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bc.dongguk.edu/content/view?itemId=ABC_IT&cate=bookName&depth=3&upPath=C&dataId=ABC_IT_K0549_T_024
kabc.dongguk.edu/content/view?itemId=ABC_IT&cate=bookName&depth=3&upPath=C&dataId=ABC_IT_K0549_T_061
第7冊
大智度論釋隨喜迴向品第三十九 (卷六十一)
39. 수희회향품(隨喜迴向品)을 풀이함
【經】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語慧命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衆生共之。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所得故。若聲聞辟支佛福德。若一切衆生福德。若布施若持戒若修定若隨喜。是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衆生共之。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者。何以故。聲聞辟支佛。及一切衆生。布施持戒修定隨喜。爲自調爲自淨爲自度故起。所謂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空無相無作。菩薩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持是功德爲調一切衆生。爲淨一切衆生。爲度一切衆生故起。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彌勒菩薩言。諸菩薩摩訶薩念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中無量無邊阿僧祇諸滅度佛。是佛從初發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入無餘涅槃。乃至法盡。於其中間諸善根。應六波羅蜜。及諸聲聞人善根。若布施福德持戒福德修定福德。及諸學人無漏善根。無學人無漏善根。諸佛戒衆定衆慧衆解脫衆解脫知見衆。一切智大慈大悲。及餘無量阿僧祇諸佛法。及諸佛所說法。是法中學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辟支佛道。入菩薩摩訶薩位。及餘衆生種諸善根。是諸善根一切和合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者。如是隨喜已。持是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有善男子行菩薩乘者作是念。我是心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生心緣事。若善男子。取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所念可得不。
彌勒菩薩語須菩提。是善男子行菩薩乘。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緣事。若善男子取相。不得如所念。
須菩提語彌勒菩薩。若諸緣諸事無所有。是善男子行菩薩乘者。取相於十方諸佛諸善根。從初發心乃至法盡。及聲聞辟支佛諸善根。學無學善根。一切和合隨喜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相故。是菩薩將無顚倒。無常謂常。想顚倒心顚倒見顚倒。不淨謂淨。苦謂樂。無我謂我。想顚倒心顚倒見顚倒。若如緣如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如是。迴向心亦如是。檀波羅蜜尸羅羼提毘梨耶禪般若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若爾者。何等是緣何等是事。何等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是善根。何等是隨喜心。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釋曰。先七品中。佛命須菩提令說般若。中間帝釋多問。多說功德事。今彌勒順佛本意。還欲令須菩提因隨喜法。廣說般若波羅蜜。復次帝釋聞上供養般若以華香妓樂幡蓋之具得福甚多。深自慶幸。此供養具唯我等能辦非出家人所有。是故彌勒欲抑其自多之情故語須菩提。菩薩但以心隨喜。則勝聲聞辟支佛一切衆生布施等及諸無漏功德。何況華香供養經卷等。菩薩摩訶薩義如先說。
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作是念。一切衆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爲殊勝。若離福德人與畜生同行三事。三事者。婬欲飮食戰鬪。能修行福德行道之人。一切衆生所共尊重愛敬。譬如熱時淸涼滿月無不樂仰。亦如大會告集。伎樂餚饌無不畢備。遠近諸人咸共欣赴。修福之人亦復如是。
福德有二種樂因緣。世間出世間。出世間者。諸無漏法雖無福報。能生福德故名福德。是故有漏無漏通名福德。復次福德是菩薩摩訶薩根本能滿所願。一切聖人所讚歎。無智人所毁呰。智人所行處。無智人所遠離。是福德因緣故。作人王轉輪聖王天王阿羅漢辟支佛諸佛世尊。大慈大悲十力四無所畏一切種智自在無礙皆從福德中生。如是等種種福德。得正見故隨而歡喜。復次菩薩自念。我應與一切衆生樂。而衆生能自行福德。是故心生歡喜。復次一切衆生。行善與我相似。是我同伴。是故隨喜。諸菩薩摩訶薩。於十方三世諸佛及菩薩聲聞辟支佛。及一切修福衆生布施持戒修定慧。於此福德中。生隨喜福德。是故名隨喜。持是隨喜福德。
共一切衆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共一切衆生者。是福德不可得與一切衆生。而果報可與。菩薩旣得福德果報。衣服飮食等世間樂具。以利益衆生。菩薩以福德淸淨。身口人所信受。爲衆生說法。令得十善道四禪等。與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無量光明。觀者無厭無量。淸淨梵音柔和無礙解脫等諸佛法。於三事示現。度無量阿僧祇衆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是果報可與一切衆生。以果中說因故。言福德與衆生共。
