舂米 遂傳衣法 南
行隱于懷 集四會之間 至曹溪 雨大法
雨 學者不下千數 中宗神龍元年降詔
云 朕請安秀二師 宮中供養 萬機之暇
每究一乘 二師並推云 南方有能禪師
密受忍大師衣法 可就彼問 今遣內侍
薛簡馳詔迎請 願師慈念 速赴上京 師
上表辭疾 願終林下 薛簡曰京城禪德


皆云 欲得會道 必須坐禪習定 若不
因禪定 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 未審師
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 豈在坐也
經云若見如來 若坐若臥 是行邪道
何故無所從來 亦無所去 若無生滅
是如來淸淨禪 諸法空寂 是如來淸淨
坐 究竟無證 豈況坐也 簡曰弟子之廻
主 上必問 願和尙慈悲 指示心要 師
曰道無明暗 明暗是代謝之義 明明無
盡 亦是有盡 簡曰明喩智慧 暗況煩
惱 修道之人 倘不以智惠照破煩惱
無始生死 憑何出離 師云若以智惠照
破煩惱者 此是二乘小兒羊鹿車等機
上根大智 悉不如是 簡曰如何是大乘
見解卷上第一七張 師云明與無明 其
性無二 無二之性 即是實相 實相者
處凡愚而不減 在賢聖而不增 住煩惱
而不亂 居禪定而不寂 不斷不常 不
來不去 不在中間及其內外 不生不滅
性相如如 常住不遷 名之曰道 簡曰
師所說不生不滅 何異外道 師曰外道
所說不生不滅者 將滅止生 以生現滅
滅猶不滅 生說無生 我說不生不滅者
本自無生 今亦無滅 所以不同外道


汝若欲知心要 但一切善惡 都莫思量
自然得入淸淨心體 湛然常寂 妙用恒
沙 簡蒙師指敎 豁然大悟
六祖謂衆曰 有一物 上拄天下拄地 明
如日黑似漆 常在動用中 動用中收不
得 汝等諸人 喚作甚麽 沙彌神會出
衆曰 諸佛之本源 神會之佛性 祖曰
我喚作一物 尙自不中 那堪喚作本源
佛性
又偈云 菩提本非樹 明鏡亦非臺 本
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又云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絶
見聞 蕩蕩心無着
又云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鏡心
數起 菩提作麽長
又云有念念成邪 無念念即正
淸源行思禪師 問六祖 當何所務 即
不落階級 祖曰汝曾作甚麽來 師云聖
諦亦不爲 祖曰落何階級 師曰聖諦尙
不爲 何階級之有 祖深器之
讓和尙初叅六祖 祖問什麽處來 曰嵩
山來卷上第一八張 祖曰甚麽物伊麽
來 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祖曰還假修
證不 曰修證即不無 汚染即不得 祖


曰只這不汚染底 是諸佛之所護念 汝
旣如是 吾亦如是
師因馬祖多習坐禪 一日將甎 於菴前
磨 祖問磨甎作甚麽 師曰磨作鏡 祖
曰磨甎豈得作鏡 師曰磨甎旣不成鏡
坐禪豈得成佛 祖曰如何即是 師曰比
牛駕車 車若不行 打牛即是 打車即是
永嘉玄覺大師 到曺溪 振錫而立 祖云
夫沙門者 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大德
自何方而來 生大我慢 師云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何暇具禮儀在 祖曰何不體
取無生 了無速乎 師云體則無生 了
本無速 祖曰如是如是 師方具威儀
叅禮 須臾告辭 祖曰返大速乎 師云本
自非動 豈有速耶 祖曰誰知非動 曰
仁者自生分別 祖曰汝甚得無生之意
曰無生豈有意也 祖曰無意誰當分別
曰分別亦非意也 祖歎曰善哉善哉
師云心是根法是塵 兩種猶如鏡上痕
痕垢盡除光始現 心法雙忘性即眞
又 了了見無一物 亦無人亦無佛 大
千沙界海中漚 一切聖賢如電拂
又 不求眞不斷妄 了知二法空無相
無相無空無不空 即是如來眞實相


卷上第一九張
又 諸行無常一切空 即是如來大圓覺
又 不可毁不可讃 體若虛空勿涯岸
不離當處常湛然 覓則知君不可見
又 證實相無人法 刹那滅却阿鼻業
若將妄語誑衆生 自招㧞舌塵沙劫
又 有二比丘犯婬殺 波離螢光增罪
決 維摩大士頓除疑 猶如赫日消霜雪
如云但從顚倒生 無有住處 又如念體本空 所變何實
師云知身虛幻 無有自性 色即是空
誰是我者 一切諸法 但有假名 無一
定實 是我身者 四大五陰 一一非我
和合亦無 內外推求 如水聚沫 浮泡
陽熖 畢竟無人 無明不了 妄執爲我
於非實中 橫生貪着 煞生偸盜 婬穢
荒迷 竟夜終朝 矻矻造業 雖非眞實
善惡報應 如影隨形 應自觀身 實相
觀佛亦然 故云道在目前 心佛衆生
三無差別
忠國師一日喚侍者 侍者應喏 如是三
喚 侍者三應 師曰將謂吾辜負汝 却
是汝辜負吾
忠國師因僧問 如何是本身盧舍那 師
云與我過淨瓶來 僧將淨瓶到 師云却


安舊處着 僧復問如何是本身盧舍那
師云古佛過去久矣
忠國師因僧問 如何是一念相應 師曰
憶智俱忘 即是相應 僧曰憶智俱忘
誰見諸佛 師曰忘即無 無即佛 僧曰
無即言無 何得喚作佛 師曰無亦空 佛
亦空卷上第二○張 故曰無即佛 佛即

忠國師因肅宗 帝請看戱 師云有甚麽
身心看戱 帝再請 師云幸自好戱
忠國師問僧 近離甚處 云南方 師云
南方知識 以何法示人 云南方知識
只道一朝風火散後 如虵退皮 如龍換
骨 本爾眞性 宛然不壞 師云苦哉苦
哉 南方知識說法 半生半滅 半不生
滅 僧云南方知識即如是 未審和尙
此間說何法 師云我此間身心一如 身
外無餘 云和尙何得將泡幻之身 同於
法體 師云你爲什麽 大於邪道 云甚
麽處是某甲入於邪道處 師云不見敎
中道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
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忠國師因僧問 敎中但見有情作佛 不
見無情受記 且賢劫千佛 孰是無情佛


耶 師云如皇太子 未受位時 唯一身
耳 受位之後 國土盡屬於王 寧有國
土 別受位乎 今但有情受記作佛之時
十方國土 悉是遮那佛身 那得更有無
情受記耶
忠國師因靈覺僧問 發心出家 本爲求
佛 未審如何用心即得 師云無心可用
即得成佛 曰無心可用 阿誰成佛 師
云無心自成 佛亦無心 曰佛有大不可
思議 爲能度衆生 若也無心 阿誰度
衆生 師曰無心是眞度衆生 若見有生
可度者 即是有心 宛然生然卷上第二
一張
忠國師因僧問 作麽生相應去 師云善
惡不思 自見佛性 又佛與衆生 一時
放下 當處解脫
荷澤神會禪師示衆云 不思一物 即是
自心 非智所知 更無別行 悟入此者
眞三麽提 法無去來而前後際斷 故知
無念爲最上乘 告諸學衆 無外馳求
若最上乘禪 應當無作
又云無念爲宗 無作爲本 夫眞如無念
非想念而能知 實相無生 豈色心而能
見 無念念者 即念眞如 無生生者 即


生實相 無住而住 常住涅槃 無行而
行 即超彼岸 念念無求 求本無念
師因光寶問 眼耳緣聲色時 爲復抗行
爲有廻互 師曰抗互且置 汝指何法
爲聲色之體 寶云如和尙所說 即無有
聲色可得 師云若了聲色體空 亦信眼
耳諸根 及與凡聖 平等如幻 抗行回
互 其理昭然 光寶於是領旨
障蔽魔王 領諸眷屬 一千年隨金剛
齊菩薩 覓起處不得 忽因一日得見
乃問汝當依何住 我一千年 覔汝起處
不得 菩薩云 我不依有住而住 不依
無住而住 如是而住
馬祖因僧問 如何是佛 答曰即心是佛
又問如何是道 答曰無心是道 又問佛
與道 相去多少 答曰道如展手 佛似
握拳卷上第二二張
馬祖曰道不屬修 若言修成 修成還壞
即同聲聞 若言不修 即同凡夫 問作
何見解 即得達道 師曰自性本來具足
但於善惡上不滯 喚作修道
祖曰人取善捨惡 觀空入定 即屬造作
更若向外馳求 轉踈轉遠 但盡三界心
量一念妄想 即是三界生死根本 但無


一念妄想 即無生死根本
祖云道不用修 但莫染汚 何爲染汚
但有生死心 造作趣向 皆是染汚 若
欲直會其道 平常心是道 何謂平常
心 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
聖 故經云 非凡夫行 非聖賢行 是菩
薩行
祖曰不盡有爲 不住無爲 有爲是無爲
之用 無爲是有爲之依 不住於依 故
經云 虛空無所依 心生滅義 心眞如
義 心眞如者 喩如明鏡照像 鏡喩於
心 像喩於法 若心取法 即涉外緣 即
是生滅義 不取於法 即是眞如義
百丈海禪師上堂云 靈光獨耀 逈脫根
塵 體露眞常 不拘文字 心性無染 本
自圓成 但離妄緣 即如如佛 百丈因
僧問 如何是大乘入道 頓悟法要 師
云你先歇諸緣 休息萬事 善與不善
世出世間 一切諸法 並皆放却 莫記
莫憶 莫緣莫念 放捨身心 全令自在
心如木石 口無所辨 心無所行 心地
如空 惠日自現 如雲開日出卷上第二
三張
百丈示衆云 學似浣垢衣 衣是本有


垢是外來 聞說一切有無聲色 如似垢
膩 都莫將心湊泊
百丈云 從人至佛 是聖情執 從人至
地獄 是凡情執 只如今但於凡聖二境
有染愛心 是名有情無佛性 只如今但
於凡聖二境 及一切有無諸法 都無取
捨心 亦無無取捨心知解 是名無情有
佛性 只是無其情繫 故名無情 不同
木石大虛黃花翠竹之無情 將爲有佛
性 若言有者 經中不見受記而得成佛
只如今鑑覺 但不被有情改變 喩如翠
竹 無不知時 無不應機 喩如黃花 又
云若踏佛階梯 無情有佛性 未踏佛階
梯 有情無佛性
百丈三種惡欲 一欲得四衆圍繞 二欲
得一切人爲我門徒 三欲得一切人知
我是聖人及阿羅漢
黃蘗運禪師 曾散衆 在洪州開元寺
裴休相國 一日入寺 見壁間畫相 問
院主云 壁間是什麽 主云高僧 休云
形儀可見 高僧向甚麽處去 主無語
休云這裏莫有禪和麽 主云有希運上
座頗似禪和 休遂召師 擧前話似之
師曰但請問來 休云形儀可見 高僧向
통합뷰어

甚麽處去 師召相公 公應喏 師曰高
僧在者裏 公於言下領旨
師又曰 此本源淸淨心體 常自圓明遍
照 世人不悟 只認見聞覺知爲心 爲
見聞覺知所覆卷上第二四張 所以不
覩精明本體 但直下無心 本體自現
如大日輪 昇於虛空 徧照十方 更無
障碍
師又云 凡夫取境 道人取心 心境雙
忘 乃是眞法 忘境猶易 忘心至難 人
不敢忘心 恐落空無撈摸處 殊不知空
本無空 唯一眞法界耳
師又云 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 將謂
心上別有一法 可證可取 遂將心覔法
不知心即是法 法即是心 不可將心更
求於心 歷千萬劫修 終無得日 不如
當下無心便是本法
師又云 學道人 若欲得成佛 一切佛
法 總不用學 唯學無求無着 無求即
心不生 無着即心不滅 不生不滅即是
佛 學道人 只怕一念有 即與道遠矣
念念無相 念念無爲 即是佛
師云 無心即便是行 此道 更說什麽得
與不得 且如瞥起一念 便是境 若無


一念 便是境 忘心自滅 無復可追尋
師云法本不有 莫作無見 法本不無
莫作有見 有之與無 皆是情見
又云妄本無體 即是汝心所起 汝若識
心是佛 心本無妄 那得起心 更認
於妄
又云問從何來 覺從何起 語默動靜一
切聲色 盡是佛事 何處覓佛 不可更
頭上安頭也 但莫生異見 三千世界都
來 是个自己 何處有許多般
又云善惡都莫思量卷上第二五張 當
處便出三界 如來出世 爲破三有 若
無一切心 三界亦非有
又云凡夫皆逐境生心 心遂忻厭 若欲
無境 當忘其心 心忘即境空 境空即
心滅 若不忘心 但除其境 境不可除
只益紛擾故 萬法唯心 心亦不可得
復何求哉
又云凡人臨欲 ((歹/冬)) 時 但觀五蘊皆空 四
大無我 眞心無相 不去不來 生時性
不曾來 死時性亦不曾去 湛然圓寂
心境一如 但能如是 直下頓了 不爲
三界所拘繫 便是出世人也 切不得有
分毫趣向 若見善相諸佛來迎及種種


現前 亦無心隨去 若見惡相種種現前
亦無心怖畏 但自忘心 同於法界 便
得自在 此是要節也
又云學道人 多於敎法上悟 不於心法
上悟 雖歷劫修行 終不是本佛 若不
於心悟 乃至於敎法上悟 即輕心重敎
遂成逐塊 忘於本心故 但契本心 不
用求法 心即法也
又云凡人 多爲境㝵心事㝵理 常欲逃
境 以安心併事 以存理不知 乃是心
㝵境理㝵事 但令心空境自空 理寂事
自寂 勿倒用也
又云學道人 若不直下無心 縱經塵劫
不成聖道 若能直下無心 便是究竟
南泉喚院主 主應喏 師云佛九十日
在忉利天卷上第二六張 爲母說法 時
優闐王思佛 請目連以神通 三度攝諸
匠人 往彼彫佛形相 只彫得三十 一相
唯有梵音相彫不得 院主乃問如何是
梵音相 師云賺殺人
南泉因至莊偶莊主 預備迎奉 師云老
僧居常出入 不與人知 何夙排辦 至
於如此 主云昨夜土地神來報 師云王
老師修行無力 被鬼神覷見 侍者便問


旣是大善知識 爲什麽却被鬼神覷見
師曰土地前更添一分飯着
南泉因僧問 和尙以何法示人 師曰不
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南泉將順世 第一座問 和尙百年後
向甚麽處去 師曰山下作一頭水牯牛
去 僧云某甲隨和尙去得麽 師曰汝若
隨我 須含一莖草 始得
盤山普積禪師 因見人買肉 語屠者曰
精底割一片來 屠者放下屠刀 叉手云
長史那个不精底 師於此有省
師一日出門 見挽歌 即振鈴云 紅輪
決定沉西去 未委魂靈往那方 幕下孝
子哭云 哀哀師 身心踊悅歸來 馬大
師印可
師示衆云 心月孤圓 光吞萬相 光非
照境 境亦非存 光境俱忘 復是何物
洞山云 光境未亡 復是何物
師示衆云 似地擎山 不知山之高峻
如石含玉卷上第一七張 不知玉之無
瑕 若能如是 是眞出家
師垂語云 三界無法 何處求心 四大
本空 佛依何住 法眞一頌云
三界本因心所現 無心三界自平沉


歸宗因僧問 初心如何得个入處 師以
火筯敲鼎盖三下 問還聞麽 僧云聞
師云我何不聞 又敲鼎盖三下 問還聞
麽 僧云不聞 師云我何以聞 僧無語
師云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大梅臨遷化示徒云 來莫可抑 往莫可
追 從容聞鼯鼠聲 乃云即此物非他物
汝善護持 吾當逝矣
大珠惠海禪師 初叅馬祖 祖問曰從何
處來 曰越州大雲寺來 祖曰來此擬須
何事 曰來求佛法 祖曰自家寶藏 不
頋拋家散走 作什麽我這裏一物也無
求甚麽佛法 師遂禮拜問曰 阿那个是
惠海自家寶藏 祖曰即今問我者是 汝
寶藏一切具足 更無欠少 使用自在
何假向外求覓 師於言下 自識本心
不由知覺 踊躍禮謝
大珠云 身口意淸淨 是名佛出世 身
口意不淸淨 是名佛滅度
汾州云 若一毫頭凡聖情念未盡 未兔
入驢胎馬腹裏去 白雲端曰 設使一毫
頭凡聖情念淨盡 亦未免入驢胎馬腹
裏去卷上第二八張
歸宗因僧問 如何是佛 師云我今不辭


向汝道 恐汝不信 僧云和尙誠言 焉
敢不信 師云即汝是 僧云如何保任
師曰一翳在眼 空花亂墜 僧於此大悟
西山亮座主 講得二十四本經論 一日
去訪馬祖 祖問曰聞說大德甚講得經
論是否 主云不敢 祖曰將甚麽講 主
云將心講 祖曰心如工伎兒 意如和伎
者 爭解講他經論 主云心旣講不得
莫是虛空講得麽 祖曰却是虛空講得
主拂袖而出 祖召座主 主回首 祖曰
是什麽 主於是大悟 便伸禮謝 祖曰者
鈍根阿師禮拜作甚麽 主直得遍體通
身汗流 歸寺謂衆曰 我一生功夫 將
謂無人過得 今日被馬祖一問 平生功
夫冰釋而已 後乃罷講 直入西山 杳
無消息
靈默禪師 到石頭云 一言相契即住
一言不相契即行 頭據坐 師拂袖出去
頭呼云上座 師廻首 頭云從生至死
只是者漢 回頭轉腦 作甚麽 師於言
下大悟
石鞏和尙 昔爲獵人趂鹿 從馬祖菴前
過 問祖曰還見鹿過不 祖曰汝是何人
曰射獵人 祖曰汝一箭射幾箇 曰一箭


射一箇 祖曰汝不善射 云和尙解射不
祖曰解射 曰和尙一箭射幾箇 祖云我
一箭射一羣 曰彼此生命 何得射一羣
祖曰汝知如此 何不自射 曰若敎某甲
自射 直是無下手處 祖曰這漢廣劫無
明 今日頓息 石鞏當時擲下弓箭 投
祖出家 後在嵒頭會下 一日頭問曰
如在者裏作甚麽卷上第二九張 答云
我在者裏牧牛 頭曰汝作麽生牧 曰一
廻落草去 驀鼻曳將回 頭曰善牧1)▩

藥山一日坐次 石頭見之 問曰汝在者
裏作甚麽 師曰一切不爲 頭曰伊麽則
閑坐也 師曰若閑坐則爲也 頭曰汝道
不爲 且不爲个甚麽 師曰千聖亦不識
頭以偈讃曰
從來共住不知名 任運相將只麽行
自古聖賢猶不識 造次凡流豈易明
潙山在百丈爲典坐 百丈將選大潙主
人 乃請首座對衆下語 出格者當與住
持 即指淨瓶云 不得喚作淨瓶 汝喚
作什麽 首座曰不可喚作本 ((木/‘突)) 也 丈不
肯 乃問師 師踢倒淨瓶 丈笑曰第一
座輸却山子了也


潙山因仰山問 如何是眞佛住處 師云
以思無思之妙 返思靈焰之無窮 思盡
還源 性相常住 理事不二 眞佛如如
仰山言下頓悟
潙山問仰山 妙淨明心汝作麽生會 仰
山云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師云汝只得
其事 仰云和尙適來問甚麽 師云妙淨
明心 仰云喚作事得麽 師云如是如是
趙州問南泉 如何是道 泉云平常心是
道 師云還假趣向不 泉云擬向即乖
師云不擬如何知是道 泉云道不屬知
不知 知是妄覺 不知是無記 若是眞達
不擬之道 猶如大虛 廓然虛豁 豈可
强是非耶 師於言下大悟卷上第三○張
趙州因僧問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云
庭前栢樹子 僧云和尙莫將境示人 師
云我不將境示人 僧云如何是祖師西
來意 師云庭前栢樹子
趙州因僧問 學人乍入叢林 乞師指示
師曰喫粥了也未 僧云喫粥了 師云洗
鉢 ((亐/皿)) 去 其僧大悟
趙州因嚴陽尊者 問一物不將來時如
何 師云放下着 尊者曰一物不將來
放下个什麽 師云伊麽則擔取 去 尊者


大悟
趙州因有一婆子施財請轉大藏經 師
下禪床 繞一帀云 轉藏已了人 回擧
似婆子 婆云比來請轉大藏 如何和尙
只轉半藏
趙州聞俗行者勘僧云 我有十貫錢 若
有人下得一轉語 即捨此錢 師戴笠子
便行 拈云武帝求仙不得仙 王喬端坐
却升天
師到茱萸和尙處 執杖子 於法堂上
從東邊過西邊 萸便問作甚麽 州云探
水 萸云我者裏一滴也無 探个甚麽
州靠却杖子便出
忠國師因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 我得
他心通 肅宗帝請國師試驗 師問汝得
他心通耶 曰不敢 師云汝道 老僧即今
在甚麽處 曰和尙是一國之師 何得去
西川 看競渡船 師良久 又問汝道 老
僧即今在甚麽處 曰和尙是一國之師
何得向天津橋上 看弄猢猻 師第三問
卷上第三一張 三藏罔知去處 師叱之
云 這野狐精 他心通在什麽處 三藏
無對如云自處之際不露心跡 諸天捧花無路 魔外潜覷不見 乃至佛眼也覷不見 又世尊三昧
▩疑「善」{編}。