若福德可以與人者。諸佛從初發心。所集福德盡可與人。然後更作善法體。不可與人今直以無畏無惱施與衆生。用無所得故者義如先說。是名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比一切聲聞辟支佛及衆生三種福德中。最勝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義如先說。是中說勝因緣。是二乘福德。皆爲自調自淨自度。持戒者是自調修。禪者是自淨。智慧者是自度。復次自調者。正語正業正命。自淨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見正思惟正方便。復次布施因緣故自調。持戒因緣故自淨。修定因緣故自度。修定者。是無漏法近因緣。無漏者。所謂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等。布施持戒遠故不解。菩薩隨喜福德雖無勤勞。爲度一切衆生故勝。
問曰。實不度一切衆生。何以言度一切衆生。故勝。
答曰。諸佛菩薩功德力。能度一切衆生。但以衆生無和合因緣故。譬如大火常有燒力。但以薪不近故不得燒。近則能燒。爾時須菩提。以畢竟空智慧。難問彌勒菩薩。念諸佛福德隨喜。迴向無上道。是所念過去事。是事如所念不。彌勒以二因緣故。答言。不也。一者過去無量阿僧祇劫諸佛久已滅度無復遺餘。菩薩或無宿命智。或有而不能及。但以如所聞憶想分別故。不如所念。二者諸佛及功德。出三界出三世。斷戲論語言道。如涅槃相畢竟空淸淨。隨喜者。分別諸佛及諸弟子善根功德。是迴向心及無上道非實故言不也。須菩提難言。若無是事是菩薩憶念分別應墮顚倒。若是事畢竟空淸淨相。憶念亦如是。諸過去佛功德亦如是。無分別無異。云何得隨喜。是略說義。廣則如經說。所謂須菩提問彌勒。若菩薩摩訶薩。憶念過去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中諸滅度佛者。是菩薩欲起隨喜福德。佛是福德主。是故念佛。聞經書說。有過去佛名故。因是名廣念一切過去諸佛。從初發心者。初發心作願。我當度一切衆生。是心相應三善根。不貪不瞋不癡善根。相應諸善法及善根所起身心口業和合是法名爲福德。從初發心行六波羅蜜。入菩薩位得十地。乃至坐道場。是中菩薩自修福德。和合得佛道。乃至入無餘涅槃。滅度後舍利及遺法。皆是佛自身功德和合。因諸佛大乘人。行六波羅蜜相應福德。相應者。除六波羅蜜。餘菩薩所行法。皆攝入六波羅蜜中故。說應六波羅蜜和合。若求聲聞辟支佛人。種布施持戒修定等福德。聲聞辟支佛人有二種。一者漏盡名爲無學。二者得道。漏未盡名爲學。是二人諸福德中。善根勝故但說善根。上言求二乘人者。總凡夫聖人。今學無學者純是聖人。相好是無記色法。非是善功德故但說佛五無學衆。大慈大悲佛法義。如初品中說。諸佛所說法。學是法得須陀洹果。乃至入菩薩位者。是佛滅度後。遺法中得道。是故重說。及餘衆生種諸善根者。此是佛在世及遺法中。天人乃至畜生。種福德因緣。是上四段福德。行者心遍緣。憶念隨喜求佛道故迴向。名無上隨喜最上無與等。
問曰。求佛道者。何以不自作功德而心行隨喜。
答曰。諸菩薩以方便力。他勤勞作功德。能於中起隨喜者福德勝自作者。復次是隨喜福德。卽是實福德。所以者何。念過去佛卽是念佛三昧。亦是六念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等。因行淸淨戒入禪定。起畢竟智慧和合故。能起正隨喜。是故不但隨喜而已。亦行是實法。是心迴向者。卽是隨喜心。緣者隨喜心所緣。所謂一切諸佛。及一切衆生所作功德。事者若是所緣之本。福德是緣功德所住處。所謂諸佛及衆生。幷土地山林精舍住處皆名事。
如所念可得不。彌勒答言不也。須菩提語彌勒。若諸事諸緣無所有者。云何不墮顚倒。顚倒者四顚倒。三種分別。此顚倒是譬喩。無佛而憶想念佛。猶如無常而念常不淨而念淨。
問曰。見爲諸顚倒本。如得初道人。能起想心顚倒。無見顚倒。以見諦道斷故。
答曰。是顚倒生時異斷時異。生時想在前。次是心。後是見。斷時先斷見。見諦所斷故。顚倒體皆是見相見諦所斷。想心顚倒者。學人未離欲。憶念忘故取淨相。起結使還得正念卽時滅。如經中譬喩。如渧水墮大熱鐵上卽時消滅。小錯故假名顚倒。非實顚倒。是故說凡夫人三種顚倒學人二種顚倒。復次諸緣諸事如實。畢竟空念亦空。菩提亦空。隨喜心亦空。檀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亦空。若諸法一相。所謂無相。此中何等是緣。何等是事。何等是心。迴向無上道。
【經】彌勒菩薩語須菩提。若諸菩薩摩訶薩久行六波羅蜜。多供養諸佛種善根。與善知識相隨善學自相空法。是諸菩薩是緣是事。諸佛諸善根隨喜。福德不取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不二法非不二法。非相非不相。非可得法非不可得法。非淨非垢不生不滅法。是名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諸菩薩不久行六波羅蜜。不多供養諸佛。不種善根。不與善知識相隨。不善學自相空法。是諸菩薩是諸緣是諸事。諸佛諸善根隨喜福德諸心取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不名迴向。須菩提。如是般若波羅蜜義。乃至一切種智義。所謂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不應爲新學菩薩說。何以故。是菩薩所有少許信樂恭敬淸淨心皆亡失。當在阿鞞跋致菩薩摩訶薩前說。若有爲善知識所護。若久供養諸佛種諸善根。應爲是人說。如是般若波羅蜜義。乃至一切種智義。所謂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是人聞是法。不沒不驚不畏不怖。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應如是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菩薩用心隨喜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心盡滅變離。是緣是事。是諸善根。亦盡滅變離。是中何等是隨喜心。何等是諸緣。何等是諸事。何等是諸善根。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心不俱是心性亦不可得迴向。菩薩云何隨喜心。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如是知是。般若波羅蜜無有法。乃至檀波羅蜜亦無有法。色無有法。受想行識。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法。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隨喜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能如是迴向。是名隨喜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釋曰。彌勒意。以諸法甚深隨喜心微妙。所謂不壞諸法相。而隨喜心。迴向無上道。是事甚難。凡夫人心剛强。不能行是法。是故彌勒答言。若行者久修六波羅蜜。諸功德深厚故不動所謂能信能行。多供養諸佛。種善根故。集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結使折損其心柔軟此是先世因緣。今世得好師好同學。亦自學諸法實相空。巧方便故不著是空。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故。諸法雖無相而能起隨喜心。迴向無上道。譬如鐵雖堅䩕入鑪則柔軟隨作何器。菩薩心亦如是。久行六波羅蜜。善知識所護故其心調柔。過去諸佛諸緣諸事諸善根中不取相。能起隨喜心用無相。迴向無上道。無相者。能用不二非不二法乃至不生不滅等。與上相違者。是名不能迴向。彌勒知須菩提樂說空故語言如是。般若波羅蜜隨喜義。不應新學菩薩前說。何以故。若有少福德善根者。聞是畢竟空法。卽著空作是念。若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者。我何爲作福德。則忘失善業。以是故。新發意菩薩。先敎取相隨喜。漸得方便力。爾乃能行無相隨喜。譬如鳥子羽翼未成不可逼令高翔六翮成就則能遠飛。阿鞞跋致菩薩。入法位得法忍能信能行故可爲說。若有久行六波羅蜜。與善知識相隨。內福德外因緣力助。雖非阿鞞跋致能信能行。是二種人。聞是心淸淨歡喜信受。如久飢渴者得好飮食。如大熱得涼大寒得溫。其心愛樂歡喜。是二菩薩亦如是。得是無相智慧作是念。我因是智慧。能度無量衆生。何況有驚懼恐怖。恐怖從我心中出。是法中諸法相尙空。何況有我而決定取諸法相。聞一切法無相則生驚懼。是說隨喜義體竟後。當更以種種異門釋上事。
復次須菩提。菩薩應如是思惟。用是心迴向無上道。是心念念盡滅變離無有住時。是諸緣事。所謂過去諸佛。及諸善根。諸佛等諸緣事久已滅。隨喜心今滅旣滅無異。是故經中說。用是心迴向。是心卽盡滅。如是等入過去世故。入諸法實相故。無有分別是心是緣是事是善根等。若能如是迴向。是爲正迴向。復次一時二心不和合。隨喜心時無菩提心。一切心相畢竟空。不可以取相迴向。何以故。菩薩知般若波羅蜜。空無有定法。如般若波羅蜜。一切法乃至無上道亦如是。是時斷法愛捨著心於空無諍。是名菩薩正迴向。
【經】爾時釋提桓因語須菩提。新發意菩薩。聞是事將無驚懼怖畏。須菩提。云何新發意菩薩。作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云何隨喜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若新發意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受是般若波羅蜜。以無所得故。無相故。乃至檀波羅蜜亦如是。多信解內空。乃至多信解無法有法空。多信解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常與善知識相隨。是善知識爲說六波羅蜜義。開示分別如是敎授。令常不離般若波羅蜜。乃至得入菩薩法位。終不離般若波羅蜜。乃至不離檀波羅蜜。不離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亦敎語魔事。聞種種魔事已不增不減。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不受一切法故。是菩薩亦常不離諸佛。乃至得菩薩位。於中種善根。以是善根故。生菩薩家。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是善根。復次新發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中諸佛。斷生死道斷諸戲論道。盡棄重擔滅聚落刺斷諸有結。正智得解脫。及弟子所作功德。於中若刹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淨居天所種善根。是一切和合稱量以。隨喜心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者。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彌勒菩薩語須菩提。若新發意菩薩摩訶薩。念諸佛及弟子諸善根隨喜功德。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者。隨喜已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菩薩不墮想顚倒心顚倒見顚倒。
須菩提言。若菩薩摩訶薩念諸佛及僧。於中不生佛想。不生僧想。無善根想。用是心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心中亦不生心想。菩薩如是迴向。想不顚倒。心不顚倒。見不顚倒。若菩薩摩訶薩。念諸佛及僧善根取相。取相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如是名爲想顚倒心顚倒見顚倒。若菩薩摩訶薩。用是心念諸佛及僧諸善根。是心念時卽知盡滅。若盡滅是法。不可得迴向。所用迴向心亦是盡滅相。所迴向處法亦如是相。若如是迴向。是名正迴向。非邪迴向。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若菩薩摩訶薩。過去諸佛善根。及弟子善根。是中凡夫人聞法種善根。若諸天龍夜叉揵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聞法種善根。若刹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聞法種善根。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一切福德和合稱量隨喜功德。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者。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菩薩若如是知是諸法盡滅所迴向處。法亦自性空。能如是迴向。是名眞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若菩薩如是知。無有法能迴向法。何以故。一切法自性空故。若如是迴向。是名正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乃至檀波羅蜜。不墮想顚倒心顚倒見顚倒。何以故。菩薩不著是迴向。亦不見以諸善根迴向菩提心處。是名菩薩摩訶薩無上迴向。