迦葉不知 迦葉三昧 世尊不知 世尊三昧 世尊亦不知也
忠國師因僧問 如何是古佛心 師曰墻
壁瓦礫如云墻壁瓦礫皆有佛性
道明和尙 自黃梅趂逐盧行者 至大庾
嶺 及行者擲衣鉢於石上曰 此衣表信
可力爭耶 任公將去 明擧之不動 乃
曰我爲法來 非爲衣鉢 願行者開示
行者乃令坐石上冥心 因語之曰 汝不
思善不思惡 正當伊麽時 那个是明
上座本來面目 明於言下大悟 通身汗
流 泣禮而去
惟寛和尙 因白居易問 旣無分別 何以
修心 師云心本無損傷 云何要修理 無
論垢與淨 一切勿起念 又問垢則不可
念淨無念可乎 師曰如人眠睛上 一物
不可住 金屑雖珎寶 在眼亦爲病 又
問無修無念 又何異凡夫 師曰凡夫無
明 二乘執着 離此二病 是爲眞修 眞
修者 不得勤不得忘 勤則近執着 忘
則落於無明 此爲心要
鹽官和尙會下 有一主事僧將死 鬼使
來取 僧告云 某甲身爲主事 未暇修
行 乞容七日得不 鬼使曰 待爲白王
王若許之 則七日後來 不許則須臾便


來 言訖去至七日後 方來覓其僧 不得
見如云牛頭見四祖後 百鳥含花覔不得一般 卷上第三二張
衡岳惠思禪師 常習坐 日唯一食 誦
法華等經 遂發道心 乃往惠聞禪師處
受法 晝夜攝心 坐夏經三七日 獲宿
智通 倍加精進 尋有障起 四支緩弱
不能行步 自念曰病從業生 業由心起
心源無起 外境何狀 病業與身 都如
雲影 如是觀已 顚倒想滅 輕安如古
夏滿猶無所得 深心慚媿 放身倚壁
背未至間 豁爾大悟法華三昧 最上乘
禪 一念明達
鳥窠和尙因侍者會通 一日辭去 師
乃問汝今何往 曰某甲爲法出家 不蒙
和尙垂慈示誨 今往諸方 學佛法去
師云若是佛法 吾此間亦有小許 云如
何是和尙此間佛法 師於身上拈起布
毛吹之 侍者因此大悟
大潙云 可惜 者僧認他口頭聲色 以
當平生 不知自己光明 盖天盖地 觸
處現成
懶安和尙示衆云 汝等諸人 總來者裏
就安求覓个什麽 若欲作佛 汝自是佛
而却傍家門走怱怱 如渴鹿趂陽焰 何


時得相應去 阿你欲作佛 但無如許顚
倒攀緣 妄想惡覺 垢欲不淨 衆生之
心 即汝便是初心正覺佛 更向何處別
討 汝等諸人 各自有無價大寶 從眼門
放光 照山河大地 耳門放光 領釆一
切善惡音聲 六門晝夜常放光明 亦名
放光三昧 汝自不識 取影在四大身中
內外扶持 不敎傾側 如人負重擔 從
獨木橋上過卷上第三三張 亦不敎失
脚 且道是什麽物 恁麽扶持 便得如
是不傾不側 汝若覓見 毫髮即不見
故志公云 境上施爲渾大有 內外中間
覓總無
梁山緣觀禪師 因大陽延問 如何是無
相道場 師指觀音像云 此是吳處士畫
延擬進語 師急索云 這个是有相底
如何是無相底 延於言下有省禮拜 乃
歸本位立 師云何不道取一句子 延云
道則不辭 恐上紙墨 師呵呵云 此語
上石去 在後果上碑
無業國師謂弟子惠愔等曰 汝等見聞
覺知之性 與大虛同壽 不生不滅 一
切境界本自空寂 無一法可得 迷者不
了 即爲境惑 一爲境惑 流轉無窮 汝


等當知 心性本自有之 非因造作 猶如
金剛 不可沮壞 一切諸法 如影如夢
無有貞實 故經云 唯有一事實 餘二
即非眞常 了一切空 無一法當情 是
諸佛用心處 汝等勤而行之 言訖歸寂
大原孚上座 在楊州光孝寺 講涅槃經
有一禪客 阻雪在寺 因往聽講 至廣
談法身妙理 禪客不覺失笑 孚講罷
請禪客喫茶次白曰 某甲素志狹劣 但
依文解義 適蒙見笑 且望見敎 禪客
曰實笑座主不識法身 孚曰何處不是
禪客曰不道座主說不是 只是个說得
法身量邊事 實未證法身在 孚曰旣然
如是 禪客當爲我說 禪客曰我不辭說
還信不卷上第三四張 孚曰焉敢不信
曰若如是 座主暫輟講 旬日於室中 端
坐靜慮 收心攝念 善惡諸緣 一時放下
孚一依所敎 從初夜至五更 聞鼓角聲
忽然大悟私曰此與圓悟勤和尙 見雞飛上欄干鼓翼而鳴 忽然大悟一般
葉縣省和尙 一日念和尙問曰 喚作竹
箆子則觸 不喚作竹箆子則背 且道合
喚作甚麽物即得 省於此大悟 遂於手
中製得竹箆子 拗折擲于階下 却云是
甚麽


省和尙因僧請益 擧趙州庭前栢樹子
話 省云我不辭與汝說 汝還信不 僧
云和尙重言爭敢不信 省曰汝還聞簷
頭雨滴聲麽 其僧豁然大悟 禮拜 省曰
汝見个甚麽道理禮拜 其僧便以頌對
曰 簷頭雨滴分明歷歷 打破乾坤當下
心息 省大忻然曰 汝會得祖師禪也
良遂座主 初叅麻谷 谷見來 便將鉏
頭去鉏草 良遂到鉏草處 谷殊不顧
便歸方丈閉却門 遂次日復去谷 又閉
却門 遂乃敲門 谷問阿誰 云良遂 才
稱名 忽然大悟云 和尙莫 ((言+(澷-氵))) 良遂 良
遂若不來禮拜和尙 何有今日事 洎被
經論 賺過一生
慈明和尙 見泉大道來 乃曰片雲橫谷
口 遊人何處來 泉顧示左右云 夜來
何處火 燒出古人墳 師曰未在更道
泉作虎聲 師打一坐具 泉推師就座
師却作虎聲 泉曰我歷叅七十餘員善
知識 今日始遇作家
蜆子和尙 居無定所 自印心於洞山
混俗閩川卷上第三五張 常日㳂江岸
採掇蝦蜆 以充朝夕 暮則臥東山白馬
廟紙錢中 居民目爲蜆子和尙 華嚴休


靜禪師聞之 欲決眞僞 一日先潜大紙
錢叢中 深夜蜆子歸來 休靜忽出把住
問曰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蜆子即答曰
神前酒臺盤 靜奇之懺謝而退私曰此與庭前栢樹
子麻三斤乾屎橛一般 本分宗師答話 具色聲言語 正是祖師禪
無住和尙 因杜相公問 弟子聞和尙說
無憶無念莫妄想三句法門是不 曰然
公曰此三句是一是三 曰無憶名戒 無
念名定 莫妄想名慧 一心不生 具戒
定慧 非一非三也 公曰有據不 曰法
句經云 若起精進心 是妄非精進 若能
心不妄 精進無有涯 公聞之疑情頓釋
越山和尙 初叅雪峰 未染玄旨 後因
閩王 請於淸風樓上赴齋 坐久擧目
忽覩日光 豁然大悟而有頌曰 淸風樓
上赴官齋 此日平生眼豁開 方信普通
年遠事 不從葱嶺付將來如玄沙 1)禾上云彼處虛空 此處虛
空 我身無有 痛自何來 休休 達 2)麻不來東土 二祖不往西天
長沙岑禪師 因見竺尙書 師喚尙書
書應喏 沙云不是尙書本命 書云不可
離却 即今祗對 別有个第二主人公也
沙云喚尙書作至尊得麽 書云恁麽則
總不祗對 和尙莫是弟子主人公不 師
「禾」疑「和」{編}。「麻」疑「磨」{編}。


云非但支對與不支對時 從無始劫來
是个生死根本 乃示偈曰
學道之人不識眞 只爲從來認識神
無量刧來生死本 癡人喚作本來人
惠安國師 與北宗神秀 被武后召入禁
中供養卷上第三六張 因澡浴以宮姬
給侍 唯師怡然無他 后歎曰入水始知
有長人 頌云
(((秦-禾)+示)) 苑仙娃白玉腮 薔薇行水洒寒灰
柴門草戶無關鑰 磊落金鎚擊不開
安國師 因武后問師甲子 師對曰不記
后曰何不記耶 師云生死之身 其若循
環 環無起盡 焉用記爲 況此心流注
中間無間 見漚起滅者 乃妄想耳 從
初識至動相滅時 亦只如此 何年月而
可記乎 於是武后稽首信受
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節要卷上
『백운화상초록불조직지심체요절』 白雲和尙抄錄 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卷上(ABC, H0100 v6, p.604c02-620a17)

한문본의 게송(偈頌) 에는 국역본의 번역을 옮겼습니다.

 

 

*중국 선종의 제5조 大滿 弘忍(602~675)대사의 제자들

  神秀, 慧能의 게송  

신수(神秀)의 게송

身是普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신시보제수. 심여명경대. 시시근불식. 물사야진애

몸이 이 보리수라면
마음은 밝은 거울틀일세
때때로 부지런히 털고 닦아서
먼지 앉고 때 끼지 않도록 하세.

 

六祖 慧能 

普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河處惹塵埃.

보제본무수. 명경역비대. 본래무일물. 하처야진애.

보리(普提)에 본디 나무가 없고
밝은 거울 또한 틀(臺)이 아닐세
본디 한 물건도 없는 것인데
어디에 때가 끼고 먼지가 일가?」

법보단경 찬(讚)
ㅡ 이 재 복

모든 형상이란 다 허망한 것이어라
깨달은 눈앞에는 그림자요 꿈이려니
이 몸을 보리수라지만 그도마저 없음이여

밝은 거울 안에 비치인 모양과 빛갈
실상 (實相)을 알고보면 거울 또한 비인 것을
본래로 한 물건인들 어디 있다 하리요,
머무를 바이 없이 그 마음 내올 것이
빛도 향기도 또 알음알일 버서나면
어디라 띠끌이 일어 쓸고 닦고 하느니
만법(萬法)이 엇갈린대도 자성(自性)은 둘이 아녀
착한 일 악한 일을 생각지 않을 양이면
무엇이 그대가 지닌 본래면목(本來面目)이드뇨

바람도 아니라면, 깃발도 아니라면
다만 제 마음이 혼들렸을 뿐인 것을
우리는 스스로 어두워 시비속에 있느니라
사람이 남북인들 불성(佛性)이사 다르리아
황매산(黃梅山)여덟 달을 방아 찧던 머슴살이
불조(佛祖)의 의발(衣鉢)을 이어 육신보살 되시니라
아, 생사 고해로다 이승에 쓰라린이여
조계(曹溪)의 밝은 저 달을 다시금 우러르며
거룩히 단경(壇經)을 모셔 그 뜻대로 살리라

 

http://kr.buddhism.org/%ec%a1%b0%ec%82%ac%ec%96%b4%eb%a1%9d/?mod=document&uid=86 

 

한글 육조단경

번역한 사람의 말 육조단경(六祖壇經)은 육조대사(六祖大師)께서 보신 진리의 실상(實相)을 표현하신 진언(眞言)입니다。 그런데 제가 이걸 번역한다고 해 보았읍니다. 황송한 일입니다.。 옳은

kr.buddhism.org



차 례(국역본의 목차 순서 참조)

서 문
법보 단경 찬
一,행유품(行由品)....................................................一
二,반야품(般若品)....................................................二八
三,의문품(疑問品)....................................................四九
四,정혜품(定慧品)....................................................六一
五,좌선품(坐禪品)....................................................六九
六,참회품(懺悔品)....................................................七二
七,기연품(機緣品)....................................................八九


八,돈전품(頓漸品)......................................................一三一
九,선조품(宣詔品).....................................................一五O
一O,부촉품(付囑品)..................................................一五六
六祖大師緣起外紀.....................................................一七六
附 六祖法寶壇經原文................................................一八三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19/T48n2008.pdf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目錄  

卷首 

序贊(各一編) 經    

行由第一  ..........................8

般若第二 .........................14

疑問第三 ..........................21

定慧第四 ..........................22

坐禪第 五 ..........................22

懺悔第六 ..........................23

機緣第七 ..........................27

頓漸第八 ..........................36

宣詔第九 ..........................40

付囑第十    ..........................41

賜諡大鑒禪師碑(柳宗元撰)  49

원문 출처

 

 緣起外紀 歷朝崇奉事蹟 賜諡大鑒禪師碑 大鑒禪 師碑 佛衣銘 跋 目錄終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 拈華於靈山會上,似火與火,以心印心。西傳四七,至菩提達磨。 東來此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有可大師者,首於言下悟入,末 上三拜得髓,受衣紹祖開闡正宗,三傳而至黃梅,會中高僧七百, 惟負舂居士,一偈傳衣為六代祖,南遯十餘年,一旦以非風旛動之 機,觸開印宗正眼。居士由是祝髮登壇,應跋陀羅懸記,開東山法 門,韋使君命海禪者錄其語,目之曰「法寶壇經」。大師始於五 羊,終至曹溪,說法三十七年,霑甘露味,入聖超凡者,莫記其 數,悟佛心宗,行解相應,為大知識者,名載傳燈。惟南嶽青原, 執侍最久,盡得無巴鼻。故出馬祖石頭,機智圓明,玄風大震,乃 有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諸公巍然而出,道德超群,門庭險 峻,啟迪英靈,衲子奮志衝關,一門深入,五派同源,歷遍罏錘, 規模廣大,原其五家綱要,盡出《壇經》。夫《壇經》者,言簡義 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一一法門具足無量妙義,一一

4

妙義發揮諸佛無量妙理。即彌勒樓閣中,即普賢毛孔中。善入者, 即同善財於一念間圓滿功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惜乎《壇經》 為後人節略太多,不見六祖大全之旨。德異幼年,嘗見古本,自後 遍求三十餘載,近得通上人尋到全文,遂刊于吳中休休禪庵,與諸 勝士同一受用。惟願開卷,舉目直入大圓覺海,續佛祖慧命無窮, 斯余志願滿矣。至元二十七年庚寅歲中春日敘。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 宋明教大師契嵩撰 贊者告也,發經而溥告也。壇經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至人謂六 祖篇內同)。何心邪?佛所傳之妙心也。大哉心乎!資始變化,而清 淨常若,凡然聖然幽然顯然,無所處而不自得之,聖言乎明,凡言 乎昧,昧也者變也。明也者復也。變復雖殊而妙心一也。始釋迦文 佛,以是而傳之大龜氏,大龜氏相傳之三十三世者,傳諸大鑒(六祖 諡號大鑒禪師),大鑒傳之而益傳也。說之者抑亦多端,固有名同而實 異者也,固有義多而心一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緣慮心者,曰集起 心者,曰堅實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謂名同而實異者也。 曰真如心者,曰生滅心者,曰煩惱心者,曰菩提心者,諸修多羅其 類此者,殆不可勝數,是所謂義多而心一者也。義有覺義、有不覺 義,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別其正心也。方《壇經》之所謂心 者,亦義之覺義,心之實心也。 昔者聖人之將隱也,乃命乎龜氏教外以傳法之要意,其人滯迹而忘 返,固欲後世者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無上正法, 悉已付囑摩訶迦葉矣。」天之道存乎易,地之道存乎簡,聖人之道 存乎要,要也者,至妙之謂也。聖人之道以要,則為法界門之樞 機,為無量義之所會,為大乘之椎輪,《法華》豈不曰:「當知是 妙法諸佛之祕要」,《華嚴》豈不曰:「以少方便疾成菩提」,要

5

乎其於聖人之道,利而大矣哉。是故《壇經》之宗,尊其心要也。 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靈,若寂若惺,有物乎?無物乎?謂之一 物,固彌於萬物;謂之萬物,固統於一物;一物猶萬物也,萬物猶 一物也,此謂可思議也。及其不可思也,不可議也,天下謂之玄 解,謂之神會,謂之絕待,謂之默體,謂之冥通,一皆離之遣之, 遣之又遣,亦烏能至之微,其果然獨得與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諒 乎!推而廣之,則無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則無所不當也。施於證 性,則所見至親;施於修心,則所詣至正;施於崇德辯惑,則真忘 易顯;施於出世,則佛道速成;施於救世,則塵勞易歇。此壇經之 宗,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厭,彼謂即心即佛。淺者何其不知量也,以 折錐探地而淺地,以屋漏窺天而小天,豈天地之然邪?然百家者, 雖苟勝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貫之,合乎群經,斷可見矣。至人 變而通之,非預名字不可測也,故其顯說之,有倫有義,密說之, 無首無尾。天機利者得其深,天機鈍者得其淺,可擬乎?可議乎? 不得已況之,則圓頓教也,最上乘也,如來之清淨禪也,菩薩藏之 正宗也。論者謂之玄學,不亦詳乎?天下謂之宗門,不亦宜乎? 《壇經》曰定慧為本者,趣道之始也。定也者,靜也。慧也者,明 也。明以觀之,靜以安之,安其心可以體心也,觀其道可以語道 也。一行三昧者,法界一相之謂也。謂萬善雖殊,皆正於一行者 也。無相為體者,尊大戒也。「無念為宗」者,尊大定也。無住為 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達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 之大資也。以一妙心而統乎三法,故曰大也。無相戒者,戒其必正 覺也。「四弘願」者,願度度苦也,願斷斷集也,願學學道也,願 成成寂滅也。滅無所滅,故無所不斷也;道無所道,故無所不度 也。無相懺者,懺非所懺也。三歸戒者,歸其一也。一也者,三寶 之所以出也。說摩訶般若者,謂其心之至中也。般若也者,聖人之 方便也。聖人之大智也,固能寂之明之、權之實之。天下以其寂, 可以泯眾惡也;天下以其明,可以集眾善也;天下以其權,可以大 有為也;天下以其實,可以大無為也。至矣哉般若也!聖人之道,

6

非夫般若,不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務,非夫般若,不宜也、不當 也。至人之為以般若振,不亦遠乎!我法為上上根人說者,宜之 也。輕物重用則不勝,大方小授則過也。從來默傳分付者,密說之 謂也。密也者,非不言而闇證也,真而密之也。不解此法而輒謗 毀,謂百劫千生斷佛種性者,防天下亡其心也。 偉乎《壇經》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謬,前聖 也、後聖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復之,浩然沛乎,若大川 之注也、若虛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無礙也、若鴻漸 之有序也。妙而得之之謂本,推而用之之謂迹,以其非始者始之之 謂因,以其非成者成之之謂果。果不異乎因,謂之正果也;因不異 乎果,謂之正因也。迹必顧乎本,謂之大用也;本必顧乎迹,謂之 大乘也。乘也者,聖人之喻道也。用也者,聖人之起教也。夫聖人 之道,莫至乎心;聖人之教,莫至乎修。調神入道,莫至乎一相止 觀;軌善成德,莫至乎一行三昧。資一切戒,莫至乎無相;正一切 定,莫至乎無念;通一切智,莫至乎無住。生善滅惡,莫至乎無相 戒;篤道推德,莫至乎四弘願。善觀過,莫至乎無相懺;正所趣, 莫至乎三歸戒。正大體、裁大用,莫至乎大般若;發大信、務大 道,莫至乎大志。天下之窮理盡性,莫至乎默傳;欲心無過,莫善 乎不謗。定慧為始道之基也;一行三昧,德之端也;無念之宗,解 脫之謂也;無住之本,般若之謂也;無相之體,法身之謂也。無相 戒,戒之最也;四弘願,願之極也;無相懺,懺之至也。三歸戒, 真所歸也。摩訶智慧,聖凡之大範也。為上上根人說,直說也。默 傳,傳之至也。戒謗,戒之當也。 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證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 復明,所以證也;以背成者復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 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證也。至人暗然不見其威儀,而成 德為行藹如也;至人頹然若無所持,而道顯於天下也。蓋以正修而

7

修之也,以正證而證之也。於此乃曰,罔修罔證,罔因罔果,穿鑿 叢脞競為其說,繆乎至人之意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趨乎混茫之 空,則吾未如之何也。甚乎含識溺心而浮識,識與業相乘循諸響, 而未始息也。象之形之,人與物偕生,紛然乎天地之間,可勝數 邪?得其形於人者,固萬萬之一耳。人而能覺,幾其鮮矣!聖人懷 此,雖以多義發之,而天下猶有所不明者也;聖人救此,雖以多方 治之,而天下猶有所不醒者也。賢者以智亂,不肖者以愚壅,平平 之人以無記惛,及其感物而發,喜之怒之、哀之樂之,益蔽者萬端 曖然。若夜行而不知所至,其承於聖人之言,則計之博之。若蒙霧 而望遠,謂有也,謂無也,謂非有也,謂非無也,謂亦有也,謂亦 無也,以不見而却蔽固,終身而不得其審焉。海所以在水也,魚龍 死生在海而不見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終日說道,而不見乎 心。悲夫心固微妙幽遠,難明難湊,其如此也矣。 聖人既隱,天下百世雖以書傳,而莫得其明驗,故《壇經》之宗 舉,乃直示其心,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也。若排雲霧而頓見太 清,若登泰山而所視廓如也。王氏以方乎世書曰:「齊一變至於 魯,魯一變至於道。」斯言近之矣。

《涅槃》曰:「始從鹿野苑, 終至跋提河,中間五十年,未曾說一字。」者,示法非文字也。防 以文字而求其所謂也。曰:「依法不依人」者,以法真而人假也; 曰:「依義不依語」者,以義實而語假也;曰:「依智而不依識」 者,以智至而識妄也;

曰:「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以了義 經盡理也。而菩薩所謂即是宣說大涅槃者,謂自說與經同也。聖人 所謂四人出世(即四依也)護持正法應當證知者,應當證知故,至人推 本以正其末也。自說與經同故,至人說經如經也。依義、依了義經 故,至人顯說而合義也、合經也;依法、依智故,至人密說變之、 通之而不苟滯也。

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傳也。聖人如春 陶陶而發之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聖人命之而至人效之也, 至人固聖人之門之奇德殊勳者也。

8

夫至人者,始起於微,自謂不識世俗文字;及其成至也,方一席之 說,而顯道救世,與乎大聖人之云為者,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德上 智生而知之,將自表其法而示其不識乎?歿殆四百年,法流四海而 不息,帝王者、聖賢者,更三十世求其道而益敬,非至乎大聖人之 所至,天且厭之久矣,烏能若此也。