【論】問曰。新發意菩薩。聞是事將無怖畏驚懼者耶。此義先已問答。今何以復問。
答曰。上彌勒雖語須菩提。不應爲新學說。可爲阿鞞跋致及久行者說。是二種人聞能信行。已說正迴向因緣。而猶說空法。是故帝釋疑言。是衆中有新發意者。云何更說使不恐怖。須菩提欲成彌勒所說。欲令新發意者應正迴向故答帝釋。若新發意菩薩。雖不久行六波羅蜜不供養諸佛。而以利根得善知識。是二因緣故。堪任正迴向。是故語帝釋。新發意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受是般若。以無所得故。畢竟空故。般若波羅蜜。亦不得亦不著。乃至檀波羅蜜亦如是。
多信解內空者。常修樂入觀內空三昧故信解。乃至十八不共法。多信解亦如是。善知識相如先說。此中但明能隨六波羅蜜義說。聞是義已。常不離般若波羅蜜。乃至得入菩薩法位。有久行入菩薩位。有新發意入菩薩位。復次是新發意菩薩。善知識爲說魔事。聞魔事已不增不減。以善修習諸法實相故。若魔欲破爲欲破空空則無破。若有增益如幻如夢何所增益。是故說不增不減。是因緣故常不離諸佛。常生菩薩家。世世不離善根乃至無上道。是新發意菩薩。得如是因緣。與久發意無異。
復次隨喜迴向。所謂新發意菩薩。於過去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諸佛斷道者。斷生死道入無餘涅槃。諸戲論斷故。言滅諸戲論。以空空等三昧。捨八聖道分故言道盡。五衆能生苦惱故。是重擔五衆。有二種捨。一者有餘涅槃中。捨五衆因緣諸煩惱。二者入無餘涅槃中。捨五衆果。一切白衣舍名爲聚落。出家人依白衣舍活。而白衣舍有五欲刺。爲食故來入惡刺果林。以取果故爲刺所刺。如人著木屐踐刺。刺則摧折。如是諸佛以禪定智慧屐。摧五欲刺名滅斷下五分結。有分結盡。名斷上分五結。諸法實相金剛三昧相應智慧。斷一切煩惱及習故。言正智得解脫。如是等皆名讚歎。
過去諸佛及弟子所作功德者。佛弟子有三種。菩薩辟支佛聲聞。刹利大姓乃至淨居天。是中種善根者。是四種福田。因是種福德處。是福德和合稱量。隨喜心最上無與等。迴向無上道。是迴向心作正非邪。所以者何。今彌勒問須菩提。若新發意菩薩。念諸佛等功德。迴向無上道。云何不墮顚倒。須菩提答。若是菩薩以般若波羅蜜方便力故。於諸佛不生佛想及弟子想。諸善根中不生善根想。一切法從和合生。無有自性故。無有定法。名爲佛。是故不生佛等想。是迴向心亦不生心想。是故菩薩不墮顚倒。與上相違卽墮顚倒。復次菩薩以是心念。諸佛等及諸善根。是心盡時卽知盡。盡心不得迴向。何以故。變失滅壞故。是心亦入無常門到法性中。法性中無有分別是心是非心是佛是弟子是善根是無上道。迴向心迴向處盡相亦如是。初心是憶念過去諸佛等隨喜功德。後心是迴向心。若如是迴向。是名正迴向。
問曰。初心後心是生滅相可無常。所迴向處法。是無上道。在未來世中。云何言盡滅。
答曰。汝不聞我先答。入無常門到法性中。此中不說盡是無常。但說諸法實相是盡。先亦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三世過三界無受相。能如是迴向者。是爲正迴向。復次非正非邪迴向。所謂菩薩。於過去諸佛善根等。乃至無上無與等。迴向無上道。若菩薩知是事皆盡滅。知迴向處法亦自性空。能知滅知空。是眞迴向。若過去法無常。無常故不可迴向自性空法中。若過去法空空故。不可迴向自性空法中。用如是智慧迴向。是名正迴向。復次若菩薩。知一切法因緣生故。無自力常住。自法相不動。況能有所作。無所作故。一切法中無有法能迴向法。是名正迴向。如是菩薩。雖行般若波羅蜜等諸善法。亦不墮顚倒。一切法不著故。
【經】復次若菩薩摩訶薩。知所起福德。離五衆十二入十八界。亦知般若波羅蜜是離相。乃至檀波羅蜜是離相。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是離相。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是離相。如是菩薩摩訶薩。隨喜心起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若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知隨喜福德自性離。亦知諸佛離佛性。諸善根亦離善根性。菩提心菩提心性亦離。迴向迴向性亦離。菩薩菩薩性亦離。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性亦離。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檀波羅蜜性亦離。乃至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性亦離。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行離相般若波羅蜜。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中生隨喜福德。復次菩薩摩訶薩。諸過去滅度佛諸善根。若欲迴向。應如是迴向。作是念。如諸佛滅度相。諸善根相亦如是。滅度法相亦如是。我用心迴向。是心相亦如是。若能如是迴向。當知是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墮想顚倒心顚倒見顚倒。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取諸佛善根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不名爲迴向。何以故。諸過去佛及善根。非相緣非無相緣。若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取相。是不名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菩薩摩訶薩。墮想顚倒心顚倒見顚倒。若菩薩摩訶薩諸佛。及諸善根及諸心不取相。是名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摩訶薩。不墮想顚倒心顚倒見顚倒。
爾時彌勒菩薩問須菩提。云何菩薩摩訶薩。於諸善根不取相。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言。以是事故當知。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中。應有般若波羅蜜方便力。若是福德離般若波羅蜜。不得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中。諸佛不可得。諸善根不可得。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不可得。於是中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如是思惟。諸過去佛及弟子身皆滅。諸善根亦滅。我今取相分別諸佛諸善根及諸心。如是取相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所不許。何以故。取相有所得故。所謂於過去諸佛取相分別。是故菩薩摩訶薩。欲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應有得。不應取相。如是迴向。若有得取相迴向。諸佛不說有大利益。何以故。是迴向雜毒故。譬如美食雜毒。雖有好色好香爲人所貪而雜毒。愚癡之人食之歡喜。貪其好色香美可口。飯欲消時。受若死若死等苦。若善男子善女人。不諦受不諦取相不諦誦讀不解中義。如是敎他言。汝善男子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從初發意已來。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無餘涅槃乃至法盡。於其中間行般若波羅蜜時作諸善根。行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時作諸善根。修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佛十力。乃至修十八不共法時作諸善根。淨佛世界成就衆生。作諸善根。及諸佛戒衆定衆慧衆解脫衆解脫知見衆一切種智。無錯謬法常捨行。及諸弟子是中所種善根。及諸佛所記。當作辟支佛。是中諸天龍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所種善根是諸福德稱量和合。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迴向以取相得法故。如雜毒食。得法者終無正迴向。何以故。是得法雜毒。有相有動有戲論。若如是迴向則爲謗佛。不隨佛敎不隨法說。是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應如是學。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從初發意乃至法盡。及弟子行般若波羅蜜時作善根。乃至修一切種智。如上說。云何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迴向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羅蜜。不欲謗諸佛者。諸福德應如是迴向。如諸佛所知無上智慧。是諸善根相。是諸善根性。我亦如是隨喜。如諸佛所知。我亦如是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求菩薩道。善男子善女人。應如是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如是迴向。則爲不謗佛。如佛所敎如佛法說。是菩薩摩訶薩迴向。則無雜毒。
【論】釋曰。所起福德離五衆者。先但說過去事。今說自起隨喜福德。若知是福德中。無五衆十二入十八界。雖行般若波羅蜜等諸法。亦知空離相。如是福德名正迴向。復次若菩薩知隨喜福德中。隨喜福德性自離。諸佛及善根。幷諸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迴向心。菩薩般若波羅蜜等諸行法。知自性空。是名正迴向。
隨喜福德者。總說一切福德相。善根隨喜起福德。是別相說。菩薩自緣所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菩薩隨喜心功德果。但求無上道。是名迴向心。行者五衆中。假名字爲菩薩。般若波羅蜜等諸法如先義說。先說福德中離五衆。今說福德福德自相空。復次菩薩念過去佛因緣生福德。應如是迴向。如過去諸佛。入無餘涅槃。無相無戲論性常寂滅。是福德及迴向心亦如是。如是迴向是名正迴向。不墮顚倒。復次若菩薩。於諸過去佛功德。取相分別迴向。是不名迴向。何以故。有相是一邊。無相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諸佛實相。是故說諸過去佛不墮相數中。不墮無相數中。若如是取相數。是不名迴向則墮顚倒。與上相違。是爲不墮顚倒。
是事難故彌勒重問。所謂一切法不取相而復能迴向。須菩提。是中不得決定答處。是故語彌勒以是事故。菩薩學般若波羅蜜求方便力。是福德離般若波羅蜜。不得迴向者。一切法中一法實而不誑。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不誑道爾乃可得。不誑道者。卽是般若波羅蜜。是故說離般若波羅蜜是福德不可得迴向。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畢竟空無有分別福德。若離般若波羅蜜。若不離般若波羅蜜。不可得迴向。菩薩應作是念。諸過去佛及弟子身。幷諸善根福德皆滅。我今取相分別。所謂是諸佛是弟子是善根。是隨喜福德取相迴向我爲不是。何以故。與諸法實相異故。受果報已久久當盡故。不疾至佛道。有所得故。於過去諸佛。憶想分別卽是大失。所謂過去佛空無。而我憶想分別。譬如雜毒食。食是隨喜福德。毒是取相故。愛見等諸煩惱生。好色者。福德因緣作人王轉輪王天王得福樂。好香者。得好名譽富貴勢力。凡夫無智之人所共貪愛。愚癡人者。是新發意取相著心菩薩。食之歡喜者。富樂福德因緣故。於天人中受此富樂。飯欲消時受若死若死等苦者。是富樂若無常破壞。離時憂愁遂死。若次死受諸苦惱。復次若死若死等者。自失命根名死。失所著物名死等。復次若死若死等者。苦惱多故失智慧命名死。妨行善道名死等。