予固豈盡其道,幸蚊虻飲海亦 預其味,敢稽首布之,以遺後學者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風旛報恩光孝禪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寶編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 拈華於靈山會上,似火與火,以心印心。西傳四七,至菩提達磨。 東來此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有可大師者,首於言下悟入,末 上三拜得髓,受衣紹祖開闡正宗,三傳而至黃梅,會中高僧七百, 惟負舂居士,一偈傳衣為六代祖,南遯十餘年,一旦以非風旛動之 機,觸開印宗正眼。居士由是祝髮登壇,應跋陀羅懸記,開東山法 門,韋使君命海禪者錄其語,目之曰「法寶壇經」。大師始於五 羊,終至曹溪,說法三十七年,霑甘露味,入聖超凡者,莫記其 數,悟佛心宗,行解相應,為大知識者,名載傳燈。惟南嶽青原, 執侍最久,盡得無巴鼻。故出馬祖石頭,機智圓明,玄風大震,乃 有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諸公巍然而出,道德超群,門庭險 峻,啟迪英靈,衲子奮志衝關,一門深入,五派同源,歷遍罏錘, 規模廣大,原其五家綱要,盡出《壇經》。夫《壇經》者,言簡義 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一一法門具足無量妙義,一一

4

妙義發揮諸佛無量妙理。即彌勒樓閣中,即普賢毛孔中。善入者, 即同善財於一念間圓滿功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惜乎《壇經》 為後人節略太多,不見六祖大全之旨。德異幼年,嘗見古本,自後 遍求三十餘載,近得通上人尋到全文,遂刊于吳中休休禪庵,與諸 勝士同一受用。惟願開卷,舉目直入大圓覺海,續佛祖慧命無窮, 斯余志願滿矣。至元二十七年庚寅歲中春日敘。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 宋明教大師契嵩撰 贊者告也,發經而溥告也。壇經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至人謂六 祖篇內同)。何心邪?佛所傳之妙心也。大哉心乎!資始變化,而清 淨常若,凡然聖然幽然顯然,無所處而不自得之,聖言乎明,凡言 乎昧,昧也者變也。明也者復也。變復雖殊而妙心一也。始釋迦文 佛,以是而傳之大龜氏,大龜氏相傳之三十三世者,傳諸大鑒(六祖 諡號大鑒禪師),大鑒傳之而益傳也。說之者抑亦多端,固有名同而實 異者也,固有義多而心一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緣慮心者,曰集起 心者,曰堅實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謂名同而實異者也。 曰真如心者,曰生滅心者,曰煩惱心者,曰菩提心者,諸修多羅其 類此者,殆不可勝數,是所謂義多而心一者也。義有覺義、有不覺 義,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別其正心也。方《壇經》之所謂心 者,亦義之覺義,心之實心也。 昔者聖人之將隱也,乃命乎龜氏教外以傳法之要意,其人滯迹而忘 返,固欲後世者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無上正法, 悉已付囑摩訶迦葉矣。」天之道存乎易,地之道存乎簡,聖人之道 存乎要,要也者,至妙之謂也。聖人之道以要,則為法界門之樞 機,為無量義之所會,為大乘之椎輪,《法華》豈不曰:「當知是 妙法諸佛之祕要」,《華嚴》豈不曰:「以少方便疾成菩提」,要

5

乎其於聖人之道,利而大矣哉。是故《壇經》之宗,尊其心要也。 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靈,若寂若惺,有物乎?無物乎?謂之一 物,固彌於萬物;謂之萬物,固統於一物;一物猶萬物也,萬物猶 一物也,此謂可思議也。及其不可思也,不可議也,天下謂之玄 解,謂之神會,謂之絕待,謂之默體,謂之冥通,一皆離之遣之, 遣之又遣,亦烏能至之微,其果然獨得與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諒 乎!推而廣之,則無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則無所不當也。施於證 性,則所見至親;施於修心,則所詣至正;施於崇德辯惑,則真忘 易顯;施於出世,則佛道速成;施於救世,則塵勞易歇。此壇經之 宗,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厭,彼謂即心即佛。淺者何其不知量也,以 折錐探地而淺地,以屋漏窺天而小天,豈天地之然邪?然百家者, 雖苟勝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貫之,合乎群經,斷可見矣。至人 變而通之,非預名字不可測也,故其顯說之,有倫有義,密說之, 無首無尾。天機利者得其深,天機鈍者得其淺,可擬乎?可議乎? 不得已況之,則圓頓教也,最上乘也,如來之清淨禪也,菩薩藏之 正宗也。論者謂之玄學,不亦詳乎?天下謂之宗門,不亦宜乎?

 壇經》曰定慧為本者,趣道之始也。定也者,靜也。慧也者,明 也。明以觀之,靜以安之,安其心可以體心也,觀其道可以語道 也。一行三昧者,法界一相之謂也。謂萬善雖殊,皆正於一行者 也。無相為體者,尊大戒也。「無念為宗」者,尊大定也。無住為 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達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 之大資也。以一妙心而統乎三法,故曰大也。無相戒者,戒其必正 覺也。「四弘願」者,願度度苦也,願斷斷集也,願學學道也,願 成成寂滅也。滅無所滅,故無所不斷也;道無所道,故無所不度 也。無相懺者,懺非所懺也。三歸戒者,歸其一也。一也者,三寶 之所以出也。說摩訶般若者,謂其心之至中也。般若也者,聖人之 方便也。聖人之大智也,固能寂之明之、權之實之。天下以其寂, 可以泯眾惡也;天下以其明,可以集眾善也;天下以其權,可以大 有為也;天下以其實,可以大無為也。至矣哉般若也!聖人之道,

6

非夫般若,不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務,非夫般若,不宜也、不當 也。至人之為以般若振,不亦遠乎!我法為上上根人說者,宜之 也。輕物重用則不勝,大方小授則過也。從來默傳分付者,密說之 謂也。密也者,非不言而闇證也,真而密之也。不解此法而輒謗 毀,謂百劫千生斷佛種性者,防天下亡其心也。 偉乎《壇經》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謬,前聖 也、後聖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復之,浩然沛乎,若大川 之注也、若虛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無礙也、若鴻漸 之有序也。妙而得之之謂本,推而用之之謂迹,以其非始者始之之 謂因,以其非成者成之之謂果。果不異乎因,謂之正果也;因不異 乎果,謂之正因也。迹必顧乎本,謂之大用也;本必顧乎迹,謂之 大乘也。乘也者,聖人之喻道也。用也者,聖人之起教也。夫聖人 之道,莫至乎心;聖人之教,莫至乎修。調神入道,莫至乎一相止 觀;軌善成德,莫至乎一行三昧。資一切戒,莫至乎無相;正一切 定,莫至乎無念;通一切智,莫至乎無住。生善滅惡,莫至乎無相 戒;篤道推德,莫至乎四弘願。善觀過,莫至乎無相懺;正所趣, 莫至乎三歸戒。正大體、裁大用,莫至乎大般若;發大信、務大 道,莫至乎大志。天下之窮理盡性,莫至乎默傳;欲心無過,莫善 乎不謗。定慧為始道之基也;一行三昧,德之端也;無念之宗,解 脫之謂也;無住之本,般若之謂也;無相之體,法身之謂也。無相 戒,戒之最也;四弘願,願之極也;無相懺,懺之至也。三歸戒, 真所歸也。摩訶智慧,聖凡之大範也。為上上根人說,直說也。默 傳,傳之至也。戒謗,戒之當也。 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證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 復明,所以證也;以背成者復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 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證也。至人暗然不見其威儀,而成 德為行藹如也;至人頹然若無所持,而道顯於天下也。蓋以正修而

7

修之也,以正證而證之也。於此乃曰,罔修罔證,罔因罔果,穿鑿 叢脞競為其說,繆乎至人之意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趨乎混茫之 空,則吾未如之何也。甚乎含識溺心而浮識,識與業相乘循諸響, 而未始息也。象之形之,人與物偕生,紛然乎天地之間,可勝數 邪?得其形於人者,固萬萬之一耳。人而能覺,幾其鮮矣!聖人懷 此,雖以多義發之,而天下猶有所不明者也;聖人救此,雖以多方 治之,而天下猶有所不醒者也。賢者以智亂,不肖者以愚壅,平平 之人以無記惛,及其感物而發,喜之怒之、哀之樂之,益蔽者萬端 曖然。若夜行而不知所至,其承於聖人之言,則計之博之。若蒙霧 而望遠,謂有也,謂無也,謂非有也,謂非無也,謂亦有也,謂亦 無也,以不見而却蔽固,終身而不得其審焉。海所以在水也,魚龍 死生在海而不見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終日說道,而不見乎 心。悲夫心固微妙幽遠,難明難湊,其如此也矣。 聖人既隱,天下百世雖以書傳,而莫得其明驗,故《壇經》之宗 舉,乃直示其心,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也。若排雲霧而頓見太 清,若登泰山而所視廓如也。王氏以方乎世書曰:「齊一變至於 魯,魯一變至於道。」斯言近之矣。《涅槃》曰:「始從鹿野苑, 終至跋提河,中間五十年,未曾說一字。」者,示法非文字也。防 以文字而求其所謂也。曰:「依法不依人」者,以法真而人假也; 曰:「依義不依語」者,以義實而語假也;曰:「依智而不依識」 者,以智至而識妄也;曰:「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以了義 經盡理也。而菩薩所謂即是宣說大涅槃者,謂自說與經同也。聖人 所謂四人出世(即四依也)護持正法應當證知者,應當證知故,至人推 本以正其末也。自說與經同故,至人說經如經也。依義、依了義經 故,至人顯說而合義也、合經也;依法、依智故,至人密說變之、 通之而不苟滯也。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傳也。聖人如春 陶陶而發之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聖人命之而至人效之也, 至人固聖人之門之奇德殊勳者也。

8

夫至人者,始起於微,自謂不識世俗文字;及其成至也,方一席之 說,而顯道救世,與乎大聖人之云為者,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德上 智生而知之,將自表其法而示其不識乎?歿殆四百年,法流四海而 不息,帝王者、聖賢者,更三十世求其道而益敬,非至乎大聖人之 所至,天且厭之久矣,烏能若此也。予固豈盡其道,幸蚊虻飲海亦 預其味,敢稽首布之,以遺後學者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風旛報恩光孝禪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寶編

行由第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 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陞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 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 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 降流于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 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 收去,惠能得錢,却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 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 所來,持此經典?』客云:『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 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 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惠能聞 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 往黃梅參禮五祖。 「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 祖。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

9

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祖言:『汝是嶺南 人,又是獵獠,若為堪作佛?』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 南北;獵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更欲與語,且見 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 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 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惠能退至後院, 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八月餘,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 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 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 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 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 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 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喻利根者)眾 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 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 頌,枉用心力。』餘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 師,何煩作偈?』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 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 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却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 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 血脈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 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 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 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 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10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秀書偈了,便却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 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 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 門未得,不見自性。 「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 言:『供奉却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 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 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 歎善哉。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 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 『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 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 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 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 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 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 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 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 子曰:『爾這獵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 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 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 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一本有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

11

上人!我此踏碓,八箇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 拜。』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 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已,遂 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 有。』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 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 『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惠能 偈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 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 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 軀,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 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 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 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 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 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 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 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鉢,云:『汝 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 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12

「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 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 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 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啟曰:『向甚處去?』祖云: 『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惠能三更領得衣鉢,云:『能本是南中 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 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驛。祖令上船,五祖把艣自搖。惠能 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艣。』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 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 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 『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 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五祖歸,數日不上 堂。眾疑,詣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 『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 鉢。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麁慥,極意參尋。 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鉢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 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 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 『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 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 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 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 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 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惠能 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 今後向甚處去?』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明回

13

至嶺下,謂趁眾曰:『向陟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惠明 後改道明,避師上字)。 「惠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 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 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喫肉邊菜。』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遯。』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 宗法師講《涅槃經》。

時有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

一僧 曰:『旛動。』議論不已。

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 者心動。』

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見惠能言簡理 當,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 行者否?』

惠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鉢出示大 眾。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

惠能曰:『指授即無; 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

能曰: 『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問:『如何是佛 法不二之法?』

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 二之法。

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 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 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 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 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 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

於是為惠能剃髮,願事 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惠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

今日得與使君、官僚、 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 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

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 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 別。」

14

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般若第二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陞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 蜜多。」

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 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 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 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 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 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 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 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何名摩訶? 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 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 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 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 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 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谿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 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

世人性空,亦 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 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 曰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 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 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 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 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 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 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15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 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 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 『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 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 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 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善知識!迷人口 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 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 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 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 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 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 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 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 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善知識! 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 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 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 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大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 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 《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 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 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却入大海,合為 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 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 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

16

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 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 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能外修,但 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善知識!內外不 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 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 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 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 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 開,即與智人無別。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 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 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 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 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 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 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 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 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 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 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 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 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 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 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 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

17

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 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 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 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 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 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闇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却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脚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18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盡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말도 마음도 통하고 보면
해가 허공에 있는 것 같나니
오직 견성하는 법을 전하여
세간의 사종 (邪宗)들을 부숨이로다.
법에는 돈(頓)과 점(漸)이 있지 않건만
빠르고 더딤이 사람에게 있나니
다만 이 견성하는 물을 어리석은 사람은 모르는도다.
말을 비록 천만 가지나
이치는 하나로 돌아가는 것
번뇌가 들끓는 어두운 방에
지혜의 등불을 항상 밝히라.
삿된 것이 오면 번뇌가 일어나고
바른 것이 오면 번뇌가 사라지고
삿된 것 바른 것 모두 안 쓰면
청정한 무여(無餘=에 이르오리라.
보리(善提)의 근본 제 성품은 마음을 일으키면 그게 곧 망녕이라
청정한 마음이 망녕 속에 있나니
바르게만 하라. 삼장(三障)이 없으리라.
세상 사람들이 제 길만 가면
어느것 하나라도 방해될 게 없나니
항상 스스로 제 허물을 보아서
도(道)와 더불어 서로 맞을 때
저마다 제 갈길을 가게 되거니
왜 서로 방해될까 부딪침 없는 것을.
환 한 길 두어두고 무슨 길 따로 찾나?몸이 마치도록 길을 보지 못하고서
한 평생 이렁 지렁 하다가
마지막엔 뉘우쳐도 못 미치네
참도를 보고저 하는가?
바르게 함이 곧 이 도일세
제 스스로 만약 도심(道心)없다면
어둠 속을 헤맬 뿐, 도는 못 보리니
참으로 도를 닦는 사람은
세간의 잘못을 보지 않는다.
만약 남의 흉만 보는 건
제 흉이 도리어 더한 증거라
남만 그르고 나는 옳다 하면
이것은 내가 더 그른 생각.
다만 이 그른 마음 물리쳐서
번뇌의 뿌리를 뽑아버리고

밉고 고운데 관심이 없어
두 다리 펴고 편히 쉬어라.
다른 사람을 교화하려면
스스로 좋은 방편(方便)있나니
저로 하여금 헤아림 없이 하여
바로 이 자성이 나타나게 함이라
불법은 이 세간에 있는 것,
세간을 떠난 깨달음이 아닌 것
세간을 떠나서 보리(善提)를 찾음은
마치 토끼풀을 구함과도 같은 것,
바른 소견은 출세간(出世間) 도리요
삿된 소견은 세속적인 것이라
삿된 것 바른 것 다 뚜드려 부수면
보리의 자성이 완연(宛然)하여지리라.
이 게송은 바로 이 돈교(頓敎)며
또 이름이 대법선(大法船)이니
허투로 들으면 몇 겹에도 안 되나
깨닫기로 말하면 찰나 동안이니라.」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 佛。」 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 「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疑問第三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 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 慈悲,特為解說。」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磨大師宗旨乎?」 師曰:「是。」 公曰:「弟子聞:達磨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 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 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 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 在修福。」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 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 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 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

19

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 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 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 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 有過。」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 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 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 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 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 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 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 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 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 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 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 如彈指,便覩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 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 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 願見否?」 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 方,普令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 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 身心存,性去身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

20

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 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 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善知識!常行 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欲,海水竭;煩惱無,波 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 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銷滅, 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 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 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 方。」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 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 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諠,

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마음이 평등하다면 구태여 계(戒) 지키며
행실이 고정한데 참선할 필요 있나?
은혜 알아서 어버이 효양(孝養)하고
의리 지키어 서로를 사랑하세.
사양한즉 위 아래 화목하고
참고 보면 떠들 일이 없으리니
만일 능히 나무 비벼 불 얻듯 하면
틀림 없이 진흙에서 연꽃 피리라.
좋은 약이 대개는 입에 쓰고
충성된 말 귀에 흔히 걸리는 것
언제든지 넉넉히 행하여라
도 이룸은 돈 쓰는 데 있지 않다.
보리는 마음에서 찾는 것을
쓸데없이 밖으로 헤매이랴?듣고 나서 이대로만 닦아가면
천당이 눈 앞에 있으리라.」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時不相 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却來相問。」

21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定慧第四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 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 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 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 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却增我 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 燈即闇。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 法,亦復如是。」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 心是也。《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 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 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 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却是障道因緣。善知 識!道須通流,何以却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 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維摩詰訶。善 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 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 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 假名。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 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 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

22

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 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 此是以無相為體。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 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却,一念絕 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 可,更誤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善知識! 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 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 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無何 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 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 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 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 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坐禪第五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 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 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却生淨 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却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 見者,障自本性,却被淨縛。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 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 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淨,即障道 也。」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 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 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 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

23

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 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善知識! 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懺悔第六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 「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事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 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 從遠來,一會于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 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 非無惡、無嫉妬、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覩諸善 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 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 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 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 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 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 熏,莫向外覓。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 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 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 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 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 念,念念不被嫉妬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妬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 銷滅,永不復起。』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 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妬等罪,悉皆 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 業,愚迷憍誑嫉妬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

24

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 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 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 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 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 善心、嫉妬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 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 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 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邊 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却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 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 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 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 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 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 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 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 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 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 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 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却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 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 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 依也。

25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 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 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 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 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 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 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 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 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 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 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 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 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善知 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 嫉妬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 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 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 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 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 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惡盡。 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何名千百億化 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 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 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 起惡,常行惡道。迴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 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 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

26

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吾有一無相頌,若能師 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銷滅。

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名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어리석은 사람이 도는 닦지 않고
복 닦은 걸 가지고 도라고 하네
보시와 공양의 복이 비록 많더라도
마음속의 삼악(三惡)은 어쩔 수 없나니
복을 닦음으로 죄도 가신다 말라
복을 얻고 나면 죄는 그냥 있는 것을.
마음속 죄연(罪緣)을 없이 하려면
각기 자성속(自性中)에 참으로 뉘우쳐서
대승진참회(大乘眞懺悔)을 문득 깨닫고
바르게 나아가면 죄가 곧 없으리라.
도 배움에 항상 자성을 보면
바로 모든 부처님과 같으리니
우리 조사(祖師)께서 이법을 전하심은
모두 다 견성(見性)하여 같이되기 원이시라
앞으로 만일 법신을 찾으려면
모든 것의 상(相)을 떠나 마음을 씻을지니

87
스스로 노력하여 이렁지렁 하지말라
뒷생각 끊어지면 한세상 끝마친다.
대승(大乘)을 깨달아서 견성(見性)하려거든
공손히 합장(合掌) 하고 지성껏 구하여라.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 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 去。」

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機緣第七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他本云,師去時,至曹侯 村,住九月餘。然師自言:

「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

此求道之切,豈有逗留? 作去時者非是)。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 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 問字,

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尼曰:「字尚不識,焉能 會義?」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 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

有魏(魏一作晉)武侯玄孫曹叔 良及居民,競來瞻禮。

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 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師住九月餘日,又為惡黨尋逐, 師乃遯于前山。

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

27

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 行隱于二邑焉。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 諭。」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 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清淨。 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讚曰: 「即心元是佛,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

僧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 地。

師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 耶?」

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師曰:「汝若念至萬 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 過。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 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無比。」

師又曰:「汝名什麼?」

曰:「法達。」

師曰:「汝名法達,何曾 達法?」

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 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 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 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 蓮華從口發。」

「네 이제 이름을 법달이라니,
그동안 얼마나 힘써 외웠나?
허투로 외움은 소리만이 돌을 뿐
마음을 밝혀야 보살이 된다.
네게 이제 인연이 있기 때문에
너를 위하여서 말해 주노라.
다만 부처는 말이 없는 것임을
믿으면 입에서 연꽃이 피리라.」

28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 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

師曰: 「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 以何為宗?」

達曰:「學人根性闇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 趣?」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

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

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 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

經云:『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 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 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 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 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

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 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

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 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 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 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 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 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妬,諂佞我 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 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 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 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 誦經耶?」

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 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 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即正, 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 長御白牛車。」


「마음이 어두면 법화(法華經)에 굴리우고
마음이 밝으면 법화를 굴리나니
아무리 외워도 그 뜻을 모르면
경 뜻이 도리어 원수(怨讐)와 같으리라.
생각 없는 그 생각이 바른 것이고
생각 있는 생각은 삿된 것이니
있고 없고를 모두다 안 따지면
흰소수레(白牛車)를 길이 어거하오리라」

29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

「法達從昔已來,實未 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

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 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 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 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示。」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 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 坐却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 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 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 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 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 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達蒙啟發,踊躍歡喜,以偈讚曰:

 

「經誦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

「경 외운 것 三천부가
조계일구(曺溪一句)에 없어졌네.
출세한 뜻 모른다면
미친 짓을 어찌 쉬리.
양·사슴·소는 방편인데
첫·중간·뒤에 드날렸네
원래로 이 화택(火宅)속이
법왕(法王)의 처소임을 누가 알리.」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

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 智。禮師求解其義,

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 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 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 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 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

30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자성(自性)에 삼신(三身)을 갖췄음이어
발명(發明)하여 사지(四智)를 이룸이로다.
보고 듣는 반연을 떠나지 않고
초연히 불지(佛地)에 오름이로다
내 이제 너를 위해 말해 주노니
믿어서 다시는 헤매지 말라
밖으로 달리어 구하는 자의
지껄이는 보리(菩提)를 배우지 말라」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 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 還成無智。」