此經中須菩提自說。是無智人不審諦受。不取其義但著語言。不諦取相者。不如法分別。不諦讀誦者。忘失句逗若自失若受不具足。不解義者不得經意。如是少智師敎化弟子。汝善男子。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從初發意乃至如是迴向。則爲謗佛。不隨佛敎不隨法說。與此相違名爲正迴向。復次正迴向菩薩應作是念。如十方三世諸佛所知。用無上智慧。知諸善根相。一切智人中佛第一勝。佛所知諸善根必是實相。如佛所知。我亦用如是善根相迴向。譬如射地無不著時。若射餘物或著或不著。如諸佛所知隨喜。如射地無不著。若用餘道隨喜。如射餘物或著或不著。如是迴向是爲不謗佛。
【經】復次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羅蜜時。諸善根應如是迴向。如色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繫法者。不名過去。不名未來不名現在。如受想行識。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繫法者。不名過去未來現在。十二入十八界亦如是。如般若波羅蜜。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繫法者。不名過去未來現在。禪波羅蜜乃至檀波羅蜜亦如是。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亦如是。如四念處。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繫法者。不名過去未來現在。乃至八聖道分亦如是。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如如法性法相法住法位實際不可思議性。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衆。一切種智無錯謬法常捨行。不繫欲界。不繫色界。不繫無色界。不繫法者。不名過去未來現在。是迴向所迴向處。行者不繫皆亦如是。如是諸佛亦不繫。諸善根亦不繫。是諸聲聞辟支佛善根亦不繫。不繫法者。不名過去未來現在。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如是知色不繫三界。不繫法者。不名過去未來現在。若法不名過去未來現在者。不可以取相有所得法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是色無生。若法無生則無法。無法中不可迴向。受想行識亦如是。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乃至無錯謬法常捨行。不繫三界。不繫法者。亦非過去未來現在。若非過去未來現在法者。不可以取相有所得法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是法無生。若法無生則無法。無法中不可迴向。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則無雜毒。
若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以取相得法。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邪迴向。若邪迴向諸佛所不稱譽。用是邪迴向。不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不能具足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佛十力乃至無錯謬法常捨行。不能具足淨佛世界成就衆生。若不能淨佛世界成就衆生。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是迴向雜毒故。
復次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作是念。如諸佛所知諸善根迴向是眞迴向。我亦應以是法相迴向。是名正迴向。
爾時佛讚須菩提。善哉善哉。如汝所爲爲作。佛事。爲諸菩薩摩訶薩。說所應迴向法。以無相無得無出無垢。無淨無法性自相空常性空法性如實際故。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衆生。皆當得十善道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於須菩提意云何。是衆生得福多不。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於諸善根心不著。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
復次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衆生。皆當作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辟支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形壽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飮食臥具醫藥供給所須。於須菩提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是因緣故得福德多不。甚多世尊。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於諸善根心不著。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
復次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衆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一一衆生。如恒河沙等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是菩薩。衣服飮食臥具醫藥供給所須。於須菩提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是因緣故得福多不。甚多世尊。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以譬喩爲比。世尊。若是福德有形者。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所不受。
佛告須菩提。善哉善哉。如汝所言。雖爾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於諸善根心不著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是無著迴向功德。比前功德。百倍千倍百千億倍。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取相得法行十善道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取相得法供養須陀洹。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飮食臥具醫藥供給所須。乃至取相供養菩薩故。
爾時四天王天與二萬諸天子。合掌禮佛作是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最大迴向。以方便力故。以無所得故。以無相法故。以無覺法故。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迴向不墮二法。
爾時釋提桓因。亦與無數三十三天及餘諸天子。持天華瓔珞擣香澤香天衣幡蓋鼓天伎樂。以供養佛。作如是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最大迴向。以方便力故。以無所得故。以無相法故。以無覺法故。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迴向不墮二法。
須夜摩天王與千天子。刪兜率陀化樂他化自在諸天王。各與千天子俱。供養佛已。作如是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最大迴向。以方便力故。以無所得故。以無相法故。以無覺法故。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迴向不墮二法。
爾時諸梵天王。與無數百千億那由他諸天俱。詣佛所頭面禮佛足。發大音聲作如是言。未曾有也。世尊。菩薩摩訶薩爲般若波羅蜜所護。以方便力故。勝前善男子善女人取相有所得者。
光音天乃至阿迦尼吒天。與無數百千億那由他諸天俱。詣佛所頭面禮佛足。發大音聲作如是言。未曾有也。世尊。菩薩摩訶薩爲般若波羅蜜所護。以方便力故。勝前善男子善女人取相有所得者。
爾時佛告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諸天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衆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一切菩薩。念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聲聞辟支佛諸善根。從初發意乃至法住。於其中間所有善根。幷餘一切衆生所有善根。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戒衆定衆慧衆解脫衆解脫知見衆。如是等諸餘無量佛法一切和合隨喜。隨喜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取相有所得故。復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念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聲聞辟支佛。從初發意乃至法住。於其中間所有善根。幷餘一切衆生所有善根。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檀波羅蜜乃至無量諸佛法。一切和合稱量。以無所得故。無二法故。無相法故。不著法故。無覺法故。是最上隨喜。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隨喜。隨喜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勝前善男子善女人功德。百倍千倍百千億倍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世尊說。善男子善女人和合諸善根稱量。隨喜迴向。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世尊。云何名隨喜最上乃至無與等。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念過去未來現在諸法。不取不捨不念非不念不得非不得。是諸法中亦無有法生者滅者若垢若淨。諸法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合不散不入不出。如過去未來現在諸法相如如相法性法住法位。我亦如是隨喜。隨喜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迴向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須菩提。是隨喜法比餘隨喜。百倍千倍百千億倍乃至算數譬喩所不能及。
復次須菩提。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聲聞辟支佛。從初發心乃至法住。於其中間所有善根。若布施乃至智慧。檀波羅蜜乃至無量諸佛法。及餘一切衆生所有善根。若欲隨喜者。應如是隨喜。作是念。布施與解脫等。戒忍精進禪智與解脫等。色與解脫等。受想行識亦與解脫等。內空與解脫等。乃至無法有法空亦與解脫等。四念處與解脫等。乃至八聖道分亦與解脫等。佛十力與解脫等。乃至一切種智亦與解脫等。戒衆定衆慧衆解脫衆解脫知見衆亦與解脫等。隨喜與解脫等。過去未來現在諸法與解脫等。十方諸佛與解脫等。諸佛迴向與解脫等。諸佛與解脫等。諸佛滅度與解脫等。諸佛弟子聲聞辟支佛與解脫等。諸佛弟子滅度與解脫等。諸佛法相與解脫等。諸聲聞辟支佛法相與解脫等。一切諸法相亦與解脫等。我以是諸善根相隨喜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與解脫等。不生不滅故。須菩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隨喜功德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須菩提。