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대원경지(大圓鏡智) 성품이 청정하고
평등성지(平等性智) 마음에 병이 없고
묘관찰지(妙觀察智) 보는 게 공(功) 아니며
성소작지(成所作智) 원경(圓鏡)과 같음이로다
五八과 六七이 과(果)와 인(因) 되었으나
말로 이름하였을 뿐 실성(實性)이 없나니
반연하는 곳에 뜻을 만약 안 두면
끊임없이 일어나되 나가정(那伽定)에 있으리라.」

(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 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 而不轉其體也)。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 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 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 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 終亡染污名。」


「三신(身)이 원래 내 몸이요,
四지(智)가 본디 마음의 밝음일세
신(身)과 지(智)가 통하여 걸림 없으매
사물(事物)에 응하여서 그대로 나타나네
닦는다 하는 것이 모두다 망동(妄動)이며
지키고만 있는 것도 참된 것이 아니로다
스승님 때문에 묘한 뜻 깨달으니
명상(名相)에 물들음이 없사오리다」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

一日參禮,師問曰: 「汝從何來?欲求何事?」

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峯山禮大通和 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 示。」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

曰:「智常到彼,凡經 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

『如何是某甲 本心本性?』

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

對曰:『見。』

彼曰: 『汝見虛空有相貌否?』

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

彼曰: 『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 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 佛,亦名如來知見。』

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31

「不見一法存無見, 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 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 自己靈光常顯現。」

「한 법도 보지 않고 없다는 봄(見)을 두면
뜬 구름이 햇빛을 가리움과 크게 같고
한 법도 알지 않고 공(空)이라는 앎(知)을 두면
도리어 허공에서 번개침과 다르쟎다.
이러한 봄(見)과 앎(知)이 아직도 일어나면
그릇된 인식(認識)이라 방편(方便)을 어이알랴.
마땅히 한 생각에 그른 것을 제가 알면
자기의 신령한 빛이 항상 나타나리라」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 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 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 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 茫然趣兩頭。」

무단(無端)히 지견을 일으키어서
상(相)으로 보리(普提)를 구하였도다
한 생각이라도 알았다는 뜻을 두면
몰랐던 옛날과 어찌 다르리.
제 성품 깨달음의 본원체(本源體)가
봄(見)과 앎(知)을 따라서 잘못 흐르니
조사실(祖師室)에 들어오지 아니했던들
아득(茫然)히 두 머리(知와 見)로 나아갔으리」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 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 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 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 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 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師曰:「汝何處未明?」曰: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

師 曰:「汝作麼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 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

經云:『生滅滅 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 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 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 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 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 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師曰:「汝 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身外

32

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 悋生死,耽著世樂。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 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 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 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 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 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 乃謗佛毀法。聽吾偈曰:

「無上大涅槃, 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 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 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 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 何為真實義,

惟有過量人, 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 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象, 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 不起凡聖見,

不作涅槃解, 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 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

真常寂滅樂, 涅槃相如是。

吾今彊言說, 令汝捨邪見,

汝勿隨言解, 許汝知少分。」

「위없는 대열반(大涅槃)이 두렷이 밝아
항상 고요히 비치건마는
어리석은 범부는 죽음이라 하고
외도(外道)들은 아주 끊쳤다 하며
이승(二乘)을 구하는 사람들은
지음 없음이라고 지목하지만
모두다 뜻으로 헤아리는 바
六十二 견해(見解)의 근본이어니
망념되이 세우는 헛된 이름이
어떻게 참다운 뜻이 있으랴
오직 헤아림에 지나는 사람 있어서
통달하여, 취하고 버림 없으며
오온법(五蘊法)과 그 속의 나와
밖으로 나타나는 여러 모양과
여러 소리 여러 말 여러 이름이
모두 다 헛가비며 꿈으로 알아
범부와 성인을 보지 않으며
열반이라는 견해도 없고
二변(邊)과 三제(際)가 모두 끊어져
모든 근(根)에 응하여 언제나 쓰되
쓴다는 생각도 일지 않으며
모든 법을 잘 분별하면서
분별하는 생각이 또한 없으면
겁화(劫火)가 일어나 바다가 타고

117

폭풍이 불어서 산끼리 부딪쳐도
참으로 떳떳한 적멸락만은
그냥 그대로인 열반상(涅槃相)이라
내 이제 억지로 말을 가지고
너의 그 삿된 소견 놓게 함이니
네가 이제 말만을 따르잖으면
네게 조금 알았다고 허락하리라」

志道聞偈大悟,踊躍作禮而退。

行思禪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參禮,遂問 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師曰:「汝曾作什麼來?」

曰: 「聖諦亦不為。」

師曰:「落何階級?」

曰:「聖諦尚不為,何階 級之有?」

師深器之,令思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

33

方,無令斷絕。」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諡弘濟禪 師)。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扣。讓 至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師曰:「什麼物?恁 麼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師曰:「還可修證否?」曰: 「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 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 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一本無西天以下二十七字)。」讓豁然 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大闡禪宗(勅諡 大慧禪師)。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 《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 祖。策云:「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 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 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曰:「願仁者為我 證據。」策云:「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 者。若去,則與偕行。」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師 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 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師曰:「何不體取無 生,了無速乎?」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師曰:「如是, 如是!」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師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 自生分別。」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 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師曰: 「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于世(諡 曰無相大師,時稱為真覺焉)。

34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菴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 子玄策,游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菴問云:「汝在此作什麼?」 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 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 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 心。」策云:「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 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 「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 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 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 無虛空之量。」隍聞是說,徑來謁師。師問云:「仁者何來?」隍 具述前緣。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 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一本 無汝但以下三十五字。止云:師憫其遠來,遂垂開決)。」隍於是大悟,二十 年所得心,都無影響。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隍禪師今 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四眾。一僧問師云:「黃梅 意旨,甚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 否?」師云:「我不會佛法。」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許,見山林欝茂,瑞 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 忽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磨大 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見傳六代, 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鉢。」師乃出 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曰:「汝試 塑看。」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 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 天福田。」

35

(師仍以衣酬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瘞地中。誓曰:「後 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 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禱輒應)。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와륜이 재주가 있어
백 가지 생각을 능히 끊었네.
경계 대하여도 마음 일잖으니
날마다 달마다 보리가 자라네」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

因示一 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혜능은 재간이 없어
백 가지 생각을 끊지 않았네
경계 대하여 마음 자주 나니
보리가 어떻게 자라겠는가?」

 

頓漸第八

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于時兩宗盛化,人 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師謂眾 曰:

「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 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 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

「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 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 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

一日,命門人志誠 曰:「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有所聞,盡心記取,還 為吾說。」

志誠稟命至曹溪,隨眾參請,不言來處。

時祖師告眾 曰:「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

志誠即出禮拜,具陳其事。

師 曰:「汝從玉泉來,應是細作。」

對曰:「不是。」

師曰:「何得 不是?」

對曰:「未說即是,說了不是。」

師曰:「汝師若為示 眾?」

對曰:「常指誨大眾,住心觀靜,長坐不臥。」

師曰:「住 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

36

「生來坐不臥, 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 何為立功課?」

「살아서는 앉아서 눕지 못하고
죽어서는 누워서 앉지 못하니
원래 냄새나는 송장덩인데
어떻게 무슨 공을 세우겠느냐」

志誠再拜曰:

「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今聞和尚一 說,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

師云: 「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 說看。」

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 自淨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

師曰:「吾 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 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志誠曰:「戒定慧只 合一種,如何更別?」

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 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 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 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마음 자리에 그른 것이 없으면 자성계요
마음 자리에 어리석음 없으면 자성혜며
마음자리에 어지러움 없으면 자성정이요
더하도 않고 덜하지도 않음이 자금강(自金剛)이며
몸이 왔다간 몸이 또 가곤 함이 본삼매(本三昧)니라」

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曰:

「五蘊幻身, 幻何究竟? 

迴趣真如, 法還不淨。」

「五온(蘊) 헛가비 몸이여
헛가비가 어찌 끝이 있으리
다시금 진여(眞如)로 나간다 하면
법을 도리어 더럽힘일쎄」

師然之,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 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 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 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 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三 昧,是名見性。」

志誠再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

師曰:「自 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

37

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 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

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懈(誠吉 州太和人也)。 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 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 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刺師。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 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 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

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 金,不負汝命。」

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 遂與金,言:

「汝且去,恐徒眾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 當攝受。」

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

一日,憶師之 言,遠來禮覲。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晚?」

曰:「昨蒙和尚 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 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

師曰:「無常 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曰:「和尚 所說,大違經文。」

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

曰: 「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却言無常。善惡之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 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

師曰:「《涅 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 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

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 示。」

師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 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 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 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 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 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 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 益?」行昌忽然大悟,說偈曰:

38

「因守無常心, 佛說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 猶春池拾礫。

我今不施功, 佛性而現前,

非師相授與, 我亦無所得。」

「덧없음을 지키는 마음 때문에
부처님이 떳떳함을 말씀하셨네
이것이 방편임을 알지 못하면
조약돌을 보배라고 줍는 것 같네
내 이제 아무 공도 베풀음 없이
불성이 이렇게 나타남이여
스승께서 주신 것도 아님이어니
내 또한 얻은 바 없음이로다」

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

徹禮謝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來參禮。

師曰: 「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

會 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

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

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師以柱杖打三下,云:「吾 打汝痛不痛?」

對曰:「亦痛亦不痛。」

師曰:「吾亦見亦不 見。」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師云:「吾之所見,常見 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 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 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 爾弄人!」

神會禮拜悔謝。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 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却來問吾見 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 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

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 侍,不離左右。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 諸人還識否?」

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師 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 蓋頭,也只成箇知解宗徒。」

祖師滅後,會入京洛,大弘曹溪頓 教,著《顯宗記》,盛行于世(是為荷澤禪師)。 師見諸宗難問咸起惡心,多集座下愍而謂曰:「學道之人,一切善 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

39

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 事為師。

 

宣詔第九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 萬機之暇,每究一乘。

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 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

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 念,速赴上京。」

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薛簡曰:

「京城禪德皆 云:

『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 也。』

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 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 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 證,豈況坐耶。」

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 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 明明無盡。」

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 是有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 故。』」

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 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

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 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 悉不如是。」

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

師曰:「明與無明,凡 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 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 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 不遷,名之曰道。」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

師曰: 「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 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 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 妙用恒沙。」

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

40

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

「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 田。師若淨名托疾毘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 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 感荷師恩,頂戴無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鉢,勅韶州剌史修飾寺 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

付囑第十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 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 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 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 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三科法門者, 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 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 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 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 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 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 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 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 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 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 小對;此是十二對也。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 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 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 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 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 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

41

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 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 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 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 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 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見性。但聽依法修行, 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 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 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 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餘問一 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闇?』答云:『明是 因,闇是緣,明沒即闇。』以明顯闇,以闇顯明,來去相因,成中 道義。餘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 旨。」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即位方改元先 天,次年遂改開元。他本作先天者非)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 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

「吾至八月,欲離世 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 教汝。」

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

師云:「神會小師却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 得。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 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 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 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 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眾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42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却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일체에 참(眞)이 없으니 참으로써 보지 말 것.
참이라고 본다면 그건 모두 틀린 것 일세
정말로 참이 있다면 거짓 없는 마음 뿐이니
제마음에 거짓을 둔다면 어디 무슨 참이 있겠나?
뜻 있는 건 움직이고 뜻 없는 건 못 움직이나니
부동행(不動行)을 닦는다 하면 뜻 없는 것 되고 마네
참으로 안 움직임은 움직임 위에 안 움직임이니
움직임 없는 안 움직임이라면 뜻이 없고 불종(佛種)도 없네,
모든 걸 제대로 분별하되 제일의(第一義)에 있어서 안 움직이면
다만 이렇게 하는 것만이 곧 이것이 진여용(眞如用)이니
도를 배우는 사람들이여, 이 점에 깊이 주의하여서
도리어 저 대승문에서 나고 죽는 지견에 걸리지 말라.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 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 之後,衣法當付何人?」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于今抄錄 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 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 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磨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 曰: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내 본디 이 땅에 옴은
법 전하여 중생을 건짐일세.
한꽃에 다섯잎이 벌어지니
결과가 저절로 이뤄지네.」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若欲成就種智, 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 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 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 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 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 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 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

43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萌,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마음 땅이 머금은 부처의 씨를
법비로써 모두다 싹을 틔우네
돈오(頓悟)라는 꽃이 지고 나며는
보리의 열매가 절로 이루리

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 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 去。」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 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 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師 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 人?」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又問:「後莫有難否?」 師曰:「吾滅後五六年,當有一人來取吾首。聽吾記曰:『頭上養 親,口裏須餐,遇滿之難,楊柳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 有二菩薩從東方來,一出家、一在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締緝 伽藍,昌隆法嗣。」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 願垂開示。」

師云:

「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 始,過去莊嚴劫,

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 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

是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釋迦文佛首傳。

「第一摩訶迦葉尊者、

第二阿難尊者、

第三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 優波毱多尊者、

第五提多迦尊者、

第六彌遮迦尊者、

第七婆須蜜 多尊者、

第八佛馱難提尊者、

第九伏馱蜜多尊者、

第十脇尊者、

十一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馬鳴大士、

十三迦毘摩羅尊者、

十四龍 樹大士、

十五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羅睺羅多尊者、

十七僧伽難提 尊者、

十八伽耶舍多尊者、

十九鳩摩羅多尊者、

二十闍耶多尊 者、

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

二十二摩拏羅尊者、

二十三鶴勒那尊 者、

二十四師子尊者、

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

44

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

二十八菩提達磨尊者(此土是為初祖)、

二十九慧可大師、

三十僧璨大師、

三十一道信大師、

三十二弘忍 大師。

惠能是為三十三祖。從上諸祖,各有稟承。汝等向後,遞代流傳 毋令乖誤。」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開元),於國恩寺齋 罷,

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

法海白言:「和 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

師言:「汝等諦聽!後代 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 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 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 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 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 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 法滅。』

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 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 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 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 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當來圓滿真無窮。

婬性本是淨性因, 除婬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 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 忽悟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 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45

不見自性外覓佛, 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 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 不作此見大悠悠。」

「진여자성(眞如自性)은 이 참부처요
사견삼독(邪見三毒)은 이 마왕이니
삿되고 어둘제는 마왕이 사는 거요
바른 소견 쓸제는 부처가 계심이라
사특한 소견에서 삼독이 일어나면
마왕이 들어와 사는 것이요
올바른 소견으로 삼독심을 없애면
마왕이 변하여 부처된 것이로다
법신과 보신과 및 화신이
三신이 본래로 一신이시라
성품속을 향하여 스스로 보면
이게 곧 성불하는 보리인(菩提因)이니
화신에서 조촐한 성품이 나매
조촐한 성품이 화신속에 항상있다
성품이 화신으로 바른 길 가게하면
앞으로 원만하여 다함이 없으리라
음난한 성품이 조촐한 성품이니
음난함을 제하면 그게 곧 조촐한 몸
성품 속에 스스로 五욕을 떠나
견성하는 찰나(刹那)가 바로 이 참이라
이생(今生)에 만약 돈교문(頓敎門)을 만나서
제 성품 깨달으면 부처를 보는 것을
수행하여 부처를 찾는다 하면
어디에서 참된 것을 구할 것이냐?
만약 능히 제마음 속을 보아서
참됨이 있으면 성불하는 인(因)이니
제 마음 보지 않고 밖으로 부처찾아
마음을 일으키면 모두다 어리석다
돈교법문을 이제 머물러서
세상 사람들을 스스로 닦게 하니
앞으로 도 배우는 무리들이여
이런 견해(見解) 없애고 크게 유유하여라」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 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 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 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 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

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心無著。」

어리석은듯 선(善)도 닦지 말고
드높은 듯이 악(惡)도 짓지 말며
적적히 하여 보고 들음 없이 하고
탕탕히 하여 마음 걸림 없이 하라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于 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十一月,廣韶新三 郡官僚,洎門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香煙 指處,師所歸焉。」時香煙直貫曹溪。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併所 傳衣鉢而回。次年七月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門人憶念取首 之記,仍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 天,三日始散。韶州奏聞,奉勅立碑,紀師道行。 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 載,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磨所傳信衣(西域屈眴 布也),中宗賜磨衲寶鉢,及方辯塑師真相,并道具,永鎮寶林道 場。留傳《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終) 附錄 六祖大師緣起外紀

46

門人法海等集 大師名惠能,父盧氏,諱行瑫,唐武德三年九月,左官新州。母李 氏,先夢庭前白華競發,白鶴雙飛,異香滿室,覺而有娠。遂潔誠 齋戒,懷姙六年師乃生焉,唐貞觀十二年戊戌歲二月八日子時也。 時毫光騰空,香氣芬馥。黎明有二僧造謁,謂師之父曰:「夜來生 兒,專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 「惠者以法惠濟眾生,能者能作佛事。」言畢而出,不知所之。師 不飲母乳,遇夜神人灌以甘露。三歲父喪,葬於宅畔。母守志鞠 養,既長鬻薪供母。年二十有四,聞經有省。往黃梅參禮,五祖器 之,付衣法,令嗣祖位,時龍朔元年辛酉歲也。 南歸隱遯,至儀鳳元年丙子正月八日,會印宗法師詰論玄奧,印宗 悟契師旨。是月十五日,普會四眾為師薙髮。二月八日,集諸名德 授具足戒。西京智光律師為授戒師,蘇州慧靜律師為羯磨,荊州通 應律師為教授,中天耆多羅律師為說戒,西國蜜多三藏為證戒。其 戒壇乃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立碑曰:「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此 授戒。」又梁天監元年,智藥三藏自西竺國航海而來,將彼土菩提 樹一株植此壇畔,亦預誌曰:「後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薩,於此 樹下開演上乘度無量眾,真傳佛心印之法主也。」師至是祝髮受 戒,及與四眾開示單傳之旨,一如昔讖(梁天監元年壬午歲,至唐儀鳳元 年丙子,得一百七十五年)。 次年春,師辭眾歸寶林,印宗與緇白送者千餘人,直至曹溪。時荊 州通應律師,與學者數百人依師而住。師至曹溪寶林,覩堂宇湫 隘,不足容眾,欲廣之。遂謁里人陳亞仙曰:「老僧欲就檀越求坐 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幾許闊?」祖出坐具示之,亞仙 唯然。祖以坐具一展,盡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現身坐鎮四方。今寺 境有天王嶺,因茲而名。仙曰:「知和尚法力廣大,但吾高祖墳墓 並在此地,他日造塔,幸望存留,餘願盡捨永為寶坊。然此地乃生

47

龍白象來脈,只可平天,不可平地。」寺後營建,一依其言。師遊 境內山水勝處,輒憩止,遂成蘭若一十三所。今曰華果院,隷籍寺 門。其寶林道場,亦先是西國智藥三藏自南海經曹溪口,掬水而 飲,香美,異之。謂其徒曰:「此水與西天之水無別,溪源上必有 勝地,堪為蘭若。」隨流至源上,四顧山水回環,峯巒奇秀,歎 曰:「宛如西天寶林山也。」乃謂曹侯村居民曰:「可於此山建一 梵剎,一百七十年後,當有無上法寶於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號 寶林。」時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聞奏,上可其請,賜寶林為 額,遂成梵宮,落成於梁天監三年。寺殿前有潭一所,龍常出沒其 間,觸橈林木。一日現形甚巨,波浪洶湧,雲霧陰翳,徒眾皆懼。 師叱之曰:「爾只能現大身,不能現小身,若為神龍,當能變化以 小現大、以大現小也。」其龍忽沒,俄頃復現小身躍出潭面,師展 鉢試之曰:「爾且不敢入老僧鉢盂裏。」龍乃游揚至前,師以鉢舀 之,龍不能動。師持鉢堂上,與龍說法,龍遂蛻骨而去。其骨長可 七寸,首尾角足皆具,留傳寺門。師後以土石堙其潭,今殿前左側 有鐵塔鎮處是也。 師墜腰石鐫龍朔元年盧居士誌八字,此石今存黃梅東禪。又唐王 維右丞,為神會大師作《祖師記》云:「師混勞侶積十六載,會 印宗講經,因為削髮。」又柳宗元刺史,作祖師諡號碑云:「師 受信具,遯隱南海上十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為人師。」又 張商英丞相,作《五祖記》云:「五祖演化於黃梅縣之東禪院, 蓋其便於將母。龍朔元年,以衣法付六祖已,散眾入東山結庵。 有居人憑茂,以山施師為道場焉。」以此考之,則師至黃梅傳受 五祖衣法,實龍朔元年辛酉歲。至儀鳳丙子,得一十六年,師方 至法性祝髮。他本或作師咸亨中至黃梅,恐非。

歷朝崇奉事蹟 唐憲宗皇帝,

諡大師曰大鑒禪師。

48

宋太宗皇帝,加諡大鑒真空禪師,詔新師塔曰太平興國之塔。 宋仁宗皇帝,天聖十年迎師真身及衣鉢入大內供養,加諡大鑒真空 普覺禪師。 宋神宗皇帝,加諡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具見晏元獻公碑記。

 

賜諡大鑒禪師碑(柳宗元撰)

扶風公廉,問嶺南三年,以佛氏第六祖,未有稱號,疏聞于上。詔 諡大鑒禪師,塔曰靈照之塔。元和十年十月十三日,下尚書祠部符 到都府,公命部吏洎州司功掾告于其祠。幢蓋鍾鼓增山盈谷,萬人 咸會,若聞鬼神。其時學者千有餘人,莫不欣踴奮厲,如師復生; 則又感悼涕慕,如師始亡。因言曰: 自有生物,則好鬪奪相賊殺,喪其本實,誖乖淫流,莫克返于初。 孔子無大位,沒以餘言持世,更楊、墨、黃老益雜,其術分裂。而 吾浮圖說後出,推離還源,合所謂生而靜者。梁氏好作有為,師達 磨譏之,空術益顯。六傳至大鑒。大鑒始以能勞苦服役,一聽其 言,言希以究。師用感動,遂受信具。遯隱南海上,人無聞知,又 十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為人師。會學者來,甞數千人。其道 以無為為有,以空洞為寔,以廣大不蕩為歸。其教人,始以性善、 終以性善,不假耘鋤,本其靜矣。中宗聞名,使幸臣再徵,不能 致,取其言以為心術。其說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禪皆本曹溪。大 鑒去世百有六年,凡治廣部,而以名聞者以十數,莫能揭其號。乃 今始告天子,得大諡。豐佐吾道,其可無辭?公始立朝,以儒重剌 虔州、都護安南,由海中大蠻夷,連身毒之西,浮舶聽命,咸被公 德,受旂纛節戟,來蒞南海,屬國如林,不殺不怒,人畏無噩,允 克光于有仁,昭列大鑒莫如公,宜其徒之老。乃易石于宇下,使來 謁辭。其辭曰:

49

達摩乾乾,傳佛語心,六承其授,大鑒是臨。勞勤專默,終挹于 深,抱其信器,行海之陰。其道爰施,在溪之曹,厖合猥附,不夷 其高。傳告咸陳,惟道之褒,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軼,乃 萬其趣,匪思愈亂,匪覺滋誤。由師內鑒,咸獲于素,不植乎根, 不耘乎苗。中一外融,有粹孔昭,在帝中宗,聘言于朝。陰翊王 度,俾人逍遙,越百有六祀,號諡不紀。由扶風公,告今天子,尚 書既復大行,乃誄光于南土。其法再起,厥徒萬億,同悼齊喜。惟 師化所被洎,扶風公所履,咸戴天子。天子休命,嘉公德美,溢于 海夷,浮圖是視。師以仁傳,公以仁理,謁辭圖堅,永胤不已。

 

大鑒禪師碑(并《佛衣銘》,俱劉禹錫撰) 元和十年某月日,詔書追褒曹溪第六祖能公,諡曰大鑒。寔廣州牧 馬總以疏聞,繇是可其奏,尚道以尊名,同歸善善,不隔異教。一 字之褒,華夷孔懷,得其所故也。馬公敬其事且謹,始以垂後,遂 咨於文雄。今柳州刺史河東柳君為前碑,後三年有僧道琳,率其徒 由曹溪來,且曰:「願立第二碑,學者志也。」維如來滅後,中五 百歲,而摩騰、竺法蘭,以經來華,人始聞其言,猶夫重昏之見曶 爽。後五百歲,而達摩以法來華,人始傳其心,猶夫昧旦之覩白 日。自達摩六傳至大鑒,如貫意珠,有先後而無同異。世之言真宗 者,所謂頓門。初達摩與佛衣俱來,得道傳付以為真印。至大鑒置 而不傳,豈以是為筌蹄邪?芻狗邪?將人人之莫已若而不若置之 邪?吾不得而知也。 按大鑒生新州,三十出家,四十七年而沒,百有六年而諡。始自蘄 之東山,從第五師得授記以歸。中宗使中貴人再徵,不奉詔。第以 言為貢,上敬行之。銘曰: 至人之生,無有種類,同人者形,出人者智。蠢蠢南裔,降生傑 異,父乾母坤,獨肖元氣。一言頓悟,不踐初地,五師相承,授以

50

寶器。宴坐曹溪,世號南宗,學徒爰來,如水之東。飲以妙藥,差 其瘖聾,詔不能致,許為法雄。去佛日遠,群言積億,著空執有, 各走其域。我立真筌,揭起南國,無修而修,無得而得。能使學 者,還其天識,如黑而迷,仰目斗極。得之自然,竟不可傳,口傳 手付,則礙於有。留衣空堂,得者天授。 佛衣銘(并引) 吾既為僧琳撰曹溪第二碑,且思所以辯六祖置衣不傳之旨,作《佛 衣銘》。曰: 佛言不行,佛衣乃爭,忽近貴遠,古今常情。尼父之生,土無一 里,夢奠之後,履存千祀。惟昔有梁,如象之狂,達摩救世,來為 醫王。以言不痊,因物乃遷,如執符節,行乎復關。民不知官,望 車而畏,俗不知佛,得衣為貴。壞色之衣,道不在茲,由之信道, 所以為寶。六祖未彰,其出也微,既還狼荒,憬俗蚩蚩。不有信 器,眾生曷歸,是開便門,非止傳衣。初必有終,傳豈無已,物必 歸盡,衣胡久恃。先終知終,用乃不窮。我道不朽,衣於何有,其 用已陳,孰非芻狗。 師入塔後,至開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聞塔中如拽鐵索 聲。眾僧驚起,見一孝子從塔中走出,尋見師頸有傷,具以賊事 聞于州縣。縣令楊侃、刺史柳無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於石角 村捕得賊人,送韶州鞠問。云:「姓張名淨滿,汝州梁縣人。於 洪州開元寺,受新羅僧金大悲錢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師首,歸海 東供養。」柳守聞狀,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問師上足令韜 曰:「如何處斷?」韜曰:「若以國法論,理須誅夷。但以佛教 慈悲冤親平等,況彼求欲供養,罪可恕矣。」柳守加歎曰:「始 知佛門廣大。」遂赦之。

51

上元元年,肅宗遣使,就請師衣鉢歸內供養。至永泰元年五月五 日,代宗夢六祖大師請衣鉢,七日勅刺史楊緘云:「朕夢感能禪 師請傳衣袈裟却歸曹溪,今遣鎮國大將軍劉崇景,頂戴而送。朕 謂之國寶,卿可於本寺如法安置,專令僧眾親承宗旨者嚴加守 護,勿令遺墜。」後或為人偷竊,皆不遠而獲。如是者數四。憲 宗諡大鑒禪師,塔曰元和靈照。其餘事蹟,係載唐尚書王維、刺 史柳宗元、刺史劉禹錫等碑。守塔沙門令韜錄。 跋 六祖大師平昔所說之法。皆大乘圓頓之旨。故目之曰經。其言近指 遠。詞坦義明。誦者各有所獲。明教嵩公常讚云。天機利者得其 深。天機鈍者得其淺。誠哉言也。余初入道。有感於斯。續見三本 不同。互有得失。其板亦已漫滅。因取其本校讎。訛者正之。略者 詳之。復增入弟子請益機緣。庶幾學者得盡曹溪之旨。按察使雲公 從龍。深造此道。一日過山房睹余所編。謂得壇經之大全。慨然命 工鋟梓。顓為流通。使曹溪一派不至斷絕。或曰。達磨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盧祖六葉正傳。又安用是文字哉。余曰。此經 非文字也。達磨單傳直指之指也。南嶽青原諸大老。嘗因是指以明 其心。復以之明馬祖石頭諸子之心。今之禪宗流布天下。皆本是 指。而今而後。豈無因是指。而明心見性者耶。問者唯唯再拜謝 曰。予不敏。請併書于經末以詔來者。至元辛卯夏。南海釋宗寶 跋。 附錄(終)

 

曹溪第六祖賜諡大鑒禪師碑〈(并序)〉
作者:柳宗元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6%9B%B9%E6%BA%AA%E7%AC%AC%E5%85%AD%E7%A5%96%E8%B3%9C%E8%AB%A1%E5%A4%A7%E9%91%92%E7%A6%AA%E5%B8%AB%E7%A2%91%EF%BC%88%E4%B8%A6%E5%BA%8F%EF%BC%89

 

曹溪第六祖賜諡大鑒禪師碑(並序)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

zh.wikisource.org

 

扶風公廉問嶺南三年,以佛氏第六祖未有稱號,疏聞於上。詔諡大鑒禪師,塔曰「靈照之塔」。元和十年十月十三日,下尚書祠部,符到都府。公命部吏洎州司功掾,告於其祠。幢蓋鍾鼓,增山盈穀,萬人咸會,若聞鬼神。其時學者千有餘人,莫不欣踴奮厲,如師復生;則又感悼涕慕,如師始亡。因言曰:自有生物,則好鬥奪相賊殺,喪其本實,悖乖淫流,莫克返於初。孔子無大位,沒以餘言持世,更楊、墨、黃、老益雜,其術分裂,而吾浮圖說後出,推離還源,合所謂生而靜者。梁氏好作有為,師達摩譏之,空術益顯。六傳至大鑒。大鑒始以能勞苦服役,一聽其言,言希以究,師用感動,遂受信具。遁隱南海上,人無聞知。又十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為人師,會學去來嘗數千人。其道以無為為有,以空洞為實,以廣大不蕩為歸。其教人,始以性善,終以性善,不假耘鋤,本其靜矣。中宗聞名,使幸臣再徵,不能致,取其言以為心術。其說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禪皆本曹溪。大鑒去世百有六年,凡治廣部而以名聞者以十數,莫能揭其號,乃今始告天子,得大諡,豐佐吾道,其可無辭。

公始立朝,以儒重。刺虔州,都護安南,由海中大蠻夷,連身毒之西,浮舶聽命,咸被公德。受旗纛節戟。來蒞南海,屬國如林。不殺不怒,人畏無噩,允克光於有仁。昭列大鑒,莫如公宜。其徒之老,乃易石於宇下,使來謁辭。其辭曰:

達摩乾乾,傳佛語心。六承其授,大鑒是臨。勞勤專默,終揖於深。抱其信器,行海之陰。其道爰施,在溪之曹。厖合猥附,不夷其高。傳告咸陳,惟道之褒。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軼,乃萬其趣。匪思愈亂,匪覺滋誤。由師內鑒,咸獲於素。不植胡根,不耘胡苗。中一外融,有粹孔昭。在帝中宗,聘言於朝。陰翊王度,俾人逍遙。百有六祀,號諡不紀。由扶風公,告今天子。尚書既復,大行乃誄。光於南土,其法再起。厥徒萬億,同悼齊喜。惟師教所被,洎扶風公所履,咸戴天子。天子休命,嘉公德美。溢於海夷,浮圖是視。師以仁傳,公以仁理。謁辭圖堅,永允不已。

 

 

한문본의 게송(偈頌) 에는 국역본의 번역을 옮겼습니다.

 

 

*중국 선종의 제5조 大滿 弘忍(602~675)대사의 제자들

  神秀, 慧能의 게송  

신수(神秀)의 게송

身是普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신시보제수. 심여명경대. 시시근불식. 물사야진애

몸이 이 보리수라면
마음은 밝은 거울틀일세
때때로 부지런히 털고 닦아서
먼지 앉고 때 끼지 않도록 하세.

 

六祖 慧能 

普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河處惹塵埃.

보제본무수. 명경역비대. 본래무일물. 하처야진애.

보리(普提)에 본디 나무가 없고
밝은 거울 또한 틀(臺)이 아닐세
본디 한 물건도 없는 것인데
어디에 때가 끼고 먼지가 일가?」


http://kr.buddhism.org/%ec%a1%b0%ec%82%ac%ec%96%b4%eb%a1%9d/?mod=document&uid=86 

 

한글 육조단경

번역한 사람의 말 육조단경(六祖壇經)은 육조대사(六祖大師)께서 보신 진리의 실상(實相)을 표현하신 진언(眞言)입니다。 그런데 제가 이걸 번역한다고 해 보았읍니다. 황송한 일입니다.。 옳은

kr.buddhism.org

법보단경 찬(讚)
ㅡ 이 재 복

모든 형상이란 다 허망한 것이어라
깨달은 눈앞에는 그림자요 꿈이려니
이 몸을 보리수라지만 그도마저 없음이여

밝은 거울 안에 비치인 모양과 빛갈
실상 (實相)을 알고보면 거울 또한 비인 것을
본래로 한 물건인들 어디 있다 하리요,
머무를 바이 없이 그 마음 내올 것이
빛도 향기도 또 알음알일 버서나면
어디라 띠끌이 일어 쓸고 닦고 하느니
만법(萬法)이 엇갈린대도 자성(自性)은 둘이 아녀
착한 일 악한 일을 생각지 않을 양이면
무엇이 그대가 지닌 본래면목(本來面目)이드뇨

바람도 아니라면, 깃발도 아니라면
다만 제 마음이 혼들렸을 뿐인 것을
우리는 스스로 어두워 시비속에 있느니라
사람이 남북인들 불성(佛性)이사 다르리아
황매산(黃梅山)여덟 달을 방아 찧던 머슴살이
불조(佛祖)의 의발(衣鉢)을 이어 육신보살 되시니라
아, 생사 고해로다 이승에 쓰라린이여
조계(曹溪)의 밝은 저 달을 다시금 우러르며
거룩히 단경(壇經)을 모셔 그 뜻대로 살리라



차 례

서 문
법보 단경 찬
一,행유품(行由品)....................................................一
二,반야품(般若品)....................................................二八
三,의문품(疑問品)....................................................四九
四,정혜품(定慧品)....................................................六一
五,좌선품(坐禪品)....................................................六九
六,참회품(懺悔品)....................................................七二
七,기연품(機緣品)....................................................八九


八,돈전품(頓漸品)......................................................一三一
九,선조품(宣詔品).....................................................一五O
一O,부촉품(付囑品)..................................................一五六
六祖大師緣起外紀.....................................................一七六
附 六祖法寶壇經原文................................................一八三

 

「내가 간 뒤 七十년 만에 두 보살이 동방으로부터 와서 하나는 출가(出家)하고 
하나는 재가(在家)하면서 동시에 교화하여서 내 종(宗)을 세우고 

165

크게 법을 일으켜 이어가리라」 하셨다 대중이 또 여쭙기를
「위로부터 부처님과 조사께서 응현(應現)하신 이래로 전해 내려옴이
몇 대나 되옵는지 가르쳐 주소서」 하니
「옛 부처님이 세상에 응현하심이 이미 헤아릴 수 없으니, 이제 七불로부터
시작하리라, 과거 장업겁(莊嚴劫)에는 비바시불, 시기불, 비사부불이며,
지금 현겁(賢劫)에는 구류손불, 구나함모니불, 가섭불, 석가모니불이니
이렇게 七불이며, 석가모니불께서 먼저 마하가섭 존자에게 전하셨고,
다음 아난 존자 제三 상나화수 존자
제四 우바국다 존자 제五 제다가 존자
제六 미차가 존자 제七 바수밀다 존자
제八 불타난제 존자 제九 복타밀다 존자

167

제十一 협존자 제十一 부나야사 존자
제十二 마명존자 제十三 가비마라 존자
제十四 용수대사 제十五 가나제바 존자
제十六 라후라다 존자 제十七 승가난제 존자
제十八 가나사다 존자 제十九 구마라다 존자
제二 0 사야다 존자 제二十一 바수반두 존자
제二十二 마노라 존자 제二十三 학륵나 존자
제二十四 사자 존자 제二十五 바사사다 존자
제二六 불여밀다 존자 제二十七 반야다라 존자
제二十八 보리달마 존자 제二十九 혜가 대사(慧可大師)
제三十 승찬대사(僧璨大師), 제三十一 도신대사(道信大師)
제三十二 홍인대사(弘忍大師)요, 혜능이 제三十三 조(祖)이니, 이렇게 모

167
든 조사(祖師)가 각각 이어 받은 것이라, 너희들은 뒤에 전하여 끊어짐이
없이 하여라」 하셨다.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19/T48n2008.pdf

章節目次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目錄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

1 行由

2 般若

3 疑問

4 定慧

5 坐禪

6 懺悔

7 機緣

8 頓漸

9 宣詔

10 付囑 附錄

六祖大師緣起外紀

歷朝崇奉事蹟

賜諡大鑒禪師碑

大鑒禪師碑 佛衣銘 跋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目錄  

卷首 

序贊(各一編) 經    

行由第一 

般若第二 

疑問第三 

定慧第四 

坐禪第 五 

懺悔第六 

機緣第七 

頓漸第八 

宣詔第九 

付囑第十

附錄

 

 緣起外紀 歷朝崇奉事蹟 賜諡大鑒禪師碑 大鑒禪 師碑 佛衣銘 跋 目錄終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 拈華於靈山會上,似火與火,以心印心。西傳四七,至菩提達磨。 東來此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有可大師者,首於言下悟入,末 上三拜得髓,受衣紹祖開闡正宗,三傳而至黃梅,會中高僧七百, 惟負舂居士,一偈傳衣為六代祖,南遯十餘年,一旦以非風旛動之 機,觸開印宗正眼。居士由是祝髮登壇,應跋陀羅懸記,開東山法 門,韋使君命海禪者錄其語,目之曰「法寶壇經」。大師始於五 羊,終至曹溪,說法三十七年,霑甘露味,入聖超凡者,莫記其 數,悟佛心宗,行解相應,為大知識者,名載傳燈。惟南嶽青原, 執侍最久,盡得無巴鼻。故出馬祖石頭,機智圓明,玄風大震,乃 有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諸公巍然而出,道德超群,門庭險 峻,啟迪英靈,衲子奮志衝關,一門深入,五派同源,歷遍罏錘, 規模廣大,原其五家綱要,盡出《壇經》。夫《壇經》者,言簡義 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一一法門具足無量妙義,一一

4

妙義發揮諸佛無量妙理。即彌勒樓閣中,即普賢毛孔中。善入者, 即同善財於一念間圓滿功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惜乎《壇經》 為後人節略太多,不見六祖大全之旨。德異幼年,嘗見古本,自後 遍求三十餘載,近得通上人尋到全文,遂刊于吳中休休禪庵,與諸 勝士同一受用。惟願開卷,舉目直入大圓覺海,續佛祖慧命無窮, 斯余志願滿矣。至元二十七年庚寅歲中春日敘。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 宋明教大師契嵩撰 贊者告也,發經而溥告也。壇經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至人謂六 祖篇內同)。何心邪?佛所傳之妙心也。大哉心乎!資始變化,而清 淨常若,凡然聖然幽然顯然,無所處而不自得之,聖言乎明,凡言 乎昧,昧也者變也。明也者復也。變復雖殊而妙心一也。始釋迦文 佛,以是而傳之大龜氏,大龜氏相傳之三十三世者,傳諸大鑒(六祖 諡號大鑒禪師),大鑒傳之而益傳也。說之者抑亦多端,固有名同而實 異者也,固有義多而心一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緣慮心者,曰集起 心者,曰堅實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謂名同而實異者也。 曰真如心者,曰生滅心者,曰煩惱心者,曰菩提心者,諸修多羅其 類此者,殆不可勝數,是所謂義多而心一者也。義有覺義、有不覺 義,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別其正心也。方《壇經》之所謂心 者,亦義之覺義,心之實心也。 昔者聖人之將隱也,乃命乎龜氏教外以傳法之要意,其人滯迹而忘 返,固欲後世者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無上正法, 悉已付囑摩訶迦葉矣。」天之道存乎易,地之道存乎簡,聖人之道 存乎要,要也者,至妙之謂也。聖人之道以要,則為法界門之樞 機,為無量義之所會,為大乘之椎輪,《法華》豈不曰:「當知是 妙法諸佛之祕要」,《華嚴》豈不曰:「以少方便疾成菩提」,要

5

乎其於聖人之道,利而大矣哉。是故《壇經》之宗,尊其心要也。 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靈,若寂若惺,有物乎?無物乎?謂之一 物,固彌於萬物;謂之萬物,固統於一物;一物猶萬物也,萬物猶 一物也,此謂可思議也。及其不可思也,不可議也,天下謂之玄 解,謂之神會,謂之絕待,謂之默體,謂之冥通,一皆離之遣之, 遣之又遣,亦烏能至之微,其果然獨得與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諒 乎!推而廣之,則無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則無所不當也。施於證 性,則所見至親;施於修心,則所詣至正;施於崇德辯惑,則真忘 易顯;施於出世,則佛道速成;施於救世,則塵勞易歇。此壇經之 宗,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厭,彼謂即心即佛。淺者何其不知量也,以 折錐探地而淺地,以屋漏窺天而小天,豈天地之然邪?然百家者, 雖苟勝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貫之,合乎群經,斷可見矣。至人 變而通之,非預名字不可測也,故其顯說之,有倫有義,密說之, 無首無尾。天機利者得其深,天機鈍者得其淺,可擬乎?可議乎? 不得已況之,則圓頓教也,最上乘也,如來之清淨禪也,菩薩藏之 正宗也。論者謂之玄學,不亦詳乎?天下謂之宗門,不亦宜乎? 《壇經》曰定慧為本者,趣道之始也。定也者,靜也。慧也者,明 也。明以觀之,靜以安之,安其心可以體心也,觀其道可以語道 也。一行三昧者,法界一相之謂也。謂萬善雖殊,皆正於一行者 也。無相為體者,尊大戒也。「無念為宗」者,尊大定也。無住為 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達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 之大資也。以一妙心而統乎三法,故曰大也。無相戒者,戒其必正 覺也。「四弘願」者,願度度苦也,願斷斷集也,願學學道也,願 成成寂滅也。滅無所滅,故無所不斷也;道無所道,故無所不度 也。無相懺者,懺非所懺也。三歸戒者,歸其一也。一也者,三寶 之所以出也。說摩訶般若者,謂其心之至中也。般若也者,聖人之 方便也。聖人之大智也,固能寂之明之、權之實之。天下以其寂, 可以泯眾惡也;天下以其明,可以集眾善也;天下以其權,可以大 有為也;天下以其實,可以大無為也。至矣哉般若也!聖人之道,

6

非夫般若,不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務,非夫般若,不宜也、不當 也。至人之為以般若振,不亦遠乎!我法為上上根人說者,宜之 也。輕物重用則不勝,大方小授則過也。從來默傳分付者,密說之 謂也。密也者,非不言而闇證也,真而密之也。不解此法而輒謗 毀,謂百劫千生斷佛種性者,防天下亡其心也。 偉乎《壇經》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謬,前聖 也、後聖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復之,浩然沛乎,若大川 之注也、若虛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無礙也、若鴻漸 之有序也。妙而得之之謂本,推而用之之謂迹,以其非始者始之之 謂因,以其非成者成之之謂果。果不異乎因,謂之正果也;因不異 乎果,謂之正因也。迹必顧乎本,謂之大用也;本必顧乎迹,謂之 大乘也。乘也者,聖人之喻道也。用也者,聖人之起教也。夫聖人 之道,莫至乎心;聖人之教,莫至乎修。調神入道,莫至乎一相止 觀;軌善成德,莫至乎一行三昧。資一切戒,莫至乎無相;正一切 定,莫至乎無念;通一切智,莫至乎無住。生善滅惡,莫至乎無相 戒;篤道推德,莫至乎四弘願。善觀過,莫至乎無相懺;正所趣, 莫至乎三歸戒。正大體、裁大用,莫至乎大般若;發大信、務大 道,莫至乎大志。天下之窮理盡性,莫至乎默傳;欲心無過,莫善 乎不謗。定慧為始道之基也;一行三昧,德之端也;無念之宗,解 脫之謂也;無住之本,般若之謂也;無相之體,法身之謂也。無相 戒,戒之最也;四弘願,願之極也;無相懺,懺之至也。三歸戒, 真所歸也。摩訶智慧,聖凡之大範也。為上上根人說,直說也。默 傳,傳之至也。戒謗,戒之當也。 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證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 復明,所以證也;以背成者復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 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證也。至人暗然不見其威儀,而成 德為行藹如也;至人頹然若無所持,而道顯於天下也。蓋以正修而

7

修之也,以正證而證之也。於此乃曰,罔修罔證,罔因罔果,穿鑿 叢脞競為其說,繆乎至人之意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趨乎混茫之 空,則吾未如之何也。甚乎含識溺心而浮識,識與業相乘循諸響, 而未始息也。象之形之,人與物偕生,紛然乎天地之間,可勝數 邪?得其形於人者,固萬萬之一耳。人而能覺,幾其鮮矣!聖人懷 此,雖以多義發之,而天下猶有所不明者也;聖人救此,雖以多方 治之,而天下猶有所不醒者也。賢者以智亂,不肖者以愚壅,平平 之人以無記惛,及其感物而發,喜之怒之、哀之樂之,益蔽者萬端 曖然。若夜行而不知所至,其承於聖人之言,則計之博之。若蒙霧 而望遠,謂有也,謂無也,謂非有也,謂非無也,謂亦有也,謂亦 無也,以不見而却蔽固,終身而不得其審焉。海所以在水也,魚龍 死生在海而不見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終日說道,而不見乎 心。悲夫心固微妙幽遠,難明難湊,其如此也矣。 聖人既隱,天下百世雖以書傳,而莫得其明驗,故《壇經》之宗 舉,乃直示其心,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也。若排雲霧而頓見太 清,若登泰山而所視廓如也。王氏以方乎世書曰:「齊一變至於 魯,魯一變至於道。」斯言近之矣。《涅槃》曰:「始從鹿野苑, 終至跋提河,中間五十年,未曾說一字。」者,示法非文字也。防 以文字而求其所謂也。曰:「依法不依人」者,以法真而人假也; 曰:「依義不依語」者,以義實而語假也;曰:「依智而不依識」 者,以智至而識妄也;曰:「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以了義 經盡理也。而菩薩所謂即是宣說大涅槃者,謂自說與經同也。聖人 所謂四人出世(即四依也)護持正法應當證知者,應當證知故,至人推 本以正其末也。自說與經同故,至人說經如經也。依義、依了義經 故,至人顯說而合義也、合經也;依法、依智故,至人密說變之、 通之而不苟滯也。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傳也。聖人如春 陶陶而發之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聖人命之而至人效之也, 至人固聖人之門之奇德殊勳者也。

8

夫至人者,始起於微,自謂不識世俗文字;及其成至也,方一席之 說,而顯道救世,與乎大聖人之云為者,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德上 智生而知之,將自表其法而示其不識乎?歿殆四百年,法流四海而 不息,帝王者、聖賢者,更三十世求其道而益敬,非至乎大聖人之 所至,天且厭之久矣,烏能若此也。予固豈盡其道,幸蚊虻飲海亦 預其味,敢稽首布之,以遺後學者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風旛報恩光孝禪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寶編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 拈華於靈山會上,似火與火,以心印心。西傳四七,至菩提達磨。 東來此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有可大師者,首於言下悟入,末 上三拜得髓,受衣紹祖開闡正宗,三傳而至黃梅,會中高僧七百, 惟負舂居士,一偈傳衣為六代祖,南遯十餘年,一旦以非風旛動之 機,觸開印宗正眼。居士由是祝髮登壇,應跋陀羅懸記,開東山法 門,韋使君命海禪者錄其語,目之曰「法寶壇經」。大師始於五 羊,終至曹溪,說法三十七年,霑甘露味,入聖超凡者,莫記其 數,悟佛心宗,行解相應,為大知識者,名載傳燈。惟南嶽青原, 執侍最久,盡得無巴鼻。故出馬祖石頭,機智圓明,玄風大震,乃 有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諸公巍然而出,道德超群,門庭險 峻,啟迪英靈,衲子奮志衝關,一門深入,五派同源,歷遍罏錘, 規模廣大,原其五家綱要,盡出《壇經》。夫《壇經》者,言簡義 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一一法門具足無量妙義,一一

4

妙義發揮諸佛無量妙理。即彌勒樓閣中,即普賢毛孔中。善入者, 即同善財於一念間圓滿功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惜乎《壇經》 為後人節略太多,不見六祖大全之旨。德異幼年,嘗見古本,自後 遍求三十餘載,近得通上人尋到全文,遂刊于吳中休休禪庵,與諸 勝士同一受用。惟願開卷,舉目直入大圓覺海,續佛祖慧命無窮, 斯余志願滿矣。至元二十七年庚寅歲中春日敘。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 宋明教大師契嵩撰 贊者告也,發經而溥告也。壇經者,至人之所以宣其心也(至人謂六 祖篇內同)。何心邪?佛所傳之妙心也。大哉心乎!資始變化,而清 淨常若,凡然聖然幽然顯然,無所處而不自得之,聖言乎明,凡言 乎昧,昧也者變也。明也者復也。變復雖殊而妙心一也。始釋迦文 佛,以是而傳之大龜氏,大龜氏相傳之三十三世者,傳諸大鑒(六祖 諡號大鑒禪師),大鑒傳之而益傳也。說之者抑亦多端,固有名同而實 異者也,固有義多而心一者也。曰血肉心者,曰緣慮心者,曰集起 心者,曰堅實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謂名同而實異者也。 曰真如心者,曰生滅心者,曰煩惱心者,曰菩提心者,諸修多羅其 類此者,殆不可勝數,是所謂義多而心一者也。義有覺義、有不覺 義,心有真心、有妄心,皆所以別其正心也。方《壇經》之所謂心 者,亦義之覺義,心之實心也。 昔者聖人之將隱也,乃命乎龜氏教外以傳法之要意,其人滯迹而忘 返,固欲後世者提本而正末也。故《涅槃》曰:「我有無上正法, 悉已付囑摩訶迦葉矣。」天之道存乎易,地之道存乎簡,聖人之道 存乎要,要也者,至妙之謂也。聖人之道以要,則為法界門之樞 機,為無量義之所會,為大乘之椎輪,《法華》豈不曰:「當知是 妙法諸佛之祕要」,《華嚴》豈不曰:「以少方便疾成菩提」,要

5

乎其於聖人之道,利而大矣哉。是故《壇經》之宗,尊其心要也。 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靈,若寂若惺,有物乎?無物乎?謂之一 物,固彌於萬物;謂之萬物,固統於一物;一物猶萬物也,萬物猶 一物也,此謂可思議也。及其不可思也,不可議也,天下謂之玄 解,謂之神會,謂之絕待,謂之默體,謂之冥通,一皆離之遣之, 遣之又遣,亦烏能至之微,其果然獨得與夫至人之相似者,孰能諒 乎!推而廣之,則無往不可也;探而裁之,則無所不當也。施於證 性,則所見至親;施於修心,則所詣至正;施於崇德辯惑,則真忘 易顯;施於出世,則佛道速成;施於救世,則塵勞易歇。此壇經之 宗,所以旁行天下而不厭,彼謂即心即佛。淺者何其不知量也,以 折錐探地而淺地,以屋漏窺天而小天,豈天地之然邪?然百家者, 雖苟勝之,弗如也。而至人通而貫之,合乎群經,斷可見矣。至人 變而通之,非預名字不可測也,故其顯說之,有倫有義,密說之, 無首無尾。天機利者得其深,天機鈍者得其淺,可擬乎?可議乎? 不得已況之,則圓頓教也,最上乘也,如來之清淨禪也,菩薩藏之 正宗也。論者謂之玄學,不亦詳乎?天下謂之宗門,不亦宜乎? 《壇經》曰定慧為本者,趣道之始也。定也者,靜也。慧也者,明 也。明以觀之,靜以安之,安其心可以體心也,觀其道可以語道 也。一行三昧者,法界一相之謂也。謂萬善雖殊,皆正於一行者 也。無相為體者,尊大戒也。「無念為宗」者,尊大定也。無住為 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達道也。夫妙心者,戒定慧 之大資也。以一妙心而統乎三法,故曰大也。無相戒者,戒其必正 覺也。「四弘願」者,願度度苦也,願斷斷集也,願學學道也,願 成成寂滅也。滅無所滅,故無所不斷也;道無所道,故無所不度 也。無相懺者,懺非所懺也。三歸戒者,歸其一也。一也者,三寶 之所以出也。說摩訶般若者,謂其心之至中也。般若也者,聖人之 方便也。聖人之大智也,固能寂之明之、權之實之。天下以其寂, 可以泯眾惡也;天下以其明,可以集眾善也;天下以其權,可以大 有為也;天下以其實,可以大無為也。至矣哉般若也!聖人之道,

6

非夫般若,不明也、不成也。天下之務,非夫般若,不宜也、不當 也。至人之為以般若振,不亦遠乎!我法為上上根人說者,宜之 也。輕物重用則不勝,大方小授則過也。從來默傳分付者,密說之 謂也。密也者,非不言而闇證也,真而密之也。不解此法而輒謗 毀,謂百劫千生斷佛種性者,防天下亡其心也。 偉乎《壇經》之作也,其本正、其迹效,其因真、其果不謬,前聖 也、後聖也,如此起之、如此示之、如此復之,浩然沛乎,若大川 之注也、若虛空之通也、若日月之明也,若形影之無礙也、若鴻漸 之有序也。妙而得之之謂本,推而用之之謂迹,以其非始者始之之 謂因,以其非成者成之之謂果。果不異乎因,謂之正果也;因不異 乎果,謂之正因也。迹必顧乎本,謂之大用也;本必顧乎迹,謂之 大乘也。乘也者,聖人之喻道也。用也者,聖人之起教也。夫聖人 之道,莫至乎心;聖人之教,莫至乎修。調神入道,莫至乎一相止 觀;軌善成德,莫至乎一行三昧。資一切戒,莫至乎無相;正一切 定,莫至乎無念;通一切智,莫至乎無住。生善滅惡,莫至乎無相 戒;篤道推德,莫至乎四弘願。善觀過,莫至乎無相懺;正所趣, 莫至乎三歸戒。正大體、裁大用,莫至乎大般若;發大信、務大 道,莫至乎大志。天下之窮理盡性,莫至乎默傳;欲心無過,莫善 乎不謗。定慧為始道之基也;一行三昧,德之端也;無念之宗,解 脫之謂也;無住之本,般若之謂也;無相之體,法身之謂也。無相 戒,戒之最也;四弘願,願之極也;無相懺,懺之至也。三歸戒, 真所歸也。摩訶智慧,聖凡之大範也。為上上根人說,直說也。默 傳,傳之至也。戒謗,戒之當也。 夫妙心者,非修所成也,非證所明也;本成也,本明也。以迷明者 復明,所以證也;以背成者復成,所以修也。以非修而修之,故曰 正修也;以非明而明之,故曰正證也。至人暗然不見其威儀,而成 德為行藹如也;至人頹然若無所持,而道顯於天下也。蓋以正修而

7

修之也,以正證而證之也。於此乃曰,罔修罔證,罔因罔果,穿鑿 叢脞競為其說,繆乎至人之意焉。噫!放戒定慧而必趨乎混茫之 空,則吾未如之何也。甚乎含識溺心而浮識,識與業相乘循諸響, 而未始息也。象之形之,人與物偕生,紛然乎天地之間,可勝數 邪?得其形於人者,固萬萬之一耳。人而能覺,幾其鮮矣!聖人懷 此,雖以多義發之,而天下猶有所不明者也;聖人救此,雖以多方 治之,而天下猶有所不醒者也。賢者以智亂,不肖者以愚壅,平平 之人以無記惛,及其感物而發,喜之怒之、哀之樂之,益蔽者萬端 曖然。若夜行而不知所至,其承於聖人之言,則計之博之。若蒙霧 而望遠,謂有也,謂無也,謂非有也,謂非無也,謂亦有也,謂亦 無也,以不見而却蔽固,終身而不得其審焉。海所以在水也,魚龍 死生在海而不見乎水;道所以在心也,其人終日說道,而不見乎 心。悲夫心固微妙幽遠,難明難湊,其如此也矣。 聖人既隱,天下百世雖以書傳,而莫得其明驗,故《壇經》之宗 舉,乃直示其心,而天下方知即正乎性命也。若排雲霧而頓見太 清,若登泰山而所視廓如也。王氏以方乎世書曰:「齊一變至於 魯,魯一變至於道。」斯言近之矣。《涅槃》曰:「始從鹿野苑, 終至跋提河,中間五十年,未曾說一字。」者,示法非文字也。防 以文字而求其所謂也。曰:「依法不依人」者,以法真而人假也; 曰:「依義不依語」者,以義實而語假也;曰:「依智而不依識」 者,以智至而識妄也;曰:「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以了義 經盡理也。而菩薩所謂即是宣說大涅槃者,謂自說與經同也。聖人 所謂四人出世(即四依也)護持正法應當證知者,應當證知故,至人推 本以正其末也。自說與經同故,至人說經如經也。依義、依了義經 故,至人顯說而合義也、合經也;依法、依智故,至人密說變之、 通之而不苟滯也。示法非文字故,至人之宗尚乎默傳也。聖人如春 陶陶而發之也,至人如秋濯濯而成之也。聖人命之而至人效之也, 至人固聖人之門之奇德殊勳者也。

8

夫至人者,始起於微,自謂不識世俗文字;及其成至也,方一席之 說,而顯道救世,與乎大聖人之云為者,若合符契也。固其玄德上 智生而知之,將自表其法而示其不識乎?歿殆四百年,法流四海而 不息,帝王者、聖賢者,更三十世求其道而益敬,非至乎大聖人之 所至,天且厭之久矣,烏能若此也。予固豈盡其道,幸蚊虻飲海亦 預其味,敢稽首布之,以遺後學者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風旛報恩光孝禪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寶編

行由第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 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陞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 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 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 降流于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 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 收去,惠能得錢,却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 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復問:『從何 所來,持此經典?』客云:『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 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 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惠能聞 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 往黃梅參禮五祖。 「惠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 祖。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

9

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祖言:『汝是嶺南 人,又是獵獠,若為堪作佛?』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 南北;獵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更欲與語,且見 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 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 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惠能退至後院, 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八月餘,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 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惠能 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 「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 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 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 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 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喻利根者)眾 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 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 頌,枉用心力。』餘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 師,何煩作偈?』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 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 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却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 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 血脈圖,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 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 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 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 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

10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秀書偈了,便却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 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 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 門未得,不見自性。 「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 言:『供奉却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 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 大利益。』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 歎善哉。 「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 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 『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 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 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 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 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 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 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復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惠能一聞,便知此偈未 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 子曰:『爾這獵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 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 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 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一本有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

11

上人!我此踏碓,八箇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 拜。』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惠能曰:『惠能不識字,請上人為 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惠能聞已,遂 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 有。』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 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 『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惠能 偈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 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 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 軀,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 猶欠篩在。』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 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 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 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 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 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 天人師、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鉢,云:『汝 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 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12

「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 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 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 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啟曰:『向甚處去?』祖云: 『逢懷則止,遇會則藏。』惠能三更領得衣鉢,云:『能本是南中 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 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驛。祖令上船,五祖把艣自搖。惠能 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艣。』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 云:『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 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 『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 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五祖歸,數日不上 堂。眾疑,詣問曰:『和尚少病少惱否?』曰:『病即無。衣法已南矣。』問: 『誰人傳授?』曰:『能者得之。』眾乃知焉)。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 鉢。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麁慥,極意參尋。 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鉢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 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 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 『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 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 麼時,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 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 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 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惠能 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 今後向甚處去?』惠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明回

13

至嶺下,謂趁眾曰:『向陟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惠明 後改道明,避師上字)。 「惠能後至曹溪,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 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 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喫肉邊菜。』 「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遯。』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 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一僧 曰:『旛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 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見惠能言簡理 當,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 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鉢出示大 眾。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 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能曰: 『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 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 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 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 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 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 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 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於是為惠能剃髮,願事 為師。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惠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日得與使君、官僚、 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 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 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 別。」

14

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般若第二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陞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 蜜多。」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 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 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 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善知識!世人終日口 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 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 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 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何名摩訶? 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 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 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 性真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 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 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谿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 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 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 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 曰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 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善知識!心 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 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 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 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 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15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 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 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 『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 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 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 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善知識!迷人口 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 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 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 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 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 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 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 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 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善知識! 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 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 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 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大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 如漂棗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 《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 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 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却入大海,合為 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 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 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

16

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 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 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能外修,但 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善知識!內外不 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 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 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 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 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 開,即與智人無別。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 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 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 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 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 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 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 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 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 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 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 正真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 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 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 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 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

17

即名邊見。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 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 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 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 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 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 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 迷悟有遲疾,

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 合理還歸一,

煩惱闇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離道別覓道, 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 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 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却非心, 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 長伸兩脚臥。

欲擬化他人, 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恰如求兔角。

18

正見名出世, 邪見是世間,

邪正盡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 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 悟則剎那間。」


「말도 마음도 통하고 보면
해가 허공에 있는 것 같나니
오직 견성하는 법을 전하여
세간의 사종 (邪宗)들을 부숨이로다.
법에는 돈(頓)과 점(漸)이 있지 않건만
빠르고 더딤이 사람에게 있나니
다만 이 견성하는 물을 어리석은 사람은 모르는도다.
말을 비록 천만 가지나
이치는 하나로 돌아가는 것
번뇌가 들끓는 어두운 방에
지혜의 등불을 항상 밝히라.
삿된 것이 오면 번뇌가 일어나고
바른 것이 오면 번뇌가 사라지고
삿된 것 바른 것 모두 안 쓰면
청정한 무여(無餘=에 이르오리라.
보리(善提)의 근본 제 성품은 마음을 일으키면 그게 곧 망녕이라
청정한 마음이 망녕 속에 있나니
바르게만 하라. 삼장(三障)이 없으리라.
세상 사람들이 제 길만 가면
어느것 하나라도 방해될 게 없나니
항상 스스로 제 허물을 보아서
도(道)와 더불어 서로 맞을 때
저마다 제 갈길을 가게 되거니
왜 서로 방해될까 부딪침 없는 것을.
환 한 길 두어두고 무슨 길 따로 찾나?몸이 마치도록 길을 보지 못하고서
한 평생 이렁 지렁 하다가
마지막엔 뉘우쳐도 못 미치네
참도를 보고저 하는가?
바르게 함이 곧 이 도일세
제 스스로 만약 도심(道心)없다면
어둠 속을 헤맬 뿐, 도는 못 보리니
참으로 도를 닦는 사람은
세간의 잘못을 보지 않는다.
만약 남의 흉만 보는 건
제 흉이 도리어 더한 증거라
남만 그르고 나는 옳다 하면
이것은 내가 더 그른 생각.
다만 이 그른 마음 물리쳐서
번뇌의 뿌리를 뽑아버리고

밉고 고운데 관심이 없어
두 다리 펴고 편히 쉬어라.
다른 사람을 교화하려면
스스로 좋은 방편(方便)있나니
저로 하여금 헤아림 없이 하여
바로 이 자성이 나타나게 함이라
불법은 이 세간에 있는 것,
세간을 떠난 깨달음이 아닌 것
세간을 떠나서 보리(善提)를 찾음은
마치 토끼풀을 구함과도 같은 것,
바른 소견은 출세간(出世間) 도리요
삿된 소견은 세속적인 것이라
삿된 것 바른 것 다 뚜드려 부수면
보리의 자성이 완연(宛然)하여지리라.
이 게송은 바로 이 돈교(頓敎)며
또 이름이 대법선(大法船)이니
허투로 들으면 몇 겹에도 안 되나
깨닫기로 말하면 찰나 동안이니라.」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 佛。」 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 「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疑問第三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 容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 慈悲,特為解說。」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磨大師宗旨乎?」 師曰:「是。」 公曰:「弟子聞:達磨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 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 願和尚為說。」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 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 在修福。」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 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 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 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

19

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 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 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 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 有過。」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 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 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 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 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淨其心。所 以佛言:『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使君東方人,但心淨即無罪。雖 西方人,心不淨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 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 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恒安樂。』使君心地但無不 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 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 如彈指,便覩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 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 生,路遙如何得達。惠能與諸人,移西方於剎那間,目前便見。各 願見否?」 眾皆頂禮云:「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 方,普令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 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 身心存,性去身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

20

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 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欲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 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善知識!常行 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欲,海水竭;煩惱無,波 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 清淨,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銷滅, 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眾聞說,了然見性,悉皆禮拜,俱歎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 生,聞者一時悟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 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 方。」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 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 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 忍則眾惡無諠,

若能鑽木出火, 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 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마음이 평등하다면 구태여 계(戒) 지키며
행실이 고정한데 참선할 필요 있나?
은혜 알아서 어버이 효양(孝養)하고
의리 지키어 서로를 사랑하세.
사양한즉 위 아래 화목하고
참고 보면 떠들 일이 없으리니
만일 능히 나무 비벼 불 얻듯 하면
틀림 없이 진흙에서 연꽃 피리라.
좋은 약이 대개는 입에 쓰고
충성된 말 귀에 흔히 걸리는 것
언제든지 넉넉히 행하여라
도 이룸은 돈 쓰는 데 있지 않다.
보리는 마음에서 찾는 것을
쓸데없이 밖으로 헤매이랴?듣고 나서 이대로만 닦아가면
천당이 눈 앞에 있으리라.」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時不相 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却來相問。」

21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定慧第四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 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 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 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 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却增我 法,不離四相。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 燈即闇。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 法,亦復如是。」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 心是也。《淨名》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 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 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 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却是障道因緣。善知 識!道須通流,何以却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 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維摩詰訶。善 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 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 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 假名。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 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 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