菩薩成就是隨喜功德。當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須菩提。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及弟子。現在若有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盡形壽供養是諸佛及弟子。一切所須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衣服飮食臥具醫藥。是諸佛滅度後。晝夜懃修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華香乃至旛蓋伎樂。以取相有所得故。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修智慧。以取相有所得故。復有善男子善女人。發意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時。以不取相無所得法方便力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福德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勝前福德百倍千倍百千億倍乃至算數譬喩所不及。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時。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時。以方便力故。諸善根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不取相無所得法故。
【論】釋曰。菩薩應作是念。從色乃至常捨行。諸法不繫三界故三世不攝。諸佛及弟子幷諸功德隨喜心迴向處所用迴向法迴向者亦如是。是名正迴向。爾時菩薩作是念。若色出三界三世不攝。不可以取相有所得迴向。何以故。是色出三界者。卽是色實相。初後生相不可得。如破生品中說。若法無生卽是無所有。無所有迴向心。云何迴向無所有菩提心。色受想行識乃至常捨行亦如是。是名無雜毒迴向。所謂無相無得迴向。
雜毒者。所謂諸佛不讚歎。不能具足六波羅蜜等。乃至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菩薩應作是念。如十方三世諸佛所知。應如是生心如是念如是觀如是迴向。是功德直至無上道。我亦如是隨喜迴向。是菩薩必得實隨喜迴向不虛。如先說因緣。是略說諸迴向品。(菩薩禮佛有三品。一者悔過品。二者隨喜迴向品。三者勸請諸佛品。) 廣說則無量無邊。
善哉善哉。汝作佛事者。佛初發心誓度一切衆生。須菩提雖是阿羅漢。而能助佛說法開菩薩道。是故讚言善哉善哉。復次佛自說因緣。爲諸菩薩說所應迴向法。用無相故者。以無相智慧和合迴向。福德相者。與上相違名爲無相。無相有三種。假名相法相無相相。假名相者。如車如屋如林如軍如衆生。諸法和合中更有是名。無明力故取是假名相。起諸煩惱業。法相者。五衆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肉眼觀故有。以慧眼觀則無。是故法亦虛誑妄語。應捨離法相。離是二相。餘但有無相相。有人取是無相相。隨逐取相還生結使。是故亦不應取無相相。離三種相故名無相。若無有相是中無所得。無得故無出。若法無得無出。卽是無垢無淨。若法無垢無淨則是無法性。若法無性卽是自相空。若法自相空。卽是法常自性空。若法常自性空。卽同法性如實際。用如是法和合隨喜福德迴向故。讚言善哉善哉。
復有善哉因緣。所謂隨喜福德。大利益衆生有大果報。何者是大利益。所謂佛語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衆生。行十善乃至五通。
問曰。欲界中二處天及梵天王。何以與多天俱。餘四天何以少。
答曰。是二天依止地近佛故。又五欲不如上天。佛生時苦行時降魔時得道時轉法輪時。常來供養佛。是故多。餘四處天宮殿在虛空中不屬地。五欲妙染著深故。不能多來。又兜率天雖利根樂法。而其天上常有補處菩薩說法。是故不來。梵天雖遠離欲。故樂法情深。佛爲法王。是故多來。復次梵天王爲色界主。請佛初轉法輪。是故應與多衆俱來。餘色界天盡名梵天。
問曰。先種種因緣說正迴向。正迴向卽是最上。今何以更問。
答曰。上處處廣說。今略說。所謂三世十方一切法決定心。知於是法中無生者滅者等。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念。不得不念故不取不捨。入諸法實相中作是念。如諸法實相我亦如是。以隨喜福德迴向。不分別諸法。不壞法性。是名最上迴向。何以故。果報常無盡故。
問曰。六波羅蜜等。諸法各名相。若色相若無色相等。解脫有二種。有爲解脫無爲解脫。云何皆與解脫等。
答曰。我先已說。凡夫人以肉眼。六識顚倒觀故見異。若以慧眼觀諸法皆虛妄。唯涅槃爲實。是有爲解脫屬無爲。隨無爲故名解脫。如實得道者名道人。今未得道者。衣服法則隨得道者故。亦名道人。如無餘涅槃。不生不滅不入不出不垢不淨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常寂滅相。心識觀滅語言道斷。非法非非法等相。用無所有相故。慧眼觀一切法。亦如是相。是名六波羅蜜等與解脫等。是故佛法中說解脫爲貴。上智慧貴解脫。佛是中分別說。若人無量阿僧祇劫。行六波羅蜜用有所得法。種種修集善根。一人用無所得法。但以心隨喜。念他功德迴向無上道。是人百千萬分不及其一。何以故。先福德有量。今福德無量。先福德有盡。今福德無盡。先福德雜毒。今福德無毒。先福德隨生死。今福德隨涅槃。先福德不定。或作佛或退。今福德定到必疾作佛。有如是等差別是故四種人。若凡夫人求世間樂。若聲聞辟支佛人求涅槃樂。若諸菩薩摩訶薩求佛樂。應如是隨喜生福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此品中說。
'불교 불경 > 대지도론'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大智度論釋信謗品第四十一 (0) | 2021.02.26 |
---|---|
大智度論釋照明品 第四十 (0) | 2021.02.25 |
大智度論釋挍量法施品 第三十八 (0) | 2021.02.25 |
大智度論釋校量舍利品第三十七 (0) | 2021.02.25 |
大智度論釋阿難稱譽品 第三十六 (0) | 2021.02.25 |