22

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 為本。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 此是以無相為體。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 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却,一念絕 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 可,更誤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善知識! 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 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 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善知識!無者無何 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 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 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 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 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坐禪第五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若言 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著也。若言著淨,人性本淨, 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著淨,却生淨 妄。妄無處所,著者是妄。淨無形相,却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 見者,障自本性,却被淨縛。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 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 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著心著淨,即障道 也。」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 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善知識! 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 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

23

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 定,是為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善知識! 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懺悔第六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 「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事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 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 從遠來,一會于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 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 非無惡、無嫉妬、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覩諸善 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 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 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 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 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 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 熏,莫向外覓。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 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 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 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 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 念,念念不被嫉妬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妬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 銷滅,永不復起。』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 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妬等罪,悉皆 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 業,愚迷憍誑嫉妬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

24

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 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 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 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 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 善心、嫉妬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 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 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 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邊 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却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 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 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 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 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 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 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 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 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 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 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 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却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 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 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 依也。

25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 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 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 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 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 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 從自性生,不從外得。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 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 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 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 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 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 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善知 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 嫉妬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 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 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闇,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 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 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 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惡盡。 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何名千百億化 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 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 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 起惡,常行惡道。迴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 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 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舍宅,

26

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吾有一無相頌,若能師 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銷滅。

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名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어리석은 사람이 도는 닦지 않고
복 닦은 걸 가지고 도라고 하네
보시와 공양의 복이 비록 많더라도
마음속의 삼악(三惡)은 어쩔 수 없나니
복을 닦음으로 죄도 가신다 말라
복을 얻고 나면 죄는 그냥 있는 것을.
마음속 죄연(罪緣)을 없이 하려면
각기 자성속(自性中)에 참으로 뉘우쳐서
대승진참회(大乘眞懺悔)을 문득 깨닫고
바르게 나아가면 죄가 곧 없으리라.
도 배움에 항상 자성을 보면
바로 모든 부처님과 같으리니
우리 조사(祖師)께서 이법을 전하심은
모두 다 견성(見性)하여 같이되기 원이시라
앞으로 만일 법신을 찾으려면
모든 것의 상(相)을 떠나 마음을 씻을지니

87
스스로 노력하여 이렁지렁 하지말라
뒷생각 끊어지면 한세상 끝마친다.
대승(大乘)을 깨달아서 견성(見性)하려거든
공손히 합장(合掌) 하고 지성껏 구하여라.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 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 去。」

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機緣第七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他本云,師去時,至曹侯 村,住九月餘。然師自言:

「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

此求道之切,豈有逗留? 作去時者非是)。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 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義,遂為解說。尼乃執卷 問字,

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尼曰:「字尚不識,焉能 會義?」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 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

有魏(魏一作晉)武侯玄孫曹叔 良及居民,競來瞻禮。

時,寶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廢,遂於故基 重建梵宇,延師居之。俄成寶坊,師住九月餘日,又為惡黨尋逐, 師乃遯于前山。

被其縱火焚草木,師隱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師

27

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紋,因名避難石。師憶五祖懷會止藏之囑,遂 行隱于二邑焉。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參祖師,問曰:「即心即佛,願垂指 諭。」

師曰:「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 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說,窮劫不盡。聽吾偈曰: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清淨。 悟此法門, 由汝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讚曰: 「即心元是佛,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

僧法達,洪州人,七歲出家,常誦《法華經》。來禮祖師,頭不至 地。

師訶曰:「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蘊習何事 耶?」

曰:「念《法華經》已及三千部。」

師曰:「汝若念至萬 部,得其經意,不以為勝,則與吾偕行。汝今負此事業,都不知 過。聽吾偈曰:

「禮本折慢幢, 頭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 亡功福無比。」

師又曰:「汝名什麼?」

曰:「法達。」

師曰:「汝名法達,何曾 達法?」

復說偈曰:

「汝今名法達, 勤誦未休歇,

空誦但循聲, 明心號菩薩。

汝今有緣故, 吾今為汝說,

但信佛無言, 蓮華從口發。」

「네 이제 이름을 법달이라니,
그동안 얼마나 힘써 외웠나?
허투로 외움은 소리만이 돌을 뿐
마음을 밝혀야 보살이 된다.
네게 이제 인연이 있기 때문에
너를 위하여서 말해 주노라.
다만 부처는 말이 없는 것임을
믿으면 입에서 연꽃이 피리라.」

28

達聞偈,悔謝曰:「而今而後,當謙恭一切。弟子誦《法華經》, 未解經義,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廣大,願略說經中義理。」

師曰: 「法達!法即甚達,汝心不達。經本無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經, 以何為宗?」

達曰:「學人根性闇鈍,從來但依文誦念,豈知宗 趣?」師曰:「吾不識文字,汝試取經誦一遍,吾當為汝解說。」

法達即高聲念經,至譬喻品,

師曰:「止!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 宗,縱說多種譬喻,亦無越於此。何者因緣?

經云:『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 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 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佛,猶覺也。分為四門,開覺知 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 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

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 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

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 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 更無別佛。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 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 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於自心中,常開 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瞋嫉妬,諂佞我 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 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眾生知見。 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眾生知見,即是世間。汝若但勞勞執念, 以為功課者,何異犛牛愛尾。」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 誦經耶?」

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 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

「心迷法華轉, 心悟轉法華,

誦經久不明, 與義作讎家。

無念念即正, 有念念成邪,

有無俱不計, 長御白牛車。」


「마음이 어두면 법화(法華經)에 굴리우고
마음이 밝으면 법화를 굴리나니
아무리 외워도 그 뜻을 모르면
경 뜻이 도리어 원수(怨讐)와 같으리라.
생각 없는 그 생각이 바른 것이고
생각 있는 생각은 삿된 것이니
있고 없고를 모두다 안 따지면
흰소수레(白牛車)를 길이 어거하오리라」

29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師曰:

「法達從昔已來,實未 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

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 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 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又經說三車,羊鹿牛車與白牛之車, 如何區別?願和尚再垂開示。」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諸 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殊不知, 坐却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 有餘乘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 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車是假,為昔時故;一乘是實,為今時 故。只教汝去假歸實,歸實之後,實亦無名。應知所有珍財,盡屬 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 華經,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達蒙啟發,踊躍歡喜,以偈讚曰:

 

「經誦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

「경 외운 것 三천부가
조계일구(曺溪一句)에 없어졌네.
출세한 뜻 모른다면
미친 짓을 어찌 쉬리.
양·사슴·소는 방편인데
첫·중간·뒤에 드날렸네
원래로 이 화택(火宅)속이
법왕(法王)의 처소임을 누가 알리.」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

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而不會三身四 智。禮師求解其義,

師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 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 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聽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 發明成四智,

不離見聞緣, 超然登佛地。

吾今為汝說, 諦信永無迷,

莫學馳求者, 終日說菩提。」

30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자성(自性)에 삼신(三身)을 갖췄음이어
발명(發明)하여 사지(四智)를 이룸이로다.
보고 듣는 반연을 떠나지 않고
초연히 불지(佛地)에 오름이로다
내 이제 너를 위해 말해 주노니
믿어서 다시는 헤매지 말라
밖으로 달리어 구하는 자의
지껄이는 보리(菩提)를 배우지 말라」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 智。何更問耶?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即此有智, 還成無智。」

復說偈曰:

「大圓鏡智性清淨, 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 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대원경지(大圓鏡智) 성품이 청정하고
평등성지(平等性智) 마음에 병이 없고
묘관찰지(妙觀察智) 보는 게 공(功) 아니며
성소작지(成所作智) 원경(圓鏡)과 같음이로다
五八과 六七이 과(果)와 인(因) 되었으나
말로 이름하였을 뿐 실성(實性)이 없나니
반연하는 곳에 뜻을 만약 안 두면
끊임없이 일어나되 나가정(那伽定)에 있으리라.」

(如上轉識為智也。教中云,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 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雖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但轉其名 而不轉其體也)。 通頓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體, 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 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 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 終亡染污名。」


「三신(身)이 원래 내 몸이요,
四지(智)가 본디 마음의 밝음일세
신(身)과 지(智)가 통하여 걸림 없으매
사물(事物)에 응하여서 그대로 나타나네
닦는다 하는 것이 모두다 망동(妄動)이며
지키고만 있는 것도 참된 것이 아니로다
스승님 때문에 묘한 뜻 깨달으니
명상(名相)에 물들음이 없사오리다」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

一日參禮,師問曰: 「汝從何來?欲求何事?」

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峯山禮大通和 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 示。」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

曰:「智常到彼,凡經 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

『如何是某甲 本心本性?』

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

對曰:『見。』

彼曰: 『汝見虛空有相貌否?』

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

彼曰: 『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 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 佛,亦名如來知見。』

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31

「不見一法存無見, 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 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 自己靈光常顯現。」

「한 법도 보지 않고 없다는 봄(見)을 두면
뜬 구름이 햇빛을 가리움과 크게 같고
한 법도 알지 않고 공(空)이라는 앎(知)을 두면
도리어 허공에서 번개침과 다르쟎다.
이러한 봄(見)과 앎(知)이 아직도 일어나면
그릇된 인식(認識)이라 방편(方便)을 어이알랴.
마땅히 한 생각에 그른 것을 제가 알면
자기의 신령한 빛이 항상 나타나리라」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 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 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 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 茫然趣兩頭。」

무단(無端)히 지견을 일으키어서
상(相)으로 보리(普提)를 구하였도다
한 생각이라도 알았다는 뜻을 두면
몰랐던 옛날과 어찌 다르리.
제 성품 깨달음의 본원체(本源體)가
봄(見)과 앎(知)을 따라서 잘못 흐르니
조사실(祖師室)에 들어오지 아니했던들
아득(茫然)히 두 머리(知와 見)로 나아갔으리」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 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 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 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 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僧志道,廣州南海人也。請益曰:「學人自出家,覽《涅槃經》十 載有餘,未明大意,願和尚垂誨。」師曰:「汝何處未明?」曰: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於此疑惑。」

師 曰:「汝作麼生疑?」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 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無知無覺。

經云:『生滅滅 已,寂滅為樂』者,不審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 時,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寂滅,即同草木瓦 石,誰當受樂?又法性是生滅之體,五蘊是生滅之用,一體五用, 生滅是常。生則從體起用,滅則攝用歸體。若聽更生,即有情之 類,不斷不滅;若不聽更生,則永歸寂滅,同於無情之物。如是, 則一切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樂之有?」

師曰:「汝 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說,即色身外

32

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又推涅槃常樂,言有身受用。斯乃執 悋生死,耽著世樂。汝今當知,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 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 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 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是則寂滅現 前。當現前時,亦無現前之量,乃謂常樂。此樂無有受者,亦無不 受者,豈有一體五用之名?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令永不生。斯 乃謗佛毀法。聽吾偈曰:

「無上大涅槃, 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 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 目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 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 何為真實義,

惟有過量人, 通達無取捨。

以知五蘊法, 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象, 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 不起凡聖見,

不作涅槃解, 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 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

真常寂滅樂, 涅槃相如是。

吾今彊言說, 令汝捨邪見,

汝勿隨言解, 許汝知少分。」

「위없는 대열반(大涅槃)이 두렷이 밝아
항상 고요히 비치건마는
어리석은 범부는 죽음이라 하고
외도(外道)들은 아주 끊쳤다 하며
이승(二乘)을 구하는 사람들은
지음 없음이라고 지목하지만
모두다 뜻으로 헤아리는 바
六十二 견해(見解)의 근본이어니
망념되이 세우는 헛된 이름이
어떻게 참다운 뜻이 있으랴
오직 헤아림에 지나는 사람 있어서
통달하여, 취하고 버림 없으며
오온법(五蘊法)과 그 속의 나와
밖으로 나타나는 여러 모양과
여러 소리 여러 말 여러 이름이
모두 다 헛가비며 꿈으로 알아
범부와 성인을 보지 않으며
열반이라는 견해도 없고
二변(邊)과 三제(際)가 모두 끊어져
모든 근(根)에 응하여 언제나 쓰되
쓴다는 생각도 일지 않으며
모든 법을 잘 분별하면서
분별하는 생각이 또한 없으면
겁화(劫火)가 일어나 바다가 타고

117

폭풍이 불어서 산끼리 부딪쳐도
참으로 떳떳한 적멸락만은
그냥 그대로인 열반상(涅槃相)이라
내 이제 억지로 말을 가지고
너의 그 삿된 소견 놓게 함이니
네가 이제 말만을 따르잖으면
네게 조금 알았다고 허락하리라」

志道聞偈大悟,踊躍作禮而退。

行思禪師,生吉州安城劉氏。聞曹溪法席盛化,徑來參禮,遂問 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師曰:「汝曾作什麼來?」

曰: 「聖諦亦不為。」

師曰:「落何階級?」

曰:「聖諦尚不為,何階 級之有?」

師深器之,令思首眾。一日,師謂曰:「汝當分化一

33

方,無令斷絕。」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紹化(諡弘濟禪 師)。 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扣。讓 至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師曰:「什麼物?恁 麼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師曰:「還可修證否?」曰: 「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 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 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一本無西天以下二十七字)。」讓豁然 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大闡禪宗(勅諡 大慧禪師)。 永嘉玄覺禪師,溫州戴氏子。少習經論,精天台止觀法門。因看 《維摩經》發明心地。偶師弟子玄策相訪,與其劇談,出言暗合諸 祖。策云:「仁者得法師誰?」曰:「我聽方等經論,各有師承。 後於《維摩經》悟佛心宗,未有證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 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盡是天然外道。」曰:「願仁者為我 證據。」策云:「我言輕。曹溪有六祖大師,四方雲集,並是受法 者。若去,則與偕行。」覺遂同策來參,繞師三匝,振錫而立。師 曰:「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 我慢?」覺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師曰:「何不體取無 生,了無速乎?」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師曰:「如是, 如是!」玄覺方具威儀禮拜,須臾告辭。師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師曰:「誰知非動?」曰:「仁者 自生分別。」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曰:「無生豈有意 耶?」師曰:「無意,誰當分別?」曰:「分別亦非意。」師曰: 「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後著《證道歌》,盛行于世(諡 曰無相大師,時稱為真覺焉)。

34

禪者智隍,初參五祖,自謂已得正受。菴居長坐,積二十年。師弟 子玄策,游方至河朔,聞隍之名,造菴問云:「汝在此作什麼?」 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為有心入耶?無心入耶?若 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 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 心。」策云:「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 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問曰:「師嗣誰耶?」策云: 「我師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策云:「我師所 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 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 無虛空之量。」隍聞是說,徑來謁師。師問云:「仁者何來?」隍 具述前緣。師云:「誠如所言。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 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一本 無汝但以下三十五字。止云:師憫其遠來,遂垂開決)。」隍於是大悟,二十 年所得心,都無影響。其夜河北士庶,聞空中有聲云:「隍禪師今 日得道。」隍後禮辭,復歸河北,開化四眾。一僧問師云:「黃梅 意旨,甚麼人得?」師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 否?」師云:「我不會佛法。」 師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無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許,見山林欝茂,瑞 氣盤旋。師振錫卓地,泉應手而出,積以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 忽有一僧來禮拜,云:「方辯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國,見達磨大 師,囑方辯速往唐土。吾傳大迦葉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見傳六代, 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禮。方辯遠來,願見我師傳來衣鉢。」師乃出 示,次問:「上人攻何事業?」曰:「善塑。」師正色曰:「汝試 塑看。」辯罔措。過數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盡其妙。師笑 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師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 天福田。」

35

(師仍以衣酬之。辯取衣分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瘞地中。誓曰:「後 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 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禱輒應)。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와륜이 재주가 있어
백 가지 생각을 능히 끊었네.
경계 대하여도 마음 일잖으니
날마다 달마다 보리가 자라네」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

因示一 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혜능은 재간이 없어
백 가지 생각을 끊지 않았네
경계 대하여 마음 자주 나니
보리가 어떻게 자라겠는가?」

 

頓漸第八

時,祖師居曹溪寶林,神秀大師在荊南玉泉寺。于時兩宗盛化,人 皆稱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而學者莫知宗趣。師謂眾 曰:

「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 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然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 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

「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 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 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

一日,命門人志誠 曰:「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有所聞,盡心記取,還 為吾說。」

志誠稟命至曹溪,隨眾參請,不言來處。

時祖師告眾 曰:「今有盜法之人,潛在此會。」

志誠即出禮拜,具陳其事。

師 曰:「汝從玉泉來,應是細作。」

對曰:「不是。」

師曰:「何得 不是?」

對曰:「未說即是,說了不是。」

師曰:「汝師若為示 眾?」

對曰:「常指誨大眾,住心觀靜,長坐不臥。」

師曰:「住 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

36

「生來坐不臥, 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 何為立功課?」

「살아서는 앉아서 눕지 못하고
죽어서는 누워서 앉지 못하니
원래 냄새나는 송장덩인데
어떻게 무슨 공을 세우겠느냐」

志誠再拜曰:

「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今聞和尚一 說,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

師云: 「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 說看。」

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 自淨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

師曰:「吾 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 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志誠曰:「戒定慧只 合一種,如何更別?」

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 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 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 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마음 자리에 그른 것이 없으면 자성계요
마음 자리에 어리석음 없으면 자성혜며
마음자리에 어지러움 없으면 자성정이요
더하도 않고 덜하지도 않음이 자금강(自金剛)이며
몸이 왔다간 몸이 또 가곤 함이 본삼매(本三昧)니라」

誠聞偈,悔謝,乃呈一偈曰:

「五蘊幻身, 幻何究竟? 

迴趣真如, 法還不淨。」

「五온(蘊) 헛가비 몸이여
헛가비가 어찌 끝이 있으리
다시금 진여(眞如)로 나간다 하면
법을 도리어 더럽힘일쎄」

師然之,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 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 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 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 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三 昧,是名見性。」

志誠再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

師曰:「自 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

37

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 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

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懈(誠吉 州太和人也)。 僧志徹,江西人,本姓張,名行昌,少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 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 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刺師。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 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 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

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 金,不負汝命。」

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 遂與金,言:

「汝且去,恐徒眾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 當攝受。」

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

一日,憶師之 言,遠來禮覲。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晚?」

曰:「昨蒙和尚 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 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

師曰:「無常 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曰:「和尚 所說,大違經文。」

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

曰: 「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却言無常。善惡之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 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

師曰:「《涅 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 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

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 示。」

師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 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 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 處。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 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 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 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 益?」行昌忽然大悟,說偈曰:

38

「因守無常心, 佛說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 猶春池拾礫。

我今不施功, 佛性而現前,

非師相授與, 我亦無所得。」

「덧없음을 지키는 마음 때문에
부처님이 떳떳함을 말씀하셨네
이것이 방편임을 알지 못하면
조약돌을 보배라고 줍는 것 같네
내 이제 아무 공도 베풀음 없이
불성이 이렇게 나타남이여
스승께서 주신 것도 아님이어니
내 또한 얻은 바 없음이로다」

師曰:「汝今徹也,宜名志徹。」

徹禮謝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來參禮。

師曰: 「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

會 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

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

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

師以柱杖打三下,云:「吾 打汝痛不痛?」

對曰:「亦痛亦不痛。」

師曰:「吾亦見亦不 見。」

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

師云:「吾之所見,常見 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 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 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 爾弄人!」

神會禮拜悔謝。師又曰:「汝若心迷不見,問善知識覓 路。汝若心悟,即自見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見自心,却來問吾見 與不見。吾見自知,豈代汝迷?汝若自見,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 自見,乃問吾見與不見?」

神會再禮百餘拜,求謝過愆。服勤給 侍,不離左右。

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 諸人還識否?」

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師 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 蓋頭,也只成箇知解宗徒。」

祖師滅後,會入京洛,大弘曹溪頓 教,著《顯宗記》,盛行于世(是為荷澤禪師)。 師見諸宗難問咸起惡心,多集座下愍而謂曰:「學道之人,一切善 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

39

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諸人聞說,總皆作禮,請 事為師。

 

宣詔第九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中宗詔云:「朕請安、秀二師宮中供養。 萬機之暇,每究一乘。

二師推讓云:『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 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

今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願師慈 念,速赴上京。」

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薛簡曰:

「京城禪德皆 云:

『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 也。』

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 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 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 證,豈況坐耶。」

簡曰:「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 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 明明無盡。」

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 是有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 故。』」

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 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

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 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 悉不如是。」

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

師曰:「明與無明,凡 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 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 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 不遷,名之曰道。」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

師曰: 「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 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 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 妙用恒沙。」

簡蒙指教,豁然大悟。禮辭歸闕,表奏師語。

40

其年九月三日,有詔獎諭師曰:

「師辭老疾,為朕修道,國之福 田。師若淨名托疾毘耶,闡揚大乘,傳諸佛心,談不二法。薛簡傳 師指授如來知見,朕積善餘慶,宿種善根,值師出世,頓悟上乘。 感荷師恩,頂戴無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鉢,勅韶州剌史修飾寺 宇,賜師舊居為國恩寺。」

付囑第十

師一日喚門人法海、志誠、法達、神會、智常、智通、志徹、志 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餘人,吾滅度後,各為一方 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 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 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三科法門者, 陰、界、入也。陰是五陰——色、受、想、行、識是也。入是十二 入,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內六門——眼、耳、 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是也。自性 能含萬法,名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生六識,出六門,見 六塵。如是一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 若正,起十八正。若惡用即眾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 性有,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 與陽對,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 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 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對,老與少對,大與 小對;此是十二對也。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 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 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對,悲與害對,喜 與瞋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 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 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

41

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 人有謗經,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語言。只此語 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兩字,亦 是文字。見人所說,便即謗他言著文字。汝等須知,自迷猶可,又 謗佛經。不要謗經,罪障無數。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廣立 道場,說有無之過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見性。但聽依法修行, 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若聽說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 法修行,無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 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 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如一問一對,餘問一 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設有人問:『何名為闇?』答云:『明是 因,闇是緣,明沒即闇。』以明顯闇,以闇顯明,來去相因,成中 道義。餘問悉皆如此。汝等於後傳法,依此轉相教授,勿失宗 旨。」 師於太極元年壬子,延和七月(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即位方改元先 天,次年遂改開元。他本作先天者非)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令促 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

「吾至八月,欲離世 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 教汝。」

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神情不動,亦無涕泣。

師云:「神會小師却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 得。數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 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 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汝等盡 坐,吾與汝說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 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眾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42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却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일체에 참(眞)이 없으니 참으로써 보지 말 것.
참이라고 본다면 그건 모두 틀린 것 일세
정말로 참이 있다면 거짓 없는 마음 뿐이니
제마음에 거짓을 둔다면 어디 무슨 참이 있겠나?
뜻 있는 건 움직이고 뜻 없는 건 못 움직이나니
부동행(不動行)을 닦는다 하면 뜻 없는 것 되고 마네
참으로 안 움직임은 움직임 위에 안 움직임이니
움직임 없는 안 움직임이라면 뜻이 없고 불종(佛種)도 없네,
모든 걸 제대로 분별하되 제일의(第一義)에 있어서 안 움직이면
다만 이렇게 하는 것만이 곧 이것이 진여용(眞如用)이니
도를 배우는 사람들이여, 이 점에 깊이 주의하여서
도리어 저 대승문에서 나고 죽는 지견에 걸리지 말라.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 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 之後,衣法當付何人?」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于今抄錄 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依 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 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磨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 曰: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내 본디 이 땅에 옴은
법 전하여 중생을 건짐일세.
한꽃에 다섯잎이 벌어지니
결과가 저절로 이뤄지네.」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若欲成就種智, 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 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 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 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 一相一行,亦復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 性,譬諸種子,遇茲霑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 行者,定證妙果。聽吾偈曰:

43

「心地含諸種, 普雨悉皆萌,

頓悟華情已, 菩提果自成。」

마음 땅이 머금은 부처의 씨를
법비로써 모두다 싹을 틔우네
돈오(頓悟)라는 꽃이 지고 나며는
보리의 열매가 절로 이루리

師說偈已,曰:「其法無二,其心亦然。其道清淨,亦無諸相,汝 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此心本淨,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 去。」爾時徒眾作禮而退。 大師,七月八日忽謂門人曰:「吾欲歸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 眾哀留甚堅。師曰:「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 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可回。」師 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又問曰:「正法眼藏,傳付何 人?」師曰:「有道者得,無心者通。」又問:「後莫有難否?」 師曰:「吾滅後五六年,當有一人來取吾首。聽吾記曰:『頭上養 親,口裏須餐,遇滿之難,楊柳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 有二菩薩從東方來,一出家、一在家。同時興化,建立吾宗,締緝 伽藍,昌隆法嗣。」問曰:「未知從上佛祖應現已來,傳授幾代? 願垂開示。」

師云:

「古佛應世已無數量,不可計也。今以七佛為 始,過去莊嚴劫,

毘婆尸佛、尸棄佛、毘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 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

是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釋迦文佛首傳。

「第一摩訶迦葉尊者、

第二阿難尊者、

第三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 優波毱多尊者、

第五提多迦尊者、

第六彌遮迦尊者、

第七婆須蜜 多尊者、

第八佛馱難提尊者、

第九伏馱蜜多尊者、

第十脇尊者、

十一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馬鳴大士、

十三迦毘摩羅尊者、

十四龍 樹大士、

十五迦那提婆尊者、

十六羅睺羅多尊者、

十七僧伽難提 尊者、

十八伽耶舍多尊者、

十九鳩摩羅多尊者、

二十闍耶多尊 者、

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

二十二摩拏羅尊者、

二十三鶴勒那尊 者、

二十四師子尊者、

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

44

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

二十八菩提達磨尊者(此土是為初祖)、

二十九慧可大師、

三十僧璨大師、

三十一道信大師、

三十二弘忍 大師。

惠能是為三十三祖。從上諸祖,各有稟承。汝等向後,遞代流傳 毋令乖誤。」

大師,先天二年癸丑歲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開元),於國恩寺齋 罷,

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

法海白言:「和 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

師言:「汝等諦聽!後代 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 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只為眾生迷 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 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 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 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

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 法滅。』

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 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 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 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 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當來圓滿真無窮。

婬性本是淨性因, 除婬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 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 忽悟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 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45

不見自性外覓佛, 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 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 不作此見大悠悠。」

「진여자성(眞如自性)은 이 참부처요
사견삼독(邪見三毒)은 이 마왕이니
삿되고 어둘제는 마왕이 사는 거요
바른 소견 쓸제는 부처가 계심이라
사특한 소견에서 삼독이 일어나면
마왕이 들어와 사는 것이요
올바른 소견으로 삼독심을 없애면
마왕이 변하여 부처된 것이로다
법신과 보신과 및 화신이
三신이 본래로 一신이시라
성품속을 향하여 스스로 보면
이게 곧 성불하는 보리인(菩提因)이니
화신에서 조촐한 성품이 나매
조촐한 성품이 화신속에 항상있다
성품이 화신으로 바른 길 가게하면
앞으로 원만하여 다함이 없으리라
음난한 성품이 조촐한 성품이니
음난함을 제하면 그게 곧 조촐한 몸
성품 속에 스스로 五욕을 떠나
견성하는 찰나(刹那)가 바로 이 참이라
이생(今生)에 만약 돈교문(頓敎門)을 만나서
제 성품 깨달으면 부처를 보는 것을
수행하여 부처를 찾는다 하면
어디에서 참된 것을 구할 것이냐?
만약 능히 제마음 속을 보아서
참됨이 있으면 성불하는 인(因)이니
제 마음 보지 않고 밖으로 부처찾아
마음을 일으키면 모두다 어리석다
돈교법문을 이제 머물러서
세상 사람들을 스스로 닦게 하니
앞으로 도 배우는 무리들이여
이런 견해(見解) 없애고 크게 유유하여라」

師說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滅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淚,受 人弔問、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識自本心,見自本 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 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 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

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心無著。」

어리석은듯 선(善)도 닦지 말고
드높은 듯이 악(惡)도 짓지 말며
적적히 하여 보고 들음 없이 하고
탕탕히 하여 마음 걸림 없이 하라

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于 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十一月,廣韶新三 郡官僚,洎門人僧俗,爭迎真身,莫決所之。乃焚香禱曰:「香煙 指處,師所歸焉。」時香煙直貫曹溪。十一月十三日,遷神龕併所 傳衣鉢而回。次年七月出龕,弟子方辯以香泥上之,門人憶念取首 之記,仍以鐵葉漆布固護師頸入塔。忽於塔內白光出現,直上衝 天,三日始散。韶州奏聞,奉勅立碑,紀師道行。 師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 載,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磨所傳信衣(西域屈眴 布也),中宗賜磨衲寶鉢,及方辯塑師真相,并道具,永鎮寶林道 場。留傳《壇經》以顯宗旨,興隆三寶,普利群生者。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終) 附錄 六祖大師緣起外紀

46

門人法海等集 大師名惠能,父盧氏,諱行瑫,唐武德三年九月,左官新州。母李 氏,先夢庭前白華競發,白鶴雙飛,異香滿室,覺而有娠。遂潔誠 齋戒,懷姙六年師乃生焉,唐貞觀十二年戊戌歲二月八日子時也。 時毫光騰空,香氣芬馥。黎明有二僧造謁,謂師之父曰:「夜來生 兒,專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 「惠者以法惠濟眾生,能者能作佛事。」言畢而出,不知所之。師 不飲母乳,遇夜神人灌以甘露。三歲父喪,葬於宅畔。母守志鞠 養,既長鬻薪供母。年二十有四,聞經有省。往黃梅參禮,五祖器 之,付衣法,令嗣祖位,時龍朔元年辛酉歲也。 南歸隱遯,至儀鳳元年丙子正月八日,會印宗法師詰論玄奧,印宗 悟契師旨。是月十五日,普會四眾為師薙髮。二月八日,集諸名德 授具足戒。西京智光律師為授戒師,蘇州慧靜律師為羯磨,荊州通 應律師為教授,中天耆多羅律師為說戒,西國蜜多三藏為證戒。其 戒壇乃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立碑曰:「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此 授戒。」又梁天監元年,智藥三藏自西竺國航海而來,將彼土菩提 樹一株植此壇畔,亦預誌曰:「後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薩,於此 樹下開演上乘度無量眾,真傳佛心印之法主也。」師至是祝髮受 戒,及與四眾開示單傳之旨,一如昔讖(梁天監元年壬午歲,至唐儀鳳元 年丙子,得一百七十五年)。 次年春,師辭眾歸寶林,印宗與緇白送者千餘人,直至曹溪。時荊 州通應律師,與學者數百人依師而住。師至曹溪寶林,覩堂宇湫 隘,不足容眾,欲廣之。遂謁里人陳亞仙曰:「老僧欲就檀越求坐 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幾許闊?」祖出坐具示之,亞仙 唯然。祖以坐具一展,盡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現身坐鎮四方。今寺 境有天王嶺,因茲而名。仙曰:「知和尚法力廣大,但吾高祖墳墓 並在此地,他日造塔,幸望存留,餘願盡捨永為寶坊。然此地乃生

47

龍白象來脈,只可平天,不可平地。」寺後營建,一依其言。師遊 境內山水勝處,輒憩止,遂成蘭若一十三所。今曰華果院,隷籍寺 門。其寶林道場,亦先是西國智藥三藏自南海經曹溪口,掬水而 飲,香美,異之。謂其徒曰:「此水與西天之水無別,溪源上必有 勝地,堪為蘭若。」隨流至源上,四顧山水回環,峯巒奇秀,歎 曰:「宛如西天寶林山也。」乃謂曹侯村居民曰:「可於此山建一 梵剎,一百七十年後,當有無上法寶於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號 寶林。」時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聞奏,上可其請,賜寶林為 額,遂成梵宮,落成於梁天監三年。寺殿前有潭一所,龍常出沒其 間,觸橈林木。一日現形甚巨,波浪洶湧,雲霧陰翳,徒眾皆懼。 師叱之曰:「爾只能現大身,不能現小身,若為神龍,當能變化以 小現大、以大現小也。」其龍忽沒,俄頃復現小身躍出潭面,師展 鉢試之曰:「爾且不敢入老僧鉢盂裏。」龍乃游揚至前,師以鉢舀 之,龍不能動。師持鉢堂上,與龍說法,龍遂蛻骨而去。其骨長可 七寸,首尾角足皆具,留傳寺門。師後以土石堙其潭,今殿前左側 有鐵塔鎮處是也。 師墜腰石鐫龍朔元年盧居士誌八字,此石今存黃梅東禪。又唐王 維右丞,為神會大師作《祖師記》云:「師混勞侶積十六載,會 印宗講經,因為削髮。」又柳宗元刺史,作祖師諡號碑云:「師 受信具,遯隱南海上十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為人師。」又 張商英丞相,作《五祖記》云:「五祖演化於黃梅縣之東禪院, 蓋其便於將母。龍朔元年,以衣法付六祖已,散眾入東山結庵。 有居人憑茂,以山施師為道場焉。」以此考之,則師至黃梅傳受 五祖衣法,實龍朔元年辛酉歲。至儀鳳丙子,得一十六年,師方 至法性祝髮。他本或作師咸亨中至黃梅,恐非。

歷朝崇奉事蹟 唐憲宗皇帝,

諡大師曰大鑒禪師。

48

宋太宗皇帝,加諡大鑒真空禪師,詔新師塔曰太平興國之塔。 宋仁宗皇帝,天聖十年迎師真身及衣鉢入大內供養,加諡大鑒真空 普覺禪師。 宋神宗皇帝,加諡大鑒真空普覺圓明禪師。具見晏元獻公碑記。

 

賜諡大鑒禪師碑(柳宗元撰)

扶風公廉,問嶺南三年,以佛氏第六祖,未有稱號,疏聞于上。詔 諡大鑒禪師,塔曰靈照之塔。元和十年十月十三日,下尚書祠部符 到都府,公命部吏洎州司功掾告于其祠。幢蓋鍾鼓增山盈谷,萬人 咸會,若聞鬼神。其時學者千有餘人,莫不欣踴奮厲,如師復生; 則又感悼涕慕,如師始亡。因言曰: 自有生物,則好鬪奪相賊殺,喪其本實,誖乖淫流,莫克返于初。 孔子無大位,沒以餘言持世,更楊、墨、黃老益雜,其術分裂。而 吾浮圖說後出,推離還源,合所謂生而靜者。梁氏好作有為,師達 磨譏之,空術益顯。六傳至大鑒。大鑒始以能勞苦服役,一聽其 言,言希以究。師用感動,遂受信具。遯隱南海上,人無聞知,又 十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為人師。會學者來,甞數千人。其道 以無為為有,以空洞為寔,以廣大不蕩為歸。其教人,始以性善、 終以性善,不假耘鋤,本其靜矣。中宗聞名,使幸臣再徵,不能 致,取其言以為心術。其說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禪皆本曹溪。大 鑒去世百有六年,凡治廣部,而以名聞者以十數,莫能揭其號。乃 今始告天子,得大諡。豐佐吾道,其可無辭?公始立朝,以儒重剌 虔州、都護安南,由海中大蠻夷,連身毒之西,浮舶聽命,咸被公 德,受旂纛節戟,來蒞南海,屬國如林,不殺不怒,人畏無噩,允 克光于有仁,昭列大鑒莫如公,宜其徒之老。乃易石于宇下,使來 謁辭。其辭曰:

49

達摩乾乾,傳佛語心,六承其授,大鑒是臨。勞勤專默,終挹于 深,抱其信器,行海之陰。其道爰施,在溪之曹,厖合猥附,不夷 其高。傳告咸陳,惟道之褒,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軼,乃 萬其趣,匪思愈亂,匪覺滋誤。由師內鑒,咸獲于素,不植乎根, 不耘乎苗。中一外融,有粹孔昭,在帝中宗,聘言于朝。陰翊王 度,俾人逍遙,越百有六祀,號諡不紀。由扶風公,告今天子,尚 書既復大行,乃誄光于南土。其法再起,厥徒萬億,同悼齊喜。惟 師化所被洎,扶風公所履,咸戴天子。天子休命,嘉公德美,溢于 海夷,浮圖是視。師以仁傳,公以仁理,謁辭圖堅,永胤不已。

 

大鑒禪師碑(并《佛衣銘》,俱劉禹錫撰) 元和十年某月日,詔書追褒曹溪第六祖能公,諡曰大鑒。寔廣州牧 馬總以疏聞,繇是可其奏,尚道以尊名,同歸善善,不隔異教。一 字之褒,華夷孔懷,得其所故也。馬公敬其事且謹,始以垂後,遂 咨於文雄。今柳州刺史河東柳君為前碑,後三年有僧道琳,率其徒 由曹溪來,且曰:「願立第二碑,學者志也。」維如來滅後,中五 百歲,而摩騰、竺法蘭,以經來華,人始聞其言,猶夫重昏之見曶 爽。後五百歲,而達摩以法來華,人始傳其心,猶夫昧旦之覩白 日。自達摩六傳至大鑒,如貫意珠,有先後而無同異。世之言真宗 者,所謂頓門。初達摩與佛衣俱來,得道傳付以為真印。至大鑒置 而不傳,豈以是為筌蹄邪?芻狗邪?將人人之莫已若而不若置之 邪?吾不得而知也。 按大鑒生新州,三十出家,四十七年而沒,百有六年而諡。始自蘄 之東山,從第五師得授記以歸。中宗使中貴人再徵,不奉詔。第以 言為貢,上敬行之。銘曰: 至人之生,無有種類,同人者形,出人者智。蠢蠢南裔,降生傑 異,父乾母坤,獨肖元氣。一言頓悟,不踐初地,五師相承,授以

50

寶器。宴坐曹溪,世號南宗,學徒爰來,如水之東。飲以妙藥,差 其瘖聾,詔不能致,許為法雄。去佛日遠,群言積億,著空執有, 各走其域。我立真筌,揭起南國,無修而修,無得而得。能使學 者,還其天識,如黑而迷,仰目斗極。得之自然,竟不可傳,口傳 手付,則礙於有。留衣空堂,得者天授。 佛衣銘(并引) 吾既為僧琳撰曹溪第二碑,且思所以辯六祖置衣不傳之旨,作《佛 衣銘》。曰: 佛言不行,佛衣乃爭,忽近貴遠,古今常情。尼父之生,土無一 里,夢奠之後,履存千祀。惟昔有梁,如象之狂,達摩救世,來為 醫王。以言不痊,因物乃遷,如執符節,行乎復關。民不知官,望 車而畏,俗不知佛,得衣為貴。壞色之衣,道不在茲,由之信道, 所以為寶。六祖未彰,其出也微,既還狼荒,憬俗蚩蚩。不有信 器,眾生曷歸,是開便門,非止傳衣。初必有終,傳豈無已,物必 歸盡,衣胡久恃。先終知終,用乃不窮。我道不朽,衣於何有,其 用已陳,孰非芻狗。 師入塔後,至開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聞塔中如拽鐵索 聲。眾僧驚起,見一孝子從塔中走出,尋見師頸有傷,具以賊事 聞于州縣。縣令楊侃、刺史柳無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於石角 村捕得賊人,送韶州鞠問。云:「姓張名淨滿,汝州梁縣人。於 洪州開元寺,受新羅僧金大悲錢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師首,歸海 東供養。」柳守聞狀,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問師上足令韜 曰:「如何處斷?」韜曰:「若以國法論,理須誅夷。但以佛教 慈悲冤親平等,況彼求欲供養,罪可恕矣。」柳守加歎曰:「始 知佛門廣大。」遂赦之。

51

上元元年,肅宗遣使,就請師衣鉢歸內供養。至永泰元年五月五 日,代宗夢六祖大師請衣鉢,七日勅刺史楊緘云:「朕夢感能禪 師請傳衣袈裟却歸曹溪,今遣鎮國大將軍劉崇景,頂戴而送。朕 謂之國寶,卿可於本寺如法安置,專令僧眾親承宗旨者嚴加守 護,勿令遺墜。」後或為人偷竊,皆不遠而獲。如是者數四。憲 宗諡大鑒禪師,塔曰元和靈照。其餘事蹟,係載唐尚書王維、刺 史柳宗元、刺史劉禹錫等碑。守塔沙門令韜錄。 跋 六祖大師平昔所說之法。皆大乘圓頓之旨。故目之曰經。其言近指 遠。詞坦義明。誦者各有所獲。明教嵩公常讚云。天機利者得其 深。天機鈍者得其淺。誠哉言也。余初入道。有感於斯。續見三本 不同。互有得失。其板亦已漫滅。因取其本校讎。訛者正之。略者 詳之。復增入弟子請益機緣。庶幾學者得盡曹溪之旨。按察使雲公 從龍。深造此道。一日過山房睹余所編。謂得壇經之大全。慨然命 工鋟梓。顓為流通。使曹溪一派不至斷絕。或曰。達磨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盧祖六葉正傳。又安用是文字哉。余曰。此經 非文字也。達磨單傳直指之指也。南嶽青原諸大老。嘗因是指以明 其心。復以之明馬祖石頭諸子之心。今之禪宗流布天下。皆本是 指。而今而後。豈無因是指。而明心見性者耶。問者唯唯再拜謝 曰。予不敏。請併書于經末以詔來者。至元辛卯夏。南海釋宗寶 跋。 附錄(終)

 

曹溪第六祖賜諡大鑒禪師碑〈(并序)〉
作者:柳宗元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6%9B%B9%E6%BA%AA%E7%AC%AC%E5%85%AD%E7%A5%96%E8%B3%9C%E8%AB%A1%E5%A4%A7%E9%91%92%E7%A6%AA%E5%B8%AB%E7%A2%91%EF%BC%88%E4%B8%A6%E5%BA%8F%EF%BC%89

 

曹溪第六祖賜諡大鑒禪師碑(並序)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

zh.wikisource.org

 

扶風公廉問嶺南三年,以佛氏第六祖未有稱號,疏聞於上。詔諡大鑒禪師,塔曰「靈照之塔」。元和十年十月十三日,下尚書祠部,符到都府。公命部吏洎州司功掾,告於其祠。幢蓋鍾鼓,增山盈穀,萬人咸會,若聞鬼神。其時學者千有餘人,莫不欣踴奮厲,如師復生;則又感悼涕慕,如師始亡。因言曰:自有生物,則好鬥奪相賊殺,喪其本實,悖乖淫流,莫克返於初。孔子無大位,沒以餘言持世,更楊、墨、黃、老益雜,其術分裂,而吾浮圖說後出,推離還源,合所謂生而靜者。梁氏好作有為,師達摩譏之,空術益顯。六傳至大鑒。大鑒始以能勞苦服役,一聽其言,言希以究,師用感動,遂受信具。遁隱南海上,人無聞知。又十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為人師,會學去來嘗數千人。其道以無為為有,以空洞為實,以廣大不蕩為歸。其教人,始以性善,終以性善,不假耘鋤,本其靜矣。中宗聞名,使幸臣再徵,不能致,取其言以為心術。其說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禪皆本曹溪。大鑒去世百有六年,凡治廣部而以名聞者以十數,莫能揭其號,乃今始告天子,得大諡,豐佐吾道,其可無辭。

公始立朝,以儒重。刺虔州,都護安南,由海中大蠻夷,連身毒之西,浮舶聽命,咸被公德。受旗纛節戟。來蒞南海,屬國如林。不殺不怒,人畏無噩,允克光於有仁。昭列大鑒,莫如公宜。其徒之老,乃易石於宇下,使來謁辭。其辭曰:

達摩乾乾,傳佛語心。六承其授,大鑒是臨。勞勤專默,終揖於深。抱其信器,行海之陰。其道爰施,在溪之曹。厖合猥附,不夷其高。傳告咸陳,惟道之褒。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軼,乃萬其趣。匪思愈亂,匪覺滋誤。由師內鑒,咸獲於素。不植胡根,不耘胡苗。中一外融,有粹孔昭。在帝中宗,聘言於朝。陰翊王度,俾人逍遙。百有六祀,號諡不紀。由扶風公,告今天子。尚書既復,大行乃誄。光於南土,其法再起。厥徒萬億,同悼齊喜。惟師教所被,洎扶風公所履,咸戴天子。天子休命,嘉公德美。溢於海夷,浮圖是視。師以仁傳,公以仁理。謁辭圖堅,永允不已。

 

